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置于案头的,是董祥起同志(笔名:筱青)厚厚的一摞杂文随笔稿,大部分见诸全国各报刊。作为第一读者,捧读这些作品,不觉有几分沉甸甸的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作品全是有感而发,都不是无病呻吟的应酬之作。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时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报道。那么,国际新闻作为时事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是新近发生的国际上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新闻的报道。坚持这样的报道原则.就应该向广大读者提供公正的、负责任的、有价值的国际新闻.使广大读者在新闻阅读中“纵览世界风云,把握天下大事”,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  相似文献   

3.
追求出版工作的高境界李海洲于友先署长在致署党组同志的信中提出“出版社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个性”的问题。这个意见,抓住了出版工作实现阶段性转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每一个出版工作者和出版社都应把出有特色的图书、办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联系自己十几年做通讯报道工作的经历,感觉有三种境界,这就是:“有我境界,无我境界,独我境界。”追求“独我境界”“独我境界”,就是在观察问题,把握新闻素材,探索新闻表现形式等方面,有自己的见解。1986年初春,我发现,新闻媒介对改革者的报道逐渐冷落下来,我探其原因。觉得各级领导应该大胆支持和保护改革者。当时,肥城矿务局党委一直是站在改革的高度保护改革者,使企业改革步步深化。于是,我采写了《为改革者撑腰壮胆》的长篇通讯。大众日报在头版发表,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工人日报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社科研究项目“艺术心理美学”的阶段性成果,童庆炳教授主编的《艺术与人类心理》可以称为我国艺术审美心理研究领域的力作。本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的重心不断从古典美学的美的本体探讨转向艺术本体、艺术审美心理的分析。不管是从人本主义的抑或科学主  相似文献   

6.
从小爱种花,老来犹自养花。读罢仙桃报记者熊泽民的第二本报告文学集《追求辉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满足,觉得不仅看见了姹紫嫣红、四时飘香解家花圃的花,而且看到了改革开放崛起于我家乡的人的鲜花。从厂长到校长,从居委会主任到体操运动员,哪一个不是人中之花。这《追求辉煌》就是一部人的群芳谱。 儿时,我是偷偷地学种花的。为什么是偷偷地呢?因为是兵荒马乱、水患连年的岁月,人们逃荒讨饭活命都来不及,哪谈得上种花,当然,更谈不上什么人芳了。 然而,我还是种活过芍药,用一柄叶子插活了菊花。我一直继续着我的花之恋,即使劫难并没有像人说的那样从此结束,而困厄总是缠住我不放,可我仍是巴望着繁花似锦遍天涯,一路欢歌一路花,倾心人美、花美、“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花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40年前,胡乔木同志就发出呼吁:“短些,再短些!”时至今日,我们的报纸虽然有很大的进步,出现了一批短新闻。但是长风仍然不止,长文仍占媒体的统治地位。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曾说,短新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第一种境界的短新闻是短而空、短而轻、短而淡、短而干瘪、短而琐碎、短  相似文献   

8.
张建华 《中国广播》2004,(7):60-60,59
“寂寞是金”。新闻工作者要“耐得寂寞”,守得清苦,在名利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事业上保持一颗有所作为的进取心,认认真真工作,扎扎实实学习,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创出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9.
现代的人类学家和艺术学家们,在谈论人类文化和艺术现象时,少有不追溯到遥远的史前艺术的。这种“遥远”,不仅指年代的久远,而且是指文明的陌生。现代的印第安人、布须曼人和波利尼西亚入带给今天的研究者们的,是与考古发现一样的远古时代的回声,它使人们陷入深深的困惑和好奇,不由自主地要去探讨史前艺术和文化的奥秘。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是因资料的贫乏,现代则是因方法的陈旧——这一奥秘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易中天先生的近著《艺术人类学》,在当今国内外众多的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作者首次表明,史前艺术的奥秘并不只是包藏在那早已不留痕迹地消失了的史前人类的一闪念中,也不只是封闭在那重见天日而沉默不语的石斧、陶罐和洞穴壁画中,而且还沉睡在我们自己心里,它就是我们自己的奥秘、一般“艺术”的奥秘,即“人”的奥秘。对史前艺术的陌生感,无非是对我们自己的潜伏着的、已被遗忘了的本质力量的陌生感而已。  相似文献   

