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知道,做家务是爱劳动的表现,教育学生要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妈妈的小帮手。 教学要点: 1. 作为家里的小主人,应当帮助妈妈分担家务。 2.要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会做的要认真学着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家里的时候,除了学习和娱乐,还做些什么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谈话:我们应该不应该做家务?为什么要做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我帮妈妈做家  相似文献   

2.
特级教师斯霞为了让学生理解《我们爱老师》一课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这个比喻句,作了如下的精心设计:“对这一句如果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我们小朋友怎么成了花朵了呢?’那就最好。要是他们提不出来,教师就得启发:‘这里的我们是指什么人?为什么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呢?’(幻灯片映出一张张笑容可掬的小脸)‘看,这些小朋友可爱吗?好像什么一样?’(生答)‘对呀,花朵美丽可  相似文献   

3.
我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对“他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一句中“他”的用法提出异议,他说:“乌鸦是鸟,应该用‘它’,为什么这里用单人‘他’?”我听后高兴地说:“是啊,为什么这里用‘他’呢?谁能回答?”于是,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有的说:“这里是把乌鸦当作人来写,所以用‘他’.”有的说:“因为书  相似文献   

4.
记得教《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自由提问。一学生站起来说:“课文最后一句说‘老师,我一定照你的样子去做!’为什么不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分别吗?”这个问题备课时我确实没有考虑到,现在想想,似乎有点区别。我没有否定这个问题,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顺口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这里为什么不说照你的意思办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沉思片刻,有人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就是照您的话去做,照您的样子去做就是学习你的做法,把您当作榜样。”“照着话去做的效果好,还是…  相似文献   

5.
通过质疑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质疑毕竟是手段 ,解疑才是目的。因此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 ,自己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能解疑呢 ?一、引发争论 ,解决疑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争论 ,在学辩中得出结论。如教《草船借箭》一文时 ,有一位学生提出 :“读了课文 ,我认为 10万支箭应该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 ,为什么题目偏用‘借’字 ?”这个问题挺有见地 ,我趁机引导 :“是啊 ,题目为什么要说‘借’呢 ?题目出错了吗 ?现在老师请同意‘…  相似文献   

6.
我觉得,每教一篇文章,给学生建立的第一个印象应该是总体的。然后让学生通过总体观念去抓主体部分,又通过总体观念去串联词句,就象活水冲动大水车转动一样,让整个文章的字眼、词句都活跃起来。 怎样树总体观念呢?我试着用“画外音”立主脑。讲《秋色赋》时,我在课前抄写了这样几句供同学朗诵:“我爱春天,‘红了桃山绿了水’。我爱秋天,‘山到秋深红更多’”。讲《项链》一文之前,我是这样简要概括的;图虚名,遭实祸。在讲《土地》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某一课内容感兴趣,首先要在揭示文题上下点功夫。下面,我就小学六年制第九册中《花潮》和《今天我喂鸡》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花潮》:“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观潮》,其中的‘潮’如何解释?(潮水),如果在‘潮’前面加上一个‘花’字,连起来该如何解释?(花很多,看起来像潮水一样。)为什么说花像潮水一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花潮》。”(板书文题)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一直苦苦探寻,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乐趣,提升语文素养,进而爱上语文呢?唐山市教研员田贺书老师在文章中说:"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教有意义的语文’‘有意思地教语文’,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而不仅仅是‘怎样教’。‘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原来我一直是本末倒置,做了很多无用功啊!通过认真学习田老师的教育理论,我重  相似文献   

