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校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担负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责任。以名校为龙头学校的名校集团化创新了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索名校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以共同愿景或目标为纽带,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平等主体关系,共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尊重各自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名校集团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名校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担负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责任。以名校为龙头学校的名校集团化创新了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索名校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以共同愿景或目标为纽带,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平等主体关系,共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尊重各自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名校集团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借助优质教育资源引领、推动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集团化办学也正遭遇深层挑战。为提炼经验、消弥困境,援引集团行动理论,分析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实质和学理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集团化办学的实践逻辑。在龙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下,成员学校主要通过"引领型路径"和"再生型路径"成长,前者体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强辐射,后者体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弱辐射。该逻辑或许能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更广更深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霞 《宁夏教育》2022,(12):21-23
集团化办学创新了基础教育的办学模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学校组织形式,形成了其独特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对于推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集团化办学的实践,阐释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旨在为中小学校提供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集团化办学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集团化办学最早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是民办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和推动的结果。近年来,高师院校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加强与中小学合作,快速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促进了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当前高师院校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功利化倾向突出、高师院校引领不够、集团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亟需匡正集团化办学的方向,加强和改善教育治理,提升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基础教育集团也应扭转粗放型发展的思路,努力优化自身治理结构,强化质量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督导与评估研究中心开展了“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创建评估工作,这项工作旨在提炼特色经验,搭建区域教育发展沟通交流平台,构建下一阶段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形成以特色引领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形成示范和带头作用。温州市鹿城区是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的创建县区之一,鹿城区主要是实施多途径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战略。探寻集团化办学思路。所谓集团化办学是以一所名校为核心,集合更多学校在共同或相近目标引导下用较为合理的形式,达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共享和均衡的办学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预期的是优质均衡。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英国“联合学校”政策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深化期四个发展时期,其政策目标是为实现新工党“第三条道路”的理念、建立21世纪世界一流的学校体系、改善薄弱学校教育环境。基于对英国“联合学校”政策发展历程的揭示和目标的阐述,可以发现其政策的实践主要通过以下三条路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管理模式与管理效率相结合、监督体系与监督框架相结合。通过对英国“联合学校”政策的研究,以期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高效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面对因城市化进程加速、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升温引发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分化加剧,杭州走上了一条由官方积极推动的、扩充名校优质资源与实现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的名校集团化办学道路。杭州名校集团化推陈出新,创造了多种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为了完善这种策略,还需反思由此产生的复杂性行政角色与关系、集团化学校文化共生、义务教育基础任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基础。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其城市发展与小学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梳理小学名校教育集团化的发展历程与模式。研究发现:原有的主城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名校教育集团化向新城区扩散,形成名校合并、直属分校、托管办学、合作办学四种小学名校集团化模式。这有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同一行政区内部教育集团内小学的流动,但对优质小学教育资源跨区流动影响相对较小。进一步通过名校集团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更要促进中学名校资源在城市不同区域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追求。联盟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均衡路径不断拓展,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逐年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等使得教育公平得到彰显。但基于理论状态下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发展现状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政府和社会全力支持,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为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胡俊梅 《福建教育》2023,(26):28-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战略任务和目标。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的辐射带动、联合开放、共建共享等形式,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新形势下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以泉州市为例,市域内影响最广、关注度最高且发展潜力较大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名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大学区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集团化办学形成的学校共同体,有助于提升办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当办学规模扩大以后,宁波市曙光中学教育集团,探究"五步协同体"研课策略,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迅速提升,教师专业化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集团化办学已逐渐成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从“中国知网文献总库”中筛选294篇原始文献,绘制基础教育集团研究的聚类图,以量化统计的方式直观展示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的热点内容.研究表明:基础教育领域集团化办学实践较为丰富,但理论研究滞后.其研究热点内容主要聚焦于四个领域:民办教育集团研究,公立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高中集团化办学实践研究,义务教育集团的研究.研究结论:实现多种形式资源共享是各级各类学校集团化发展的支撑点,基础教育公立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仍是研究重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基础教育集团发展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刘峰 《辽宁教育》2024,(4):29-32
大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深谙集团化办学在教育教学均衡发展中的使命与责任,始终以“共同发展”为情怀与担当,把办学愿景与品牌分量逐步扩大化,实现了基础教育的优质发展。集团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导,坚持优势带动、思想同步、文化同频、管理多元、师资优融等原则,创建了区域内优质学校群,打造了社会知名的优质教育品牌,把学校办成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优质学园,走出了一条以品质带动教育发展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我国首次提出“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在此之前的散点探索和自此之后的系统实践使得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逐渐发展成改革教育体制机制、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力举措。这一日渐成熟的办学模式在杭州、上海、成都等地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但也存在优质资源供给前瞻性不足、集团组织架构优化相对滞后、发展模式同质倾向凸显等现实迷思。  相似文献   

16.
在集团化概念被引入教育领域后,集团化办学日益成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也成为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焦点。集团化及集团化办学内涵的认识缺位、办学目的与工具性手段认识模糊是制约集团化学校集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外部环境与内部运行两个维度对集团化办学现状进行反思发现,集团化学校与独立学校间的教育不均衡、最优规模不清与退出机制不明、成员学校内驱力不一致、治理机制不完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不足等是制约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集团化—一体化”的理论演进推动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一体化,以教育评价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是未来集团化办学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教育均衡发展是追求教育公平与质量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观。利用对话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维视角,可以为研究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阈。对话是平等、民主、真实和积极的交流,其基本理念动态观、平等观、生成观和开放观与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相契合。基于对话理论的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观主要包括: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应该平等对话、合作共生,实现知识、经验、智慧、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集团化办学是实现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从公平出发创新机制激活办学主体,从生态出发构建发展共同体,从质量出发完善学校发展评价标尺,总结区域集团化办学共性问题,提出了深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举措。  相似文献   

19.
杨安仪 《教育探索》2021,(10):15-19
集团化办学作为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教育资源公平配置促进教育公平.集团化办学以从教育基本均衡到教育优质均衡为切入点、以从教育优质均衡到教育资源配置为落脚点、以从教育资源配置的单向扶弱到双向公平为制高点,从而实现教育优质均衡进程中的范式转变.集团化办学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中存在历史性与发展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等基本矛盾.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治理之路为:以优质为目标统一历史与发展,以互动为原则整合主体和客体,以发展为核心兼顾绝对与相对,以协调为手段平衡理想与现实.  相似文献   

20.
集团化办学是一种以学校共同体的思维来规避单体学校发展思维短板的模式.成都石室初中教育集团(联盟)自2010年成立以来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有效途径,形成了制度共同体、文化共同体、资源共同体及发展成效共同体,从微观实践层面探索了以学校共同体建设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