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文”是人的纹迹,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国语言和文字的内涵精髓,是语文教育的魂.作为中国语文教育人文论首倡者之一的韩军,在这条道路上的探索历程颇具代表性.韩军的语文“人文”不是刻板,更不是教化,而是真实、自由、自我的.他提出新语文教育,高举“人文精神”旗帜,反对“伪圣化”、“技术化”,摒弃“主义”,崇尚“精神”,为语文教育注入了一股“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和其学生塑造灵魂的过程,语文的情感就是生命的美,语文的智慧就是生命的智慧,语文的深度就是生命的深度。朱光潜先生说过,所有的纯文学是诗意的,读韩军的《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即给你诗意的感受,对生命的虔诚,对语文的思索与厚爱,足显韩军对语文教学的虔诚,下面笔者谈一谈对这位名师的理解。一、个性的张扬、为人的自谦在韩军老师自我解说中,他写了这样的话语,"先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0,(11):1-1
在中国中学语文教坛,全国教育系统劳模、特级教师韩军无疑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教师。上世纪90年代至今十几年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留下了韩军思想的足印。1993年1月,他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语文教育”的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林致韩军的信 韩军兄:   读到了你的《新语文教育论纲》(载《语文教学通讯》 2000年 17期“封面人物”专栏)一文。   最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人们对现代语文教育的评价差异这么大,有的说很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的说问题很严重,甚至说“祸国殃民”。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语文教育本身,而在语文教育以外的东西,具体说,人们站的立场、人们评价语文教育的标准不同。这个立场,这个标准不是别的,就是对语文教育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关于语文教育对人应该起到什么作用的认识。而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又在对人本身的认识,对人…  相似文献   

5.
韩军作为当代著名中学特级语文教师,他一直对现代语文教育不断思考与探索,在20世纪末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出了"新语文教育"思想,这对语文教育改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他的"新语文教育"观在朗读教学观、阅读教学观、作文教学观、语文教育观等方面给予当代语文教师的成长以启发。  相似文献   

6.
韩军是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新语文教育"有六大理念:真实自由;举三反一;美读吟诵;重文写白;文字素养;化意为字。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谈谈新语文教育在实践中的课堂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著名语文教育家韩军提出新语文教育的观念,我认为它的新,就新在了既反击传统,又崇尚传统。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实质上这两个传统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指现代语文教育的传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特约清华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执笔):   我们本期发表一篇宏文.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可能会成为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   ……  相似文献   

9.
<正>一2015年发生的韩军老师与李华平老师的这场论争,对于认识语文教育教学,对于端正语文教育思想,无论是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必要和及时的,也是意义深远的。李华平教授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4年第10期上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里的语文课——兼评韩军〈背影〉课例》,对韩军《背影》课进行评析,认为韩军这节课把"生命和死亡意  相似文献   

10.
《教师》2011,(24):F0002-F0002
本书介绍了作者读书、教育生涯,以及在职求学、成为特级教师、到海外传播新语文的历程。在重建与反思中介绍了作者的新语文教育的理念与做法,探讨了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十大关系,全面解读了新语文教育的操作办法。理论讲述轻松自如,好读、好记、好用。  相似文献   

11.
韩军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有鲜明的创造性和很强的解释力,以韩军为代表的"这一代"语文改革者的思想和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语文新课程改革,对于促进年轻语文老师的专业成长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于韩军"这一代"语文教育改革者的重视还不够,他们的价值应该予以重估。  相似文献   

12.
韩军在《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一文中指出语文教育应回归五四“新文化”的精神和五四前民族语文教育的传统。分别提出了“新语文教育”的“六个回归”:一、回归语文教育的“人文”之真。二、回归语文教育的“生活”之本。三、回归语文教育的“积累”之本。四、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五、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化”之本。六、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字”之本。  相似文献   

13.
7月14日奥运圣火梦圆长春,祥云火炬激情传递。也正是在这令人激动的日子里,清华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韩军走进我的视野,最终走进我的内心。上午聆听了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育的报告,深刻地感受到名师“滴泪泣血说语文,从容练达做韩军”的人文教育的风采;下午,韩军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一堂精彩纷呈的好课——《大堰河,我的保姆》。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中,传统的语文教育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责难。如何实施新课程,实现从传统语文教育向新语文教育的转变。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念谈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中学语文教坛,韩军无疑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教师。90年代至今二十几年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留下了韩军思想的足印。韩军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呼唤"人文精神",由此引发持续多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教育大讨论。韩军作为一种有一定影响的、又有着较大争议的思想的代表人物,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剔除其可能存在的偏激成分,理顺当前语文界的种种论争,至今仍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韩军说,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路上失落了太多的“根本”,于是他“呼唤中国语文教育返本归根”。在《中国教育报》组织的“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我们失落了眼泪”;有人认为,我们失落了“语文基础知识”、“讲授式教学法”、“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等等。其实,细想来,最根本的是,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黄耀红 《湖南教育》2003,(19):26-27
一、工具与人文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这类表述出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应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从那时起,“工具”一词已成了语文学科性质的一张标签。直到20世纪末,随着整个社会思想的多元化趋势,语文教育界才从语言研究界获得启示,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具有多种功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必须以正确的语文教育价值为导向。韩军老师对《背影》"生与死"的解读不可谓不新,但从语文教育价值取向上看,尚有缺失。  相似文献   

19.
新语文教育规范下的写作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作了探讨和界定,首次阐明了面向21世纪的“写作本位”的“表现发展”型语文教育观将取代20世纪“阅读本位”的“吸收实用”型语文教育观的见解。在这一新的认知背景下,揭示了写作素质教育的三个特性:功用性、创造性和学识性;五个原则:实现性、仿真性、学养性、主体性和导悟性。认为语文———写作教育的动力和目标应是人的自我实现与发展,根本途径在于良好的言语人格意识的养成和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1月号发表了韩军同志的文章《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八大关系》(以下称韩文),本人对其中的有些观点是同意的,也有许多不敢苟同。近期读了一些争鸣性的不同观点的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禁不住也想谈谈几个关系,与韩军同志等商榷。一、关于“学语言”与“学文学”。前一段有一种很大的思潮,带有“文学至上”的味道,好像“文学”即“语文”的一切,在宣扬加强文学性的同时,“漠视”“淡化”甚至“否定”学习语言,本人认为这是走向了极端。韩文基本观点是在指责“百年语文教育偏了语言”,而主张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