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俞 《华章》2009,(14)
一国技术的进步主要是通过本国技术创新和外部引进与学习两种渠道获得,近年来,国际技术扩散已经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国际技术扩散对东道国的积极作用是与东道国国内的吸收能力紧密联系的:吸收能力越强,国际技术的扩散作用越明显,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鉴于此,本文从技术外溢的主要途径(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的主要指标(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的角度对国际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展开综述,最后做出简要评析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我国作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也充当了国际研发转移的重要载体,因此可以将我国的技术进步分解为来自国内和国外两部分,本文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选取国内人力资本存量、我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等变量,得出跨国公司研发转移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的具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国内研发、知识进口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技术溢出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为负,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配置的非效率;研究还发现,只有中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才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吸收者。此外,分组检验没有发现技术外溢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国内研发、知识进口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技术溢出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为负,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配置的非效率;研究还发现,只有中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才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吸收者。此外,分组检验没有发现技术外溢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5,(10):38-43
运用1994-2013年的数据对中国自主研发、FDI、OFDI、出口、进口的技术进步效应进行实证。创新还有:选用专利授权量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指标;未沿袭CH模型选用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研发存量作为解释变量的做法,而是选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将出口引入模型;对国内研发资源的衡量采用了研发资本存量和研发支出流量两个指标;对回归式截距项进行解释。实证结果是对外直接投资、进口、研发对技术进步起正向作用,而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出口相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层面对环境规制、研发投入与绿色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以2005-2018年30个省份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采用EBM—GML方法测算绿色技术进步,在此基础上考察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对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呈现"U"型关系,但东、中、西部地区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存在差异.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进步呈现促进作用,而且研发投入在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中存在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即环境规制通过影响研发投入作用于绿色技术进步,当研发投入跨越门槛值时,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愈加显著.因此,政府应摒弃环境治理和绿色技术进步是零和博弈的思维,兼顾环境规制的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适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并扩大研发投入规模,以实现绿色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20,(2):57-63
本文根据OECD-TIVA最新数据,通过测算2005-2016年中美电子光学设备产业的RCA指数、GVC地位指数及国内附加值比重,对中美电子光学设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电子光学设备产业的RCA指数和GVC地位指数不断攀升,甚至高于美国,说明中国该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但中国该产业国内附加值比重远低于美国,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还未掌握。(2)中国电子光学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是因为产业集群与行业研发投入较高带来的成本、链条优势及技术进步;而关键核心技术不如美国,是因为中国该产业基础研发及高端领域人才缺乏、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对此,中国企业与政府应协同保持产业集群与行业研发投入较高带来的比较优势,还要培育高素质人才以及增加对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投入,争取不再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78-2008我国年度数据对FDI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FDI和国际贸易均显著地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国内研发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以人力资本度量的吸收能力大小对技术吸收结果起到关键作用。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探讨国际技术转移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测量我国技术进步水平,选取2002~2012年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四个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随着控制变量的逐步加入,国际技术转移的三种方式对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的影响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在加入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和政府干预4个控制变量之后,通过对模型四的检验,发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完善,提高了技术吸收转化的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技术的进步,但是劳动力水平的提升和政府干预则阻碍了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的主要资金来源是R&D投资,R&D投资可以按来源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国内R&D投资和国外R&D投资。对汽车行业来说,国外R&D投资大部分是由跨国公司来完成的,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的国外R&D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会加大。但是国外R&D投资因为技术转移限制、跨国公司贸易内部化、专利限制等原因,对技术进步的实际作用不如国内R&D投资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11.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exponential growth of the explorations around the pedagogical use of Web 2.0 technologies in China. This study offers an alternate perspective by examining predictor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uptake of Web 2.0 technologies for teaching purposes. On the basis of prior related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pedagogical use of ICT, an eight-factor research model was hypothesise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N?=?464).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nalysi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 enjoyment, subjective norm,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and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rect effects on intention to use Web 2.0 technologies. The findings can help stakeholders in China (e.g. teacher educators, school leaders, and education policy makers)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ities of teachers’ pedagogical use Web 2.0 technologi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我国远程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立足典型远程教育机构的实践内容,有利于从实践出发完善我国远程教育领域研究的内容框架。基于中外学者从理论层面对远程教育领域研究内容框架的划分,结合2010年电大系统实践层面科研课题的统计数据,研究认为,远程教育领域研究内容框架应包括7个子领域及30个研究主题。7个子领域分别是理论研究、系统建设与运作、教学管理与质量保证、教学资源、远程教与学、学习支持服务和媒体技术。通过比较发现:学者视角的远程教育领域研究更加关注理论研究、教学管理与质量保证子领域;实践机构更加关注应用研究、远程教与学、教学资源子领域;两者在系统建设与运作、学习支持服务、媒体技术方面的关注度相当。  相似文献   

13.