9.
有位教师在教学《石灰吟》这首古诗时,一学生突然问:"老师,我们习惯说‘粉身碎骨’,可这句诗中却用‘粉骨碎身’,这里的‘粉骨碎身’与‘粉身碎骨’意思是不是一样呢?为什么要用‘粉骨碎身’呢?"刹那间,教室里寂静无声,教师略一思忖后,笑着说:"谢谢××同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节外生枝     
吴德伟 《四川教育》2006,(10):28-28
【案例】初步体会了《石灰吟》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诗句后,有学生突然问:“老师,我们习惯说‘粉身碎骨’,可这句诗中却用‘粉骨碎身’,这里的‘粉骨碎身’与‘粉身碎骨’是不是一样呢?为什么要用‘粉骨碎身’呢?”刹那间,教室里寂然无声,老师也愣住了,这可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2007,(9):4-5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风靡哈佛的"幸福课"》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风靡哈佛的"幸福课"》  相似文献   

12.
我教《海上日出》一文时,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中写‘太阳……一纵纵地,使劲儿向上升,最后完全跳出了海面’.而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是慢慢地向上升的,为什么作者写成‘一纵一纵’地向上升呢?为什么写成‘跳出’海面呢?”显然,学生的疑问不仅要弄懂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而且在深究词语内含的物质性.幸而我在备课时对这个问题有过探究,我告诉学生,这句话是作者真实地再现了海上日出所呈现的自然景观.当然,要使学生记住这一现成  相似文献   

13.
阅读《诚实和信任》,一学生质疑:"我觉得文中的‘我'不完全信任小红车的主人?如果信任,为什么要让他寄购货单据呢?"问题突如其来,教者没有自己直接回答,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这一来课上便出现了意外的精彩:  相似文献   

14.
换词理解,就是把甲词换成乙词,然后进行比较理解。这是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例如《燕子飞回来了》一课的最后一段有这么一句:“小燕子高兴地说:‘妈妈,京生也爱学习了。”’怎样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可以把这句话中的“也”字换成“很”字,变成“京生很爱学习了”,然后让学生把它与原句比较。学生思考比较后,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中,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讲了好几遍的题型还是不会呢?为什么我上了那么多的课而成绩却没有提高呢?也就是说,很多老师觉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成正比的,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就应该学的越多,其实大家也知道,这种关系并不成立。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少教多学"呢?以下是我的看法"少教多学"的积极意史。  相似文献   

16.
欣赏完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草》,心中那份激动难以平静。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做于老师的学生是莫大的幸福。于老师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学情景在眼前怎么也抹不掉。第一次画草:在学习“离离原上草”一句时,于老师先让学生用“原”组词,学生说出了“草原、原始、原来、原野”等词语,于老师一一板书,然后问:“你认为‘离离原上草’中的‘草’应该是哪里的‘草’呢?”学生回答是草原、原野上的草,于老师给予了肯定,然后于老师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画了一片草,问:“孩子们,你认为这些草怎样啊?”有的孩子说“这些草很绿”,有的孩子说“这些草长得…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有位老师叫学生从家里任意带一种实物,准备通过现场观察指导训练学生描写静物。其中一差生未带来实物,说他没有东西可写。老师就问:“你有没有成绩通知单呢?”该生一回头,难过地说:“有!”“你考了多少分?”“语文56分,数学48分。”“当你拿到这张成绩单时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当我一拿到成绩单时,伤心地哭了,泪水蒙住了我的双眼,眼前满是56分、48分,48分、56分,那个‘留级’二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二年级的熊老师上识字课,她问:"同学们怎样记住‘虹’这个字呢?"一男生举手说:"由一个‘虫’字旁加上一个‘工’字。"另一个学生举手问道:"老师,为什么‘虹’字是虫字旁呢?"老师听到学生的疑问,笑着说:"问得好,下课我们再一起找答案好吗?"老师就这样把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处理了。  相似文献   

19.
以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为例,谈一下运用‘探究——研讨’法的尝试和体会。 通过实物进行探究 ‘探究’必须是儿童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去发现问题。如果没有实验材料,‘探究’便是一句空话。因此让儿童‘真枪实弹’地搞实验是‘探究’的起码条件。现阶段,器材不全,条件差,我就发动学生从家里拿,学生带不来的我就借,总之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  相似文献   

20.
教读《老王》一课,最后升华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我’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学生讨论的结果在往我备课时设定的方向靠,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