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经验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科学以及由其产生的现代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有人以为科技是当代世界的绝对主宰,由此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遂被视为过时或甚至根本无意义。然而,纵观哲学史,我们会发现,“形而上学”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现代世界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大力呼唤“形而上学”及其信念,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国情的深层要求。  相似文献   

2.
熟知并不等于真知。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形而上学的片面理解,从形而上学的历史嬗变入手.分析了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指出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只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断演进过程。同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也是一种形而上学,只是他改变了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创立了实践批判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形而上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形而上学的误解,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舟子 《老年教育》2011,(7):36-36
“文革”后期有段时间,大兴“学哲学”之风,连农村也概莫能外。那时候,大多数农民没有文化,看不懂那些哲学著作,更搞不通里面的一些哲学名词,必须要找人辅导。找来找去,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没办法,曾上过两年小学的村革委会主任只好硬着头皮当起了“辅导员”,每天带领全村社员“学哲学”。往日里一敲钟,社员们“大呼隆”下地干活;如今一敲钟,社员们“大呼隆”学哲学。  相似文献   

4.
5.
经验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科学以及由其产生的现代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有人以为科技是当代世界的绝对主宰。由此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遂被视为过时或甚至根本无意义。其实则不然 ,它在现代世界仍具有影响力。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 ,通过对“形而上学”本质的重新考察 ,进而深入挖掘其深刻的时代意义 ,从而呼唤新的“形而上学”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形而上学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反科学的哲学方法论。而本文却以形而上学及其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的命运为起点,依次阐述了辩证的哲学方法论包括辩证的思维和形而上学的反映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形而上学方法论在辩证哲学中的运用就表现为它以观念的形式和体系构成方式去反映哲学思想,使哲学能够以一定的稳定形式固定下来成其为哲学。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形而上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形而上学”及其在文化重建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及其产生的现代技术对于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有人以为科技是当代世界的绝对主宰,继而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遂被视为过时或甚至根本无意义,致使转型期的国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形而上学”之根。事实上,“形而上学”在化重建中的意义,不仅表现为它能够填补传统化形上关怀缺失的真空进而为化重建奠基,而且能够弥补传统化思维方式的缺陷,孕育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为起点,提出无论是辩证逻辑还是形式逻辑,其本质都是形而上学的。文章着重从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和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进行逐一分析,归纳出对形式逻辑形而上学性的否定实际上是对自身的否定。并认为人们之所以普遍地否认形式逻辑的形而上学性,主要根源于我们过去对形而上学的误解,只要消除这种误解,作为形而上学方法论运用最普遍、最明显也最切近的逻辑学,尤其是形式逻辑才能真正地成为科学的工具为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哲学党性、社会发展和认识根源三个角度对“法轮功”及其现象进行透视和剖析,戳穿其谬说,揭露其表质,发掘其得以滋生蔓延的土壤,为进一步澄清“法轮功”引起的思想混乱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或“后现代性”,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和超越。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批判传统的“主体性”;(2)批判理性至上意义;(3)批判崇尚超感性的、超验的东西的传统形而上学;(4)批判以普遍性、同一性压制个体性、差异性的传统思想模式;(5)最终把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归结为人的审美生活——自由生活的彻底实现,因此,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生存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是文化与基因协同进化过程的催化剂,始终伴随着"人"在演化大历史中的自我理解及其突破。形成于前科学历史阶段的"人"及其主体形而上学认知框架潜移默化地束缚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观念、内容和机制。破除主体形而上学就要以科学为武器,通过批判性思维,构建与时俱进的"人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类新"故事",塑造引领时代进步的新型主体,进而改善学习观念和方法;要打破主体形而上学的闭路循环,接纳新观念和新事物,切实把"学习强国"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迟开孟 《考试周刊》2013,(98):10-10
教材的通用性及其内容的丰富性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处理。要在尊重教材资源的基础上,重组整合,丰富拓展教材资源,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一、利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确定学习的起点1.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教学中经常发生的现象:“我听懂了,但很快就会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地理解了。”通过实践活动,用学生自身智力去消化数学,对数学体验更直观,使数学领悟与生活的联系更具体。如在“数量关系”教学中,“单价、数量、总价”比较抽象,但这方面的生活经历是很丰富的,课程设计可采用“小鬼当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去商店购买商品,在买卖的过程中去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践活动直接地体现了数学学习过程,密切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真正体验了数学就在身边。2.利用熟悉的生活情景,增强学习的类比性。生活情景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被约定俗成了的过程回忆,它能带给学生共同的经验与感受。如小明从一楼上到三楼需要6分钟,那么从一楼上到六楼需要多少分钟?学生很容易说出:12分钟。其实答案是错的。他们忽视了从一楼至六楼,要上五个楼层的楼梯;需要15分钟。让他们的生活情景在数学学习中重现,同时激发许多类似的新想法,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二、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拓展学习的空间1.展示过程,变示范性教学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  相似文献   

14.
对哲学教学的出发点、内容以及哲学教学和考核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哲学在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自然类的本体论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类实在论的辩护,但是,对于自然类认识论功用的关注,遮蔽了已有辩护的一个基本预设,即预设“性质”是一个得到确切解释的概念。从关于性质的形而上学研究来看,自然类实在论辩护的传统可见于性质“揭示”和性质“显现”两个进路,存在由接受一元实在论转向接受多元实在论的倾向;回应来自哈金自然类唯名论的挑战,可以集中于性质“显现”进路解释自然律的必然性。关于自然律必然性的研究停留于运用分析哲学方法,因此需要重建对自然律的“彻底解释”。从自然律“彻底解释”的角度为自然类实在论辩护,希望不在于接受先验前提,而在于接受可以获致“理解”的解释循环,由此肯定自然律的实践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17.
从词义的角度说,“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的意义是十分确定的。然而,它们一旦出现于诗词之中,其含义和作用就耐人寻味了。细细揣摩语文教材传统诗词篇目中的各类否定词、否定句,感到其美学方面的意味深长,归纳如下:一、其表面的否定,同时隐含着另一意义上的肯定。字面上的否定和由此引出的肯定同时吸引着读者的审美注意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以琵琶表达自己的“幽愁暗恨”,诉说“心中无限事”。诗人在对琵琶女的演奏进行了一大段铺陈描写之后,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语作结。这最后两句为我们构建了一…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认为由于科学的发展,柏拉图以降的哲学应当“终结”。而其“终结”是一种非尽善美的“完成”,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是“全部哲学史聚集在其中”。由此而揭开了哲学消亡的序幕,也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一种新的“视屏”。  相似文献   

19.
丛丽姿 《中学文科》2007,(10):128-129
表示否定意义时,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大不相同。英语中,除用not和no直接表达否定意义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暗否定”形式在词组和特殊句型中体现。因此,在高考阅读理解和翻译中,尤其要特别注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