网络化制造对中国的制造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其关键技术,ASP正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文首先讨论了ASP的概念、特征和运作方式,综述了ASP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以及在网络化制造中的应用.在对国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ASP应用服务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以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陈东 《闽江学院学报》2005,25(4):70-73,90
本文以马尾船政局为研究对象,通过马尾船政局的历史考察,探讨福建船政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结构重组的内在联系。认为马尾船政局的创立,本身就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体现。马尾船政局创立后,在提高社会科学技术,特别是近代中国造船技术,培养社会专门人才。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和思想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与并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重组。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潮下,全球各个国家均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场景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政策规划。政策规划的重要旨趣在于作为“风向标”引导投资、研究与实践的方向,使之更加聚焦和深入,并为研究与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美国于2016年首次发布并于2019年更新的《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表明美国政府对人工智能在全球未来竞争中战略作用的研判。中国紧跟国际步伐,于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提出“三步走”战略,后在研究和实践层面陆续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2017版)》和《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这两份白皮书与美国的两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在人工智能研发基础、研发领域以及应用领域三个方面具有可比性,并体现出各自的特色。反思中美人工智能战略规划的差异,可以为我国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提供镜鉴。鉴于当前我国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对人才和核心技术规划和部署的重视,以及在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和实践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未来我国应从人工智能伦理体系、伦理准则和伦理风险等方面完善人工智能伦理、法律和道德建设,持续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且加强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6.
The related existing energy saving index system of buildings is deficient in direction, index coverage, depth, and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Aiming at the deficient existing research an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energy saving of buildings in China from northern heating regions to souther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regions, selec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reg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rough much evaluation index reference and repeated demonstrations and the borrowing of literature research home and abroad and relevant energy saving standards, filters and eliminates 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evaluation indexe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index system,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nergy saving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are evaluated, index system weight is established by adopt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inall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nergy saving technologi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area of China is established. Each target layer includes five standard layer indexes and sixteen index layer indexes The standard layer of evaluation index, namely primary indexes, includes the technological, energy saving effect,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ndexes. The secondary indexes a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concision, comprehensiveness, representativeness and operability.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数字校园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逐年提升。数字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受到高校和中小学的青睐,很多学校开始付诸建设数字校园。当前我国数字校园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建设与部署模式、数字校园中的新媒体与新技术应用、应用与评价、管理体制与机制、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绿色与生态数字校园7个方面。总体看来,从技术角度对数字校园进行的研究较多,从管理学、教育学和系统科学等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数字校园的研究重心正在从技术视角向管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视角转变。  相似文献   

18.
飞速发展的Web 2.0技术促使人们的交流与互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AECT 2011年会致力于探索技术变革创新为教育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借鉴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参与决策实现教育和培训发展转变、实现技术与教学及绩效无缝整合、研究、实践与理论发展融合等多个角度,对此次年会的主题和相关讨论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国内教育技术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More and more studies are examining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Mandarin Chinese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L2 Chinese). The current study involv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published outside China from 2008 to 2018. A total of 33 studi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The current review study aimed: (1) to examine the research topics and technologies used in the literature; (2) to identify the benefits of, and challenges involved in, the use of technologies in L2 Chi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3) to suggest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and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The review study provides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with an over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is field, which could be helpful in informing teaching practice and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张屹  朱莎  杨宗凯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4):16-20,39
地平线报告是国际新媒体联盟组织(New Media Consortium)发布的关于"地平线计划"进展情况的年度报告。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至2012年的地平线报告中包含的共54项新兴技术进行内容分析,得出了若干关于新兴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状况与趋势的结论。最后,笔者从信息化环境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与教育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历年地平线报告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