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印俄三国的人口、陆地面积在全球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又是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国家,三国经济改革有共同之处,又有很大的差异。三国国际竞争力比较,中国最强,印度、俄罗斯次之。三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中国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宏观经济运行质量、产业竞争力、与全球经济联系、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中国与印度可持续发展压力大,中国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中国能源消耗量大,印度能源进口依赖性强,特别是石油70%需要进口,俄罗斯拥有明显的资源竞争优势,在人力资源供给方面,中国和印度强于俄罗斯。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5.
中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道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引人瞩目。两国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中国走的是制造业驱动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印度则选择了以软件业为龙头、服务业驱动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但两国的发展又有相同之处,两国发展最快的产业均为经济全球化生产体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两国都利用了本国的比较优势;两国的重点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都较强。两国要想实现现代化都需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中印人才培养与国际竞争力比较之五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密切相关。从人才培养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和运用、人才培养机制对国家内部稳定的聚合作用、公民社会背景下的公民素质培养及人力资源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影响五个维度,分析中印两国人才培养对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从而为中国改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国家竞争力提供对策性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印崛起中文化因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中、印这样的国家,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文化现代化成功与否是两国崛起的关键之一,离开先进文化的支持,经济无法长期快速发展,国家更无从崛起,本文通过对中印传统文化、文化现代化进程以及现实条件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印的文化现代化还没有完全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而且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中国虽然比印度多具备一些有利因素,但是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和最终崛起仍然需要付出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其艰难程度一点也不比印度小。  相似文献   

8.
中印高等教育的两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和印度国情相似, 两国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从两国高等教育扩充以及高等教育体制两方面进行比较, 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初始起步、快速发展和全面加速三个阶段。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政策文本遵循着以政府主导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推力的动力机制、以公平与质量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以合理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为手段的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话语文化规则的演进逻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应形成深化多方参与的动力机制、强调关注个人价值的目的取向、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政策工具、融合教育民意的话语规则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学前教育与中国的学前教育在发展之初都受到宗教团体的影响,受过相同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也都曾探讨过本民族的学前教育应如何发展,在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上甚至有过类似的做法,今天的中国与印度也还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印度古代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相似 ,对待残疾人却不同。中国古代保护和优待残疾人 ,任用他们从事脑力、文化工作 ,使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印度却歧视、排斥残疾人 ,使他们成为不祥的禁忌。发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残疾观不同 ,中国古代视残疾为生理或身体的不幸 ,而印度则以因果报应的观念来理解残疾人 ,把他们的残疾视为前世或今生所犯罪恶和过失的结果 ,故残疾成为可耻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与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它们在经济改革、经济模式、发展绩效等方面的比较,特别是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中国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20世纪60年代至今,为了应对日益动荡的外部环境,企业战略理论完成了从试图使企业适应环境到力争完善企业能力的发展过程,出现了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学习学派、结构学派和企业能力学派等理论流派,按照其发展逻辑推断,企业战略发展的未来趁势可能是在新的信息经济条件下如何控制战略对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印文化的包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  胡澎 《文教资料》2006,(20):96-97
中国与印度都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各自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特征,但在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迁入时,都显示出了很强的包容性。本文通过对两国文化包容性的初步探究,希望能在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大环境下,对如何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资源共享有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许翯翯 《成人教育》2019,39(11):34-38
我国老年教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普惠性发展成为老年教育新的定位,及时有效满足老年教育需求、适应国家健康战略发展成为老年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议题。老年教育应扩大供给,实现办学主体的社会化;重心向下,实现办学场所的社区化;系统规划,实现培养模式的专业化;嵌入科技,实现教育方式的信息化;精准设计,满足学习需求的个性化;深度融合,实现为老服务的综合化。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和印度同属东方数学体系,二者的几何学发展都具有构造性,这种构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体系本身就具有构造性,二是几何内容具有构造性。综观中国几何的历史发展,发现中国几何的构造性体系主要依据两个基本的原理:出入相补原理和刘祖原理。而印度几何与我国几何有相类似的特点,几何体系也是基于三个基本的数学原理:面积拼补原理、勾股定理以及正弦表。基于此,中国几何和印度几何有可能缘于同一个起源。  相似文献   

19.
郑洁 《黑龙江教育》2007,(11):31-33
中国和印度的学校道德教育在性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对中印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借鉴与吸收印度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德育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决策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从逻辑的角度讲,任何一个决策都是逻辑与非逻辑的合成.因此,从逻辑的角度去研究决策问题就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文章对决策逻辑研究的历史、现状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并就决策逻辑未来的学术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