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对布洛芬-伪麻黄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伪麻黄碱和布洛芬为原料,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为缩合剂,通过比较原料配比、反应溶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制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布洛芬和盐酸伪麻黄碱的质量比为1.5:1,30℃,二氯甲烷为溶剂进行反应,产物收率最高。结论该制备方法获得高收率的产物,可以应用于布洛芬-伪麻黄碱衍生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布洛芬控释片释放度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布洛芬控释片释放度进行测定。本实验采用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布洛芬控释片释放度的测定。布洛芬控释片释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布洛芬胶囊中布洛芬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石英毛细管柱(0.S3mm×1.0μm,30m,SE-30);载气∶氮气;汽化室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70℃;柱温210℃.本实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结论:本实验表明此方法分离效果好、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布洛芬片中布洛芬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布洛芬控释片释放度进行测定.采用YMC-C18柱(5μm,4.6mm×250mm)为固定项,以乙腈-水-磷酸(30:70: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布洛芬在0.3~1.3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布洛芬的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0.61%(n=6);此方法可用于布洛芬控释片中布洛芬的释放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中布洛芬的含量。在0.2~3.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值0.69%,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本品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对制作布洛芬泡腾片的工艺进行研究。制作的布洛芬泡腾片质量符合国家要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布洛芬控释片释放度进行测定,固定相为USAAgilent ZORBAXSB—C18柱(5um,4.6mm×250mm),以乙腈-1%氯乙酸溶液(用氨试液调pH为3.0)(3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布洛芬在0.4~1.4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布洛芬的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0.81%(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布洛芬控释片中布洛芬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验内容,理解栓剂基质的选用原则,并根据实验方案得出合格产品"举一反三",对栓剂的制备有更深刻的了解,并能逐步根据临床需要设计出合格的栓剂处方。  相似文献   

9.
苦参碱栓为抗菌消炎药。用于滴虫或念珠菌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亦可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等,疗效确切。我单位现拟定苦参碱栓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备苦参碱栓。结果:栓剂成型较好。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个质量可控、准确可靠的布洛芬有关物质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改变流动相比例、调整流速相对值、改变柱温等不同色谱柱条件,考察其对布洛芬、各杂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测定已知杂质2-(4-丁基苯基)丙酸、4-异丁基苯乙酮、2-[4-(2-甲基丙烯基)苯基]丙酸,同时对有关物质溶液稳定性进行考察。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很好的对布洛芬中的有关物质进行测试,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满足药品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并建立该口服液的质量研究方法,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本实验采用澄清吸附沉淀和醇沉法两种方法相结合来制备清热解毒口服液,并将该方法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生产,同时我们通过对清热解毒口服液进行留样观察来对其质量跟踪考查。结果:本实验的含量测定结果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留样观察其品质稳定可靠。结论:本实验的制备工艺可行,易操作,能够应用于该制剂的生产,质量考察方法可靠,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乳酸为增溶剂及pH值调节剂研究制备注射用加替沙星的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加替沙星的含量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本研究制备的注射用加替沙星在冷藏、高温和光照的条件下及配制过程中均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结论:试验证明本研究所用处方科学,工艺过程合理,制备的注射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质量控制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
栓剂是古老剂型之一,随着新制药技术和新基质的不断出现,国内外对栓剂的研究及使用也显著增加,出现了很多新型栓剂,如中空栓剂,双层栓剂、泡腾栓剂等,中药栓剂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布洛芬是目前地表水、地下水及饮用水等多种水体中频繁检出的新兴有机污染物。本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氟和氧化石墨烯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FGT),探究了其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降解水体中布洛芬的效能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布洛芬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推断其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量0. 05 g/L,pH为5. 2的条件下,在0. 1~10 mg/L的初始布洛芬浓度范围内,布洛芬的降解效能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00μg/L布洛芬约10 min即可完全降解;在0. 025~0. 1 g/L的催化剂投量范围内,催化剂最佳投量为0. 05 g/L;且其在酸性及弱酸环境下的降解速率高于碱性环境;布洛芬在FGT紫外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主要产生脱羧产物和羟基化产物。  相似文献   

15.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溶栓剂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溶栓剂来源广泛,其中微生物来源的溶栓剂展现出诱人的前景。本实验通过对20种大型真菌进行筛查,研究发现蛹虫草深层培养发酵液中具有纤溶活性物质,目前发现蛹虫草纤溶酶中有两个活性组分,本实验对蛹虫草纤溶酶第三活性组分相关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由SDS-PAGE测定蛹虫草纤溶酶由单个亚基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28000Da;蛹虫草纤溶酶具有直接纤溶活性,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胶囊中布洛芬的含量。方法:石英毛细管柱(0.53min×1.0μm,30m,SE-30);载气:氮气;汽化室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60℃;柱温200℃。进样量:1μl,分流比1:8;定量方法:内标峰面积法。布洛芬在0.5—8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布洛芬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布洛芬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非法制剂中的非法添加物布洛芬进行检测。方法:选用色谱柱Venusil MP C18柱.以醋酸铵含量为0.1mol每升和乙腈作为流动相,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非法制剂提取液进行分析,与对照品的色谱和紫外以及质谱的行为相比较,定量测定、定性鉴别非法制剂中的布洛芬。结果: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非法制剂中的布洛芬进行检测,发现检测对象“纯中药-风湿病的克星”等字样的非法生产药品中含有非法添加的布洛芬。结论: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检测非法制剂中是否含有布洛芬上,具有比较强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可以作为对非法制剂中布洛芬检验的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2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分别单次和多次口服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受试制剂,规格:0.3g/粒)和中关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参比制剂,商品名:芬必得④,规格:0.3g/粒)后不同时刻血浆中布洛芬的浓度,绘制了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采用梯形法计算AUC值,计算t1/2并求出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三七滴丸的处方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滴丸,利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含量。结果制得的三七滴丸大小均匀、圆整光滑、硬度适中。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在0.15-0.45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人参皂苷Rgl的平均回收率99.6%(RSD=1.33%)。结论本实验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20.
布洛芬存在轻度消化不良、嗜睡、呕吐、头痛、晕眩、支气管哮喘发作、氨基转移酶升高、胃痛、恶心、消化不良、肾功能损害、视力障碍、血象异常等不良反应,所以要加大对布洛芬制剂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布洛芬的合成方法主要有转位重排法、醇羰基化法、烯烃羰基化法、卤代烃羰基化法、烯烃加氢法、环氧丙烷重排法等。本文对布洛芬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