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辛勤且多产的作家之一,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和文艺界的劳动模范。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入老舍的作品多篇,这些作品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流畅、自然风趣、用词简洁凝练,修辞方法运用恰到好处,较好地体现了著名语言大师独特的语言风格。研究品析老舍的文笔,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而且能从中领悟到语言大师高超的表达方法,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语言是由编者语言与课文语言构成的书面话语,它具有三种特性:定向性、规范性、渐变性。教材语言,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语言作品,构成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语言是由同类语言要素构成的系统,无论是课文语言还是编者语言,都是遵循其内在规律有序组织起来的。语言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系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材语言系统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儿童文学作品已经占据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很大部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课程资源。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清新,而且非常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审美观念,容易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欣赏水平,也能为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研究儿童文学作品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并且进一步分析儿童文学作品与小学生学习和成长之间的关系,可使语文教学更顺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4.
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修辞手法,小学时期,学生要想学好语言,首先就得把修辞学好,语言离不开修辞,修辞也离不开语言,小学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修辞资源运用得比较多。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安排学习的修辞资源,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进步,由低到高,由少到多,这样才能跟上小学生学习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能够对儿童起到文学启蒙和知识启蒙的双重作用,因此幼儿园教材很重视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选用.然而,就目前幼儿园教材所选用的文学作品来看,只有用于语言教育的文学作品才重视了作品的文学艺术性,而用于非语言教育的其他活动领域的幼儿文学作品则过于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体现出明显的功利化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幼儿园教材编制队伍中缺乏儿童文学方面的专家和过度受限于幼儿园教育具体目标造成的.为此,在编制幼儿园教材时,要正确定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目标,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要求,并扩展教材编写队伍,邀请有关儿童文学方面的专家参与.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对课程内容的呈现主要是靠教材语言来实现的。教材语言的模糊不清直接影响到课程内容呈现的不确定性。通过对语文教材对象语言与叙述语言模糊性特征的分析,从而论证当前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无序,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不确定性,以期待语文教材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一、儿童文学作品语言必须符合儿童语言表达特点 儿童文学语言一直是儿童文学创作者及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以往吴其南等学者强调低幼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中,语言要符合如下特点:(1)“浅显、易懂,口语化”;(2)“形象生动”;(3)“具有审美色彩”。那么,儿童文学创作中为什么要重视语言选择?应当如何选择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2010年2月在德国召开的“语言教学中的儿童文学——从连环画到青少年小说”国际学术会议的内容,分析了采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语言教学的优势,并提出在中国环境下围绕儿童文学作品开展阅读教学的迫切性及实施条件。本文还根据笔者课堂教学的体验,描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的教学模式,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一线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修辞对于物理教材的编写既有积极作用也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修辞可加强叙述语言品质,但难改变对象语言面貌;可以使物理现象逼真,也可以使物理现象失真;能促进科学概念理解,也可能导致科学概念误解;可促进科学人文融合,展示物理科学本质。物理教材编写要注意修辞运用适度合理,兼重科学性与艺术性、工具与价值理性统一,兼重本体与派生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材凭借其文化内容得以传播,文化借助语言教材得以宣扬.语言教材中承栽着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该文将中加语言教材进行对比,并从两种教材的差异中找出其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语言的精华,是运用语言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修辞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不可缺少的内容。文章从运用朗读,体会修辞表达效果;体会修辞,不应脱离题旨和语境;品味修辞,促进学生理解课文;运用修辞,语言智慧的结晶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修辞对于物理教材的编写既有积极作用也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修辞可加强叙述语言品质,但难改变对象语言面貌;可以使物理现象逼真,也可以使物理现象失真;能促进科学概念理解,也可能导致科学概念误解;可促进科学人文融合,展示物理科学本质。物理教材编写要注意修辞运用适度合理,兼重科学性与艺术性、工具与价值理性统一,兼重本体与派生功能。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儿童最喜爱的读本之一,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教材内容的80%以上都是儿童文学作品,这意味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入手,论述儿童文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使诗歌语言永远鲜活、耐人咀嚼,打破常规是获得陌生化的常用手段.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经典诗篇,从语音、词语、语法、语体、修辞等五个方面对诗歌语言陌生化手法进行了分析.语言的陌生化是诗歌语言教学的原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和品味语言的陌生化手法,从而获得审美"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范例,教师应每天给幼儿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儿童文学欣赏。然而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幼儿读物中,真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优秀文学作品却不多。这给一线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选择优秀文学作品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文章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现行统编教材依据课标进行了创新,教材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依托教材,从单元主线、文本语言、课文插图、课后习题中精心选择语言的训练点,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就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教材中承载着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本文将中加语言教材进行对比,并从两种教材的差异中找出其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变形的语言是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显著特点之一,其英译应考虑具体作品的语言为何变形,分析语言变形对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修辞效果,并在译文中以恰当的语言形式来体现这种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言知识教材走过曲折的道路,留下了不少经验教训:不能喧宾夺主,教学语言知识只是培养语言能力的辅助手段;不能脱离运用,应立足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以解决学生语言运用问题为原则;不能忽视知识向习惯的转化,务必使学生在知识规范下的语言行为成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无意识行为。在反思中,对未来的中学语言知识教材产生一些设想。改换重点:以语法为重点改换为以语汇为重点;突出综合:把语法、修辞、逻辑等各学科知识,经过改造、融会、重组这一番功夫,熔为一炉;建构系统:建构以致用为目标,以综合为特点的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文规定了语文教学选材的原则:“课文要选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既然能否通过优美的文字形式来展示崇高的思想境界是选取教材的标准,那么语文教材本身就与语言之美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之于文学家好比雕刻家手里的泥团,画家手里的颜料,没有它们巧手就难夺天工。但如果这些具体的材料,离开了艺术家的苦心经营,生花妙笔,也永远构不成艺术。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之所以灵气飞动,美韵纷呈,这都是文学家对语言的千锤百炼、字