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老师用手拽着溜溜球绳子的一端,将溜溜球甩起来. [谈话引入]你玩过这个游戏吗?大家从这个游戏中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谈话:鱼缸里有多少条鱼?该怎样列式?板书:15+28=谈话:都认为应该用加法,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谈话:15+28到底等于多少呢?你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悟研究的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在情境中生成"圆"1.谈话。师:大家玩过套圈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师:淘气来公园玩耍,也被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1.谈话。师:森林里要举行"趣味游戏",同学们想去参加吗?师:我们要先做好准备,才能在游戏中一展身手。2.比一比,看谁能都算对。(课件出示复习准备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7耀79页。【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喜欢的节目师: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上课之前,老师很想知道同学们双休日最喜欢做什么事。不少同学双休日最喜欢看电视,大家喜欢吗?那你们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9页。【片断回放】(课前游戏:测量人的心理年龄的游戏)师:好玩吗?还想接着玩吗?生:想。师:好,下面这个游戏,考的同样是同学们的记忆能力,但是测量的却不是同学们大脑的实际年龄。想试一试吗?(伴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1-82页。【教学过程】一、认识公顷1援引入。课件出示南京地图(略)。谈话引入:今天的数学课咱们从南京地图开始。我们上课的地点是东南大学,你能找到其大概位置吗?在东南大学的北面,是美丽的玄武湖,这儿有一条关于玄武湖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1.游戏:聊聊古代诗人词人的名字。2.谈话:今天,我们要走进宋代杰出词人苏轼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引入生活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大礼包,想看看吗?生:想!师:课件【飞出带着气球的礼盒,小天使说:"欢迎来到趣味课堂!"】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跟气球有关的游戏。【板书:气球】怎么玩呢?【板书:穿】示意学生齐读。生:穿气球。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66~67页(分数加减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所学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分数加减法怎么算。(板书:怎么算)生:分数加减法与自然数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援同学们,我们学习数学经常跟数打交道,想一想,到现在为止,你们都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举例说明。2援经过刚才的交流,你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分数,有的同学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93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过了哪两个节日?国庆黄金周去哪儿游玩了?这个时候正好适合秋游。明明他们班也组织去秋游,在秋游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1.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你们是几班的学生呀?生:五(1)班。师:知道今天是谁来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吗?生:王老师。师:咱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屏幕上看到的(边说边指着屏幕)。师:通过交流,我发现五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8384页。【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不同物体或图形的周长。2.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实录】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一)谈话引入师:板书:周。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关键词句,体会纪昌的认真和恒心,领悟道理。【教学重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品质。【教学流程】课前游戏1.孩子们,课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图猜故事名。随故事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寓言故事和一般故事一样吗?一、导入新课1.让我们走进故事长廊,默读138页导语,画出学习本组课文的要求。2.这节课,先学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六册。【教学过程】一、轻松谈话,激发兴趣1.激趣:我们平时听的故事都是别人讲给我们听,如果我们自己能编故事,然后再讲给别人听,是不是很有趣?2.引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编"神奇的故事"。二、借物想象,合编故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师: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谁来说说你的学号是个什么数?生:自然数。(教师补充:是非0自然数)生:奇数或偶数。(教师追问: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生:一位数或两位数。(教师追问:还有其他说法吗?)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教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例1、"试一试"、例2、"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标】1.能说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2.在游戏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教学设计】一、摸球中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感悟"可能"谈话:(出示口袋,内装1个红球、1个黄球)在这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抽象概括、数学思考等能力,进一步发展想象意识和空间观念,感受"好玩的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整体感知"圆"一个小球绕一点转一周形成什么图形?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82~83页。【课前谈话】1.师生相互介绍,引出青田石雕。2.学生欣赏青田石雕。3.教师引语:美吗?这么美的石雕,人们一般会将它装入一个长方体的锦盒当中(出示锦盒),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引出问题:要想包装这个石雕盒子,作为老板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2.点明课题:看来包装中有很多学问,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包装纸的角度来研究包装中的学问。(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一探:一盒石雕的包装出示问题:给这样一个石雕盒进行包装,需要多少包装纸?(接口处不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