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倩男 《语文天地》2013,(19):68-69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其核心内容应该是文本阅读。但是,在现行的阅读教学中,由于大语文教学观的影响与课外阅读的提倡,导致教师对文本阅读不够重视,或远离文本,架空分析;或漠视文本,以练代讲。忽视了文本阅读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从而出现不重视文本阅读的现象。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必须加强文本阅读。一、开展能动阅读,进一步理解文本文学是想象的艺术,而任何想象艺术都需要接受者进行能动的想象和联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其中的内涵。其实,高中阶  相似文献   

2.
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构成,是人的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而所谓自主,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方式。布鲁纳认为,教学除了尽可能使学生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外,“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引导学生发扬自主精神,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课本到多媒体影视文化学习语文,正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语文教育必须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遇,放飞学生的个性,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和创造力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勘中指出阅读是人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活动。“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4.
陈翠微 《快乐阅读》2011,(12):11-12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就尤为重要了。语文教学中如果养成了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无疑是找到一把打开语文教学多、快、好、省局面的钥匙。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语文学科中最为重要的教学部分,它能够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扩充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好的教育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该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策略传授于学生,更应该让学生的个性融入学习中,从而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阅读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能真真正正体会到文章阅读的情感和内容,加深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呢?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它可以使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张扬。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规定学生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是,现实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如:因条件的差异造成城乡学生阅读面差别大,部分低年级教师认识不足造成学生课外阅读起步迟,家庭环境、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学生个性差异造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效果有所不同等。语文教师是推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关键因素,是  相似文献   

7.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核心因素。小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素养。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蔡琼 《学苑教育》2012,(22):92-92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语言能力。”这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精辟概括,而在实际教学中,课标也很好地体现了阅读的精神,课标的阅读要求说白了便是让学生自主地去多读多背。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57):33-34
个性化阅读,顾名思义,是指针对不同个体,推荐相对个性化的阅读形式。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推进个性化阅读,能够为学生未来的阅读习惯养成、阅读能力建构等做出铺垫。在推进高年级个性化阅读中,出现了受制于语文阅读教学、过分自主导致无序等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整。在具体教学组织中,关注到学生兴趣调动、组织群文阅读、做好阅读偏好统计、做出阅读指导,并且组织开展个性阅读引导等,全面推动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展开。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传统的阅读状态是那种不分文体,不辨学生的好与差,一味地按同一模式教学各类课文。如果自主阅读能科学地运用到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弘扬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因此自主阅读应从教师的现代阅读理念的建立,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进行引导,学生要积极参与到阅读中。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提高人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而创意阅读课堂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具灵性。文章从个性阅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创读,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情境阅读,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指导研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引导就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语言和语文环境中。走进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走进课文所蕴含的内容情建中。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和经验、个性的认识去自主体验文章的情感、自主感受文章的语感。自主体会阅读探究的快感。自由获得阅读的独特体验。简单地说.引导是把学生引入到阅读文本之中。亦即问题生成环境之中。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静 《成才之路》2013,(11):45-4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个性,根据他们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他们的阅读优势才能发挥出来。一、变"约束"为"自由"1.给予自主选择的自由如果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学习热情会格外高涨。除了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还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小组合作  相似文献   

15.
王学俊 《考试周刊》2014,(89):40-4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刻板且陈旧的阅读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当代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应当具有探究性、创新性及富含个性,其中个性化阅读更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行个性化发展,既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在要求,又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理应遵循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有效实施,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阅读积累,奠定个性化阅读的基础;自主选材,个性化阅读的实施前提;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自主体验;联系生活,促进个性阅读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从阅读心理、阅读兴趣、阅读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张扬他们的阅读个性,让他们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阅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去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研究性阅读需要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9.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帮助他们获取信息并进行语文能力的自主构建,以此来促进他们丰富知识、塑造品格并发展个性。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练习,而忽略了在阅读方法上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观,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太过急于求成,严重压抑了低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发展和进步。本文在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相关策略,以期促进小学生阅读水平和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小学的教学过程持续六年,是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周期最长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为了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基础得到强化,各科教师必须要懂得根据学生的个性、习惯以及思维特点等多方面的信息去规划教学,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应着重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基础,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跟进下一阶段教学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