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社会发展有关原理和史实说明史籍中“杂种”、“杂胡”等称是对“小种”“小胡”的互释,源自游牧社会,并非出于中原农业社会“汉人的华夷之辨观念”。“杂胡”指称也不仅仅是对匈奴各种别部的专名。即是说,凡是沦为部落联盟奴隶政权的任何草原部落或部族(包括后来沦为奴隶部落的匈奴部族)都得称为“小部落”、“小种”或曰“杂种”。所以,作为奴隶部落的“杂种”、“杂胡”的社会地位之卑微是可想而知的,故其弱小的实质确实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国的发展史上没有明显地突然停顿。虽然也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建立了某些王朝;但是最后的情况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惯或游牧经济,而是入侵者自己被迅速而彻底地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15世纪末至16世纪前半期,整个中亚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期,原来游牧于钦察草原的乌兹别克(旧译月即别)部大举南下,进入河中地区,取代贴木儿王朝建立了乌兹别克王朝—布哈拉汗国;而被逐出中亚的贴木儿后裔则在印度、阿富汗境内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从乌兹别克部分化出来并联络了其他操突厥语和蒙古游牧部落的哈萨克部落联盟,也在这时期获得了迅速发展,占据了巴尔喀什湖至伊犁河和七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在这种形势下,由于受到诸游牧部族的排挤,察合台后裔所领蒙兀儿请部被迫转入新疆南部各绿洲,建立了以叶尔羌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4.
匈奴(含其先人)在北方气候变迁的严酷自然条件下,成功选择游牧生产方式,是人类延续和发展生产力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匈奴人通过使用和传播“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通过创就骑术并使其发挥能动性社会效应;尤其是通过成功采用“行国”统御的管理方式来组建草原社会,直面中原王朝等独到的历史行为,表现出了匈奴人在北方游牧经济社会形成中的奠基作用。深入理析该作用,对探讨匈奴之后的北方各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溯源析理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匈奴社会政治制度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秦汉时匈奴社会的政治制度与其社会发展形态、游牧经济类型的生产方式是相适应的;魏晋以后,匈奴社会由于大量接受了汉文化,开始农耕定居,所以其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到五胡十六国时完全汉化。这种变化加快了民族融和的步伐,为盛唐时期更大范围的统一和更多民族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地区,自古以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早在商周时期,生活在鄂尔多斯和山西、陕西北部的游牧部落有土方、鬼方和狁等。春秋至战国时,林胡及楼烦移至鄂尔多斯地区。而在战国时代出现的北方民族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匈奴,最初也是把鄂尔多斯地区及阴山一带当作活动的主要区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鄂尔多斯地区设置郡县,开始了最早的垦殖。东汉后期,北匈奴及乌桓、鲜卑、西羌等游牧民族先后进入鄂尔多斯地区游牧。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等一些北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匈奴形成了完整有序的宗教与信仰体系:以信"天"为核心的自然崇拜体系,相信灵魂不灭与祖先崇拜,迷信鬼神、偶像崇拜并崇尚勇武,习惯盟誓,日常生活和军事生活中多行使巫术,巫履行宗教行为外兼及医之职能。该体系对匈奴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有利于其统治者维护统治,增强本族凝聚力,是匈奴游牧政权的精神支柱和匈奴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探讨匈奴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演变史,指出秦汉时匈奴社会的政治制度与其社会发展形态、游牧经济类型的生产方式是相适应的;魏晋以后,匈奴社会由于大量接受了汉文化,开始农耕定居,所以其政治制度亦发生根本性变化;到五胡十六国时完全汉化。这种变化加快了民族融和的步伐,为盛唐时期更大范围的统一和更多民族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个世纪以来,中外考古的巨大进展为我们广泛深入地研究匈奴历史的各重要课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以无可辩驳的实证为我们重新勾画出历史上匈奴帝国在扩张、掠夺和迁徙过程中曾经留下的足迹,通过研究分析匈奴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因素波及的地区和时间的前后关系,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描绘出匈奴民族的起源、匈奴帝国统治的疆域、她征服的领地和附属部族的范围,以及各个不同阶段随着国力的消长,其疆域的变迁、文化侵入和传播势头的由强至弱、直至最终被更强势的文化所融合、同化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长城--农耕文明的防卫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建筑奇迹,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巨大的国防功能。同时,长城也是农耕与游牧两大部类明形态的分界线,起着护卫先进的农耕明,使其不致在游牧人无止境的袭击中归于毁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俗学的角度说,有多少民族便有多少种文化;同一民族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也会产生文化的差异。