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2月5日,在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举行期间,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香港乐施会共同主办的基础四国与墨西哥气候传播边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前往坎昆主持会议,并在会上致辞。  相似文献   

2.
4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同项目中心执行主任、乐施会传播经理王彬彬应邀访问耶鲁大学,与该校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环境与森林学院安东尼教授商谈科研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德班气候谈判中的表现,集中探讨政府在气候传播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在直接推进谈判取得积极成果的同时,让更多公众了解气候变化的相关科学知识,理解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共同寻求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有效的气候传播。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成立于1979年,其前身为1954年创建的《历史研究》编辑部。目前编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一报六刊",为中国学术研究、学术报刊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是本刊记者对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进行的专访,在本刊20周年刊庆刊发,以飨读者,以表祝贺!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0,(4):12-15
记者:中央电台“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活动,您担任了初赛、复赛的评委,请您谈谈以何种方式选拔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2018年8月2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新闻传播学科咨询组第四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举行。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教授根据会议决定,宣布“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论坛”成立。多年来,郑教授为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殚精竭虑,做了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媒体人类学到底给中国传播研究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入手,首先对“媒体人类学”与“媒介人类学”在表述上的差异进行了说明,然后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理论视野三个方面对媒体人类学给中国传播研究带来的启示进行了回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作者之一的研究经验(主要是相关的理论表达),对“民族志传播研究”所做的理论进行简要说明,该说明也可以理解为“民族志传播研究”对媒体人类学乃至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学可能的“回馈”。这样的讨论对于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交融与区隔,彰显中国传播研究的自主性,或许均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际新闻界》2012,(6):127-128
2012年6月2日上午,由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乐施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气候传播与气候变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NGO组织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至今的几十年中,他由科学史和科学教育史研究转向科技期刊史和科学传播史研究,并在这一领域进行长期、系统的规划和探索,凿通了期刊与科学传播之间的通道,最终完成了“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有影响的国内学术著作”之一的中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颠覆了有关中国期刊起源和最早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的一些传统认识,培养了我国第一批专事科技期刊史与科学传播史研究的博硕士研究生,为该学科的平台建设、团队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为西北大学科学技术史博硕士学科点的三位学科带头人之一、陕西省委组织部和陕西省人社厅评定的省管第一位二级编审,也是全国科技期刊界唯一以编审身份遴选的博士生导师。作为一名老编辑,他曾将一份地方大学学报带入中宣部评定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和教育部评定的精品科技期刊之列,编辑和评审了万余篇论文,并提出编辑要拿起两支笔。他就是本期的访谈嘉宾--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所长姚远教授。我们可以通过姚所长的经历及思考,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及科学传播领域的发展现状,及作为一名资深老编辑给年轻编辑的金玉良言,年轻的一代编辑也可以从中汲取大量“养分”,以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0.
这年,涵盖手机、电视、阅读器、可佩戴设备等在内的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势倍受关注,微博、微信、微电台、微电影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应用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使得新媒体传播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强劲  相似文献   

11.
2009年8月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三方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狮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圆满落幕。这是该会自1995年举办以来,首次跨出中华国门,真正走向世界。六十余位来自两岸四地以及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韩岳  韩诚 《青年记者》2020,(6):67-68
当今中国纪录片主要的国际传播路径一般包括节展传播、院线传播、电视台传播和网络新媒体传播等,其中,国际纪录片节是最具有包容性和拓展性的传播路径。国际纪录片节基本上涉及了国际化纪录片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有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纪录片专业人士出席相关活动,搭建了“使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多元化视角、全球化表达,讲好中国城市故事;搭建平台、双向互动,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寻找共情、创新展示,让“借船出海”行稳致远;提高传播艺术,以文化为根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人民网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际范儿”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不断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4.
15.
陈娜 《今传媒》2010,(8):4-6
潘忠党,1958年生于北京,安徽黄山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1983年赴美求学。先后获得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和威斯康星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大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研  相似文献   

16.
刘兢 《新闻记者》2015,(7):19-27
本文试图爬梳1950年代至200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议题在美国大众传播研究里流变的历史。作者提出,这段时期的美国中国传媒研究主要涉及国家整合、社会发展、新闻业与改革、传媒市场化、全球化等议题。它们的变迁不仅与中国传媒自身相关,也与美国中国研究的变迁有关,更是对美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这些讨论对大陆传播学人熟悉在美式大众传播研究进路下审视中国传媒,并进而反思其局限和问题,应有助益。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陆的一些传播学者在余也鲁的倡导下拉开了传播研究本土化的序幕.以西方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经验为研究对象的认识论二元框架就此形成.这一二元对立的框架成为此后各种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基本指导思想.然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来看,"中西二元框架"不仅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认识论悖论,而且它对西方理论和中国经验的理解是非学术化和教条主义的.其结果就是在各种非议中,传播研究本土化迷失了发展的方向,与它当初的目标渐行渐远.其实,传播的本土化应当是一种多元化的学术自觉,它总体来说可以被形容为中国学者在与西方学术对话过程中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8.
杨然 《新闻爱好者》2021,(2):I0003-I0004
近代以来,全球的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我国的对外形象也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解构与重构。其中,我国的艺术传播在历史与全球视野下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人们对中国艺术在传播、经济、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也随之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由邹文编著的《当代中国的艺术传播》(2018年6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即是对当代中国艺术传播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作者在全球视野和传播学视域下多方位论述了当代中国艺术传播现状、特点、意义和方略,在我国艺术国际化形象塑造中凸显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首个国际舆情研究机构 问:最近,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发展形势喜人。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心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20.
贾婉婧 《新闻与写作》2021,(1):F0003-F0003
与其他传播手段相比,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直观表达手法往往更加引人入胜。通俗的"电影"是指以特定的拍摄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外在传播媒介,在固定的时空里创造荧屏角色,从而再现或者反映当代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当代对广泛的"文化"的界定是一个社会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有关物质、精神、情感等方面的显著特点所构成的综合性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