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法学是应用性学科,注重法律思维、法律语言、法律伦理、法学知识、法律信仰及实务能力的养成。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教育,没有法律职业教育便没有法律职业,法学教育培养和提升了法律职业素养,法律职业决定着法律教育的发展方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和模式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或方法,案例教学法在上述法律能力或构成要素的养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法律人肩负着捍卫社会正义和保障人权的重任。法律伦理教育是大学法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当前高校法学教育忽视了法律对人终极关怀的法律伦理教育,未将公平和正义的价值理念放在首位。针对法学教育中法律伦理教育的弱势现状,最根本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要强化法律伦理教育。具体来说,必须正确树立法律伦理教育目标,完善法律伦理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3.
诊所法律教育的移植对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产生极大的冲击,引起了法学界的关注。通过对传统法学教育与诊所法律教育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认为诊所法律教育是传统法学教育的有益补充。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让学生亲自参与案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高等院校法学必须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尤其必须重视人才培养目标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的法学教育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法律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国内背景的当务之急。当代中国法学高等教育应以培养高素质法律通才为目标,在知识、法律思维、实践技能和法律信仰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5.
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目标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法律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因此,我们要对法学的教育目标进行反思,分析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法学教学与学生学习实践化、学生职业化相结合,确立实践性法学教学的重要地位。我国法学教育应当培养具有法律知识,并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法律职业者为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提出实践性法律教学应当成为法学本科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法律教学模式的选择是法学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着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反映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开展此类问题的研究对于深化我国法学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法律移植     
孙静 《科教文汇》2007,(7X):116-116
法律移植是比较法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今中外法律史无不彰显法律移植所具有的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法律移植过程中应注意植入与法律制度相适应的法律观念、法学理论等,移植过来的法律还要面临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近几年实践中存在师资投入有限,参与学生规模过小;教师精力投入有限,对学生实践操作指导不够;与传统法学教育衔接不够,诊所法律教育时间难以保障;案件来源有限,学生代理案件身份受到质疑;经费来源有限,各种教学条件受到限制等问题。对此,应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紧密联系司法各界、加大与传统法学教育整合力度以及推动诊所法律教育的制度化等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梁成意 《科教文汇》2010,(28):32-33
法学教育包括"知育"、"智育"与"德育"三个方面。"知育"虽然不应是法学教育的全部,却是法学教育的"切入点",处于基础性地位。"知育"是法律技能的培育,主要包括识记技能、理解技能、表达技能、运用技能、创新技能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逻辑关联符合人们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相似文献   

10.
高扬 《科教文汇》2009,(31):3-4
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是一国法制建设的基本要素,而只有高水平的法学教育体系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的法律人才。我国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目标不明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诸多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素质法律人才的“产出”,难以适应我国法制建设与发展的要求。本文拟通过对我国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轻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法律知识,因此对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在研究我国现行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采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学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文学”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滥觞于美国继而在中国兴起的一种学术运动,“文学中的法律”是“法律与文学”运动最重要的分支。“文学中的法律”以文学文本作为样本或者平台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法律问题,这就在研究者与社会现实之间设置了一个“媒介”(文学作品),“发现作品”和“解读作品”就成为研究者必经的两个环节。“文学中的法律”的研究对弘扬法的价值、普及法的知识、改进法学教学、加强法律修辞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对教育领域进行反思的今天,法学教育改革被提到了日程上来,法学教育的改革首先要弄清改革的出发点,是培养“通才”还是培养“专才”,赞同我国采取“专才”为主,“通才”为补充的法学教育,并提出了对于法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李菁 《科教文汇》2014,(33):38-39
教育法律素养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也是师范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而调查显示,当前教师教育法律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目标缺失、课程缺失、途径缺失、环境缺失和师资缺失。为了养成师范生教育法律素养,进行培养模式的探讨,具体策略为:一是把培养师范生教育法律素养纳入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二是建构课内与课外两大学习区域的融合;三是实施“知识、意识、行为”教育法律素养三维度的整合;四是采用多形式的学习方式;五是营造培养和提升师范生教育法律素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法学教育模式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怡琳 《科教文汇》2008,(35):107-108
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面临着教育层次、培养模式与教育内容、教育性质三方面定位的选择,应强调实务型、多专业结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其教学方法主要应从法学基础理论与跨专业特色教育相结合、构建实践型教学模式、注重法律职业技能训练几方面来定位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樊丽娜 《现代情报》2005,25(1):76-78
进入90年代后,信息法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本文根据已有的信息法学研究成果,进行定量统计。分析了信息法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信息安全与犯罪、信息法律体系,并在最后提出加强信息伦理道德、信息法学学科建设、信息法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英 《科教文汇》2012,(13):45-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得以恢复重建、持续发展并日趋繁荣,逐步形成教学规模庞大、结构相对合理的法学教育体系。但是,这一体系在满足我国法律职业基本的数量需求之后,面临如何确保教育质量进而提高法律人才素养的严峻问题。显然,中国法学教育的定位需作重新思考,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应的教育模式、教育机构、教育层次和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法学教育的研究以及跟踪调查中发现,法学专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关系到我国的法律秩序、社会道德及正义的价值体现。在我国法学专业的教育中,法学道德危机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法学教育发展以及法律秩序的关键。从我国法学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入手,分析和论述了法学专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与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时代,以计算机软硬件代码为基本的运行逻辑单元,以及在信息空间中能够对网络技术和行为形成有效规范作用的形式是代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对法学研究的影响不断深化,有学者提出基于传统意义上行为调整规范的法律条文,必须通过代码的转换才能在信息空间中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了法律“代码化”思想。这种区别于传统法学研究和思维的“技术化”路径,对于法哲学研究而言不亚于一场影响学科发展方向的思维革命。可是,如果从代码法律化的视角看待信息空间法学研究,将必然面对如何妥善处理好高度抽象的数字化运行模式与高度具体化的现实行为模式之间的矛盾。这不仅关系到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所带来的技术规则与法律规范相融合的路径,更关系到这种不同规则之间在信息空间行为特殊治理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7)
本文基于"互联网+"教育结合专业法学教育进行混合式研讨,以"互联网+"浪潮发展为大背景,研讨法学教育在"互联网+"教育中的挑战与机遇,在明确互联网与法学教育关系基础上,基于"互联网+"时代,针对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法学教育所带来的挑战,不仅在于重新诠释相应的宏观法理问题上,还在于展现微观的法律规范制定和运行的过程,有关部门给予了针对性的举措。"互联网+"时代所引领的新教育模式对法律制度的挑战及法律实务部门相应的举措,更需要法学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法学教育应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法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作为具体承载方式,在现有法学课程中开设"互联网+"教育相应的网络法学、设置人工智能法学、数据法学类课程,践行"互联网+"教育完成相应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以达到对于"互联网+"教育在法学教育方向的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