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柯尔克孜族音乐文化属于北方草原文化范围,独特的草原自然环境和游牧生活造就了该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类型。论文对柯尔克孜族传统民歌文化现象与音乐形态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草原文化"是指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人民所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是中华文化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复合性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它作为草原人民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理解草原文化这一核心理念,对发展本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传统草原文化保护与草原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旅游业发展和草原文化保护存在互动关系,传统草原文化能否合理开发和保护传承关系到草原旅游业能否持续地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而草原旅游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为急剧变迁背景下的传统草原文化保护提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好了则相得益彰,协调不好则可能两败俱伤。因此要把握好旅游开发的"度"的问题,寻求民族旅游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保护间的最佳平衡点,使民族旅游既能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又反哺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工艺文化,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诞生,创造了游牧式的文化内涵,成为草原文化的核心所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工艺文化为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区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特征,诸民族先后继承与创新,对现今草原民族的工艺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工业化的冲击下,许多工艺文化的内涵都失去了原有的性质,甚至处于消失和濒危的状态,需要建立长效的机制来抢救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众多恩惠和好处的同时,导致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祖祖辈辈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的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更为强烈、更为深刻的影响和冲击。为此,当下草原电影将由这种冲突引发的蒙古人生活真实、心理矛盾和情感困惑作为表现对象,探讨了民族文化命运以及整个民族未来的深刻命题。  相似文献   

6.
略论草原文化的底蕴、内涵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草原文化,这里主要是指在中国北方草原所发生和发展的文化;而中国北方草原,也主要是指草原民族曾经生存和活动的内蒙古草原。科学把握草原文化的底蕴、内涵,在批判与继承中创新,在学习与借鉴中创新,在开发与保护中创新,是大力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草原文化如何造就了草原文学?一是草原文化给草原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二是草原文化为草原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生活宝藏和资源优势;三是草原文化给草原文学提供了纯厚的审美艺术情趣。草原文化是一种植入民族血脉的地域文化,草原文学就是为了表现地域文化而出现的文学样式。草原文学,正是从草原文化这个母体中诞生出来的。现当代的内蒙古草原文学,是古代草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饱含古代草原文学的独特风韵和民族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传统与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的联系为切入点,并把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置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指出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脱胎于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与早期原始先民树木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根源为"万物有灵"观念。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要重建当代社会与神话传承的联系,利用象征——民族神话、图腾物来神化本氏族的起源,在其发展历程中,既保留原有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和借鉴北方草原民族神话元素,给自己增添了文化内涵和时代韵律,为族源传说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青铜器是北方民族早期创造出的艺术品,分布地域广,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近年来它的出土为我们探索研究北方民族的草原艺术文化提供了依据。鄂尔多斯青铜饰牌中的鹰纹在北方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传统与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的联系为切入点,并把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置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指出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脱胎于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与早期原始先民树木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根源为“万物有灵”观念。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要重建当代社会与神话传承的联系,利用象征——民族神话、图腾物来神化本氏族的起源,在其发展历程中,既保留原有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和借鉴北方草原民族神话元素,给自己增添了文化内涵和时代韵律,为族源传说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北宋与西夏在陕北一线剑拔弩张,长期对峙,双方在这一线驻有大量部队,并断断续续进行了几十年的战争,民族关系几度紧张。为了备战,北宋与西夏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在沿边修筑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屯田驻守,客观上加强了对陕北的规模开发。局部地区的过度开发对陕北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大片草地和林地被开垦,土地沙化和水流失的速度大大加快,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生态德育实效性、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共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有着形态迥异的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蕴含于神话传说、农耕活动和栖居环境等方面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以生态思维为导向,三项改革联动推进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落地生根,五课联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建构,开展多维度实践体验活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入脑入心,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搞好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经过近几年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内蒙古防止草原沙化、退化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全面开展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保护好现有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传统游牧文化必须加以保护,这是草原生态建设的无形制度基础;重建内蒙古草原生态必须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人们的化价值发生了“扭曲”,因此,生态意识的确立和生态化的形成对于保护草地、建设草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人性入手,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草原牧区草地退化、牧民分化及文明淡化的内在驱动力.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是现阶段人性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和谐造成的必然结果;牧民群体分化是人性欲望追求下草地作为生产资料再分配的结果:文明淡化是传统草原文化受到人性释放而遭受冲撞的结果.草原生态保护必须以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为前提,通过重塑正确的人性追求价值观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明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从人性入手,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草原牧区草地退化、牧民分化及文明淡化的内在驱动力.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是现阶段人性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和谐造成的必然结果;牧民群体分化是人性欲望追求下草地作为生产资料再分配的结果:文明淡化是传统草原文化受到人性释放而遭受冲撞的结果.草原生态保护必须以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为前提,通过重塑正确的人性追求价值观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明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广西的生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更为严峻 ,本文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探讨了广西壮族传统的生态文化 ,其中对自然资源环境科学合理利用的因素可为广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8.
北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论坛着重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繁荣的相互关系。李成教授认为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学转型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北方民族文化影响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的走向、内在特质和文学风格,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周惠泉研究员认为,辽金文学是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互补的结晶;田同旭教授认为,十六国北朝是古代戏曲艺术形成开始兴起的时代,金元两代则是古代戏曲艺术正式成熟的时代。刘达科先生认为民族文化融合与双向交流,为古代戏曲发展增添了新的基素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是文化的创造者和重要载体,没有民族就无所谓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里,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等条件下形成的。文化是民族存在的重要的表现形式。经济工作与民族工作的关系、民族传统文化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国民教育与民族教育的关系是西部民族地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贵州黎平民用机场的现代工程人文景观与侗族标志性建筑鼓楼、花桥符号实现兼容,是有条件的,只有满足条件找准兼容点,才能更深层次地彰显其文化意义。其文化意义包括:融入文化认同仪式维系社会情感,加强国内外各民族的团结;崇尚乐善好施的道德精神,实现国家意义上的扶贫济困与长治久安;具有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论价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