10.
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知道避害趋利,向往甘甜、温暖,喜欢美味、美色、美声,这是一种生命的本能。这种本能便是追求的生理基础。然而,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在于其有本能的需求,更在于对这些需求的规范与评价,在于能赋予这些本能的需求以精神的意义。正是这种精神的追求,才使人类不断地趋向文明、发展与高雅。青春期是一个社会人的诞生期,是人生中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纪念大连人民的百年奋斗史,为了缅怀那些为了争取民主与自由,追求自身解放与幸福而进行顽强抗争的先驱们,为了讴歌那些为了大连经济腾飞、为大连走向世界而辛勤耕耘的建设者们,也为了留下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激励后来者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在星海广场划出2.16公顷土地,动工兴建了这座具有创新性质的综合性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当代巨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在中国和世界人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毛泽东一生的宏图伟业中,不难发现毛泽东具有独特的思维艺术。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的思维艺术》一书,是从纵观毛泽东一生革命活动的角度,从大量确凿典型的历史史实和生活画面中精心筛选,并进行由表及里的艺术加工而编辑成书的。这是研究毛泽  相似文献   

13.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在千家万户响起的时候,便是陈志峰最幸福的时刻。陈志峰45岁,正当壮年,跟老一点儿边都沾不上,但他的事业、生活尤其为人的风格却因老人而到达大海般的境界。他是中央电视台惟一一档老年节目《夕阳红》的主持人,他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将因为老人生活的精彩而精彩。在1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我们的话题始终围绕着老年人。他说,与老人相处,会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宽广、深邃。内外兼修,和谐统一陈志峰温文尔雅,着装随意而又不失沉稳,一派…  相似文献   

14.
15.
在前11期专栏中,我们围绕品牌传播,与读者共同讨论了认识媒介、构建新闻场、情感与价值传播等方面的内容。本期是这个专栏的最后一期。在这一期中,我将回到这个栏目的初衷,将品牌传播中的道与器放到一起来谈。有些内容,会是对前面各期的小结和提升;有些内容,会是一些关于品牌理解的片断。落脚点,则在于倡导实现道器合一的传播境界。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子女,是父母的希望,独生子女,则是希望之中的主要希望了。然而不少家长虽有爱心,却并不懂得怎样去爱孩子,怎样才算爱孩子,这本《教育子女的艺术》就是教父母如何去达到真正地爱孩子的艺术境界。这本书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的角度,结合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  相似文献   

17.
正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心中装有观众,人生就有舞台,走进观众,让观众走进你,支持你。坚持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担当一种责任,站好人生的舞台,演绎人生的精彩。主持人评述:让诗意延伸,让精神永驻,感知时代脉搏,记录时代变迁,一位时刻把自己祖国引以为豪的艺术家,一位给人们带来梦幻与希望的歌唱家,他就是军旅歌唱家、演员、主持人、歌坛常青树蔡国庆。数十年来,蔡  相似文献   

18.
导演对于一部电视剧的“二度创作”在于他如何巧妙地运用电视技术手段,遵循电视艺术的规律,在主题立意、人物塑造、风格基调等方面构筑起清晰而深刻的屏幕形象系统,去表现电视剧本的文学构思,丰富剧本的内涵。李忠信作为一位追求艺术品味的电视剧导演,显然获得了这样的自觉。尤其在被舆论界称之为“姊妹篇”的江苏爱国名人电视剧《朱自清》、《戈公振》,不难发现他在选择有效的画面组接原剧本去表现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出版人的追求──读《新编辑观追求》吴平最先认识王建辉先生是通过他所著的《书评散论》。那是一本充满理性思维、让人透过评论文字来领略书评文化建设、书评文化的创造诸方面的学术论著。名为散论,其实,它的理论、实践、技能三部分构成浑然一体,散中见精髓,不...  相似文献   

20.
刘文飞新著《读与被读:世界文学名著十一讲》是一本外国文学通识课讲稿,与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同属一类,不只会对听课者产生语文方面的积极影响,还会在学生们心中播下“文学用美的形式唤起我们心底的善”的种子。批评的激情与理论的“冰冷”能否兼备?本文重点分析该书中隐含的“作家文论”元素,指出整个讲稿具有一个潜在的贯通性理论命题——“人身上的悖论”,如果把《读与被读》的副标题换成“世界文学经典人物形象的悖论”,它就会成为有关人物塑造的诗学专论。本文作者切盼外国文学研究者用作家笔触丰满理论身躯,这类作家文论早该成为“理论化”“理论主义”之后现代文论的另一种样态,也切盼俄国文学研究者在诠释经典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用作家文论引导年轻学者重视理论思维,以此为中国文艺理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