拨开其表面形态上的差异去究其实质,则不难发现,它们归根结底皆生发于或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即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植食文化和以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肉食文化。就其生产方式而言,即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二者皆源于采集狩猎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党中央"五位一体"布局下,生态文明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关注焦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主要是人类淡薄的生态意识。本文主要研究了哈萨克族游牧生活中的生态观念,并从当中汲取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在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基础上,对哈萨克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理念进行探析,得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疆游牧民定居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依据大量的献,考察了新疆地区关于游牧民定居政策的演变和政策演变对游牧民定居以及定居后生产和生活的作用和影响。作指出,使牧民从游牧变为定居,就成为政府力求改变牧区生产落后与牧民生活艰苦的一贯不变的政策,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只是实施速度与程度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对农耕民族的历史贡献多有阐述,但是对游牧民族的历史贡献则研究不足,重视不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拓展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创造了独特的文化类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缓解了中国的人口压力,发展和丰富了军事战术与技术,增强了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保留了一片绿色生态环境,促进了祖国的大一统步伐。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应该得到应有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通常将青海划分为东部季风大区、西北部干旱大区以及南部高寒大区三个综合自然地理单元。这三个大区的地理环境要素,无论是气候、水文、地质、地貌还是土壤、生物等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而在青海古代游牧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也为青海历史刻上了不同的印痕。  相似文献   

16.
秦汉时期,中原统治者评价游牧民族时,常常用“贪而好利”、“人面兽心”、“不属为人”等充满歧视和贬低的字眼加以丑化,把他们与“人道”、“人文”相割裂。而与游牧民族密切接触的北方边疆地区的下层人民,却“闻匈奴中乐”,千方百计想进入游牧地区生活。实际上,与中原农耕文化相比,对游牧文化不能简单地用野蛮和落后来概括。无论从物质生产层面,还是制度和精神层面,游牧文化都充满了人文精神,表现出尊重生命、关怀人生的内涵,这正是中原汉人“亡走北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
英雄主义是一个民族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也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哈萨克族作为典型的游牧民族,其文学在游牧文化中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特性.哈萨克族在悠久的游牧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各种灾难和战争,作为哈萨克族民族精神内核的英雄主义,是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民族融合的冲撞中,在阶级斗争的搏杀中,在宗教教义的传播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匈奴是战国后期才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头曼自称单于,标志着匈奴国家机构的产生。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宗法统治,贯穿于匈奴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匈奴奴隶制国家政权实际上是匈奴单于及其姻亲和近亲共同建立与维护的游牧军事政权。匈奴社会实质上是游牧宗法奴隶制社会。  相似文献   

19.
游牧是新疆当代散文作家们言说的一种精神方式,在新疆当代散文中最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游牧文化因子的作家是叶尔克西——以汉语写作的哈萨克族女作家。游牧文化的因子塑造了叶尔克西对游牧生活的感知与表达的方式,并成为叶尔克西生命中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这一文化资源的影响投映在其散文创作中则表现为作家以游牧的方式、游牧的心态、游牧的精神书写新疆区域哈萨克民族的生活与生命氛围,作为母体文化的游牧文化是叶尔克西无可回避的创作选择,它已经深深植入了她的血脉和心灵之中。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民族文化造就了其独特的社会道德教育传统,游牧生活决定了男性在社会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在哈萨克族的古代道德思想中,人的社会关系也是以男性为主从外族亲缘、婚姻亲缘及亲近亲缘三个空间维度分类的,相应地在社会道德教育上也就形成了血缘亲属之间的道德教育、婚姻亲家之间的道德教育、女婿和岳丈家之间的道德教育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