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学校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各级教育机构应高度重视学校内部存在的惊人的教育资源隐性浪费问题:教育资源浪费主要表现为:目标错位造成的浪费、学校制度和机制及领导者观念造成的教育者和教育服务者人力资源的隐性浪费、学校科层等级及管理者观念造成的师生时间资源浪费等。为此.学校管理者当树立新的大资源观和服务观,变线性思维为横向思维,开发和挖掘现有资源潜能,实现领导“再造”,避免学校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  相似文献   

2.
“制度保障的教育”与“制度化教育”是不同的。学校教育中的“制度”的存在,是对学校教育生活的保障。生命的存在,使制度保障的学校教育具有动态性、生成性、整体性。  相似文献   

3.
以研究促发展——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严重不足,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为此,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播”的角色,进而成为“教育研究”,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解读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教育发展要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部基础司曾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理论研讨会,探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关问题,笔试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在学校主要是指系统内具有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的教职工.是现代学校管理最根本、最核心的资源,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实践表明:只有确立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并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校本研修.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注人生机与活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南安市“校本研究制度建设的基地校”.我们对此进行一些实践与探索。现提出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与时俱进,管理是永恒的抓手。加强学校管理,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前提.是重塑教育形象的基本要求,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石首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刘东升在学校管理中,通过精心筛选。从“制度、队伍和硬件三大建设”切入,对寻找工作的“兴奋点”和提高管理素质的“落脚点”进行了详实的论述,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新基础教育”在制度建设上的特征是将教育理念制度化,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推进教育改革。在推进“新基础教育”实验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我校在制度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的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我们力图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校制度是关于现代学校的制度,因此,创建现代学校制度,必须立足于现代中小学校的特性之上,必须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必须坚守学校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自产生之日始就是统治阶层控制未来社会成员的工具。政治力量在整体上控制着个体是否享有受教育权、个体的发展方向、对学习成果的认可,宏观上掌握着教育的“入口”和“出口”,规定了受教育者发展的一般轨迹,是一种显性的控制力量;文化传统则渗透在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隐藏在教学制度、教学方式、纪律要求的背后,提供了一个受教育者生活的“软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浸泡”出自己的“教育产品”,在微观上实现了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是一种隐性的控制力量。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开发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人力资源投资,能够取得较高的资本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在教育,教育是人力资源的莫基工程,是人力资源的第一次开发。把学校教育纳入到人力资源开发的轨道中来,使教育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制度的、关系的和认知的三个层面论述了社会资本与学校变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学校变革的一种新的视野在于重建、创造或提升社会资本。本论文的意义就在于,以社会资本为分析工具,揭示出“教育学”意义上的“输入”与“产出”之间的中介变量。此外,社会资本不仅为我们分析社会分层或教育不平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学科的、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社会资本首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境,这种语境就是制度分析话语。在这种语境之下,制度被认为是一种内生变量。良好的制度设计不仅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且对建立一个高效能的学校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的垄断与控制,导致正式制度的不断强化,最终使学校演变成政府的“附属机构“,变成一个毫无生气的组织,一个不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组织。现代学校制度的危机就在于制度社会资本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对现代学校制度而言,它主张和倡导什么、禁止和避免什么,就是它的价值取向。现代学校制度必须具备科学而又完备的价值取向,否则,它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预期的功效。本文认为,确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现代性”、“道德性”、“公正有效性”等价值取向,对于当前研究和创建现代学校制度具有基础性和建构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校制度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学校制度应该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系统管理”的基本特征;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学校制度应“凸显教育的主体性,凸显教育的社会价值”,应该体现“新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要求;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学校制度除了具有时代性,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外,还必须具有人本性、民主性、科学性、开放性、发展性和生态性等六个基本特性。笔者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论题,对于一个尚在形成中的制度,争论是情理之中的事,可说的也很多。然而,诚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作为中学校长,当下重点考虑的应是学校组织内部管理的制度,理清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以中学校长的视角,谈一下现代学校制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机构另一轨的“高等专门学校”制度已步入“不惑之年”。探究作为战后日本高等技术教育制度奠基的高等专门学校制度的创建、变革、趋向,期盼在归纳总结40年来日本以高等专门学校为主轴的高等技术教育发展轨迹的同时,为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提供若干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学校侧重人性化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人性化”管理,我们也许马上会想到它的“对立面”——“制度化”管理。但是,提倡学校应侧重人性化管理,并不等于否定“制度化”管理。学校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为了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我们需要一些管理制度,甚至在学校管理的某些环节需要刚性制度,例如学校安全管理,而我们反对的只是缺失“人性”关怀的“制度化”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学校系统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其中着重阐述学校系统的形成、学校系统的“系统属性”、学校制度的层级、学校系统对学校独立地位的影响、现行学校系统与一般社会系统之间的距离与冲突,从而揭示了“制度化教育”的局限性。从学校系统的内在原因证明改革现行学校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对学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福民 《四川教育》2002,(10):10-11
江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教育创新的范围和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观念创新、目标创新、课程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在教育创新体系中,教育理念创新是灵魂,教育体制创新是关键,教育模式创新是核心,教育技术创新是保障,教育开放创新是重要方面。推进教育创新,构建教育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教…  相似文献   

19.
浅谈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归根到底是建立学校文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对学校来说,其实质正是“教育概念重建、学校制度再造、学校文化再生”的过程。现代学校制度应该和现代学校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制度是刚性的;文化是柔性的。当制度作用不到的地方,文化就能发挥作用。中国历时数十年的教育改革表明,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如学校办学体制问题、收费问题等,都遇到了制度上的制约,教育面临如何实现跨越发展的台阶的问题,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学校章程和教育公法人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法》规定,学校拥有9项权利,第一项是“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章程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物,是学校依法获得独立的教育公法人地位的基础。建立和完善学校章程政府转变职能、实现宏观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