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本”教学中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开始日益强调“文本”或“文本思想”,但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在“落实”上还存在问题。笔者此举二例,谈谈粗浅的认识。一、“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笔者读中学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就曾经谆谆告诫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要解决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时间已过去20年,自己从事了教学管理工作,这样的“教诲”,在语文课上仍然能够听到,没有先前那样“权威”,只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时候,偶有发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看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教师的“文本”教学中是一个要解…  相似文献   

2.
三、函数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在小学阶段没有出现“函数”这一概念,但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无不渗透着函数的思想,可以这样说,凡是有“变化”的地方都蕴涵着函数思想。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以及社会实践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教学中,既要重视搞好课堂教育教学,更要重视搞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艳斌 《考试周刊》2012,(6):122-123
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观念已被大多数政治教师所接受,但是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习惯于“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被动接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我在此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有其特殊性,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教书育人”。这里的“教书”实际上指的是教学。中国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使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必须育人。目前,在教学中有这样的趋势: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将教学变成了纯粹的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这显然是对“教学”的一种误解。“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内容教务、课型单一和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以致教学效果欠佳,没有发挥出思想品德课应有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用“六课型”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和提高教学“魅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应明确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症结所在,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上掌握“六课型”教学。  相似文献   

7.
讲好一堂课,不但是充分的说理课,也是充沛的情感表达课。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注入情感,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情理交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良好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教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又表现在学习兴趣上。教师的情感好…  相似文献   

8.
任鹏 《文教资料》2013,(34):169-17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不高,主要还在于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怎样结合的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理解上存在偏差,为此,我们提出“同目标、同进程、同考评;进课堂、进媒介、进项目”的“三同三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的新模式,它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内容要讲到点子上。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  相似文献   

10.
教研和教学之于教师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缺一不可。没有教学理论的指导,任何教学活动都是盲目的;没有落实在教学实践上的教学研究,永远都是纸上谈兵。把教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之后, 教学研究就成了教学实践的“助跑器”,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而教学实践也成了教学研究的“试金石”,任何新鲜的教学理念,都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其真伪优劣,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张巧云 《考试周刊》2011,(57):54-54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名言:“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比较教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对于整个文学创作是这样,对于学生写作文也是这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中学生的作文。情感在中学生作文中,不仅对某一篇作文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以后的“为人”和“作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这个重要的因素,忽视了情感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舍本求末、其效果就会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3.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一种动力,能推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完成。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感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悟道明理以理育情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一般是通过教材中一些浅近的正面事例,由教师讲述获得的。这样的教法往…  相似文献   

14.
“课后反思”也称“课后反馈”“教学反思”“课后总结”等,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后产生的对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思想等引发的思考和感悟,是教师立足实践,及时整理和记录自身的实践感悟的教育叙事研究方式。它既可以在学校教研活动中由执教者当众陈述,也可以由教师本人课后记在教案里,  相似文献   

15.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的重要表述.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教学做”三者是“一件事”,而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对“教学做”进行解构,并获得对“教学”“学做”“做中学”更准确的理解,可以让“教学做”真正地“合一”  相似文献   

16.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教学做合一”思想出发,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要以“做”为根本,师生之间要积极互动,要努力创造一个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境或者情景,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最生动、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如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效果。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顾正理 《小学生》2011,(1):28-29
笔者要谈的无痕教学,就是教师将教学意图掩盖起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自悟自觉,进而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发展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没有批评责备,也没有灰心悲伤;相反,有的只是关爱、唤醒、理解和尊重,它犹如春风化雨,不见痕迹,甚至不闻其声的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数学课中,教者运用这样的“无痕”教学,奉献给课堂的却是更加“有痕”的华彩。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思政课“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重要途径。“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社会大资源挖掘不够“深”,“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实践教学、搭建资源平台力度不够;思政课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合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思政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明确方向和具体要求,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对话教学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一种多项交流的教学形态。然而笔者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对话”,把“对话”贯穿于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改革才会凸显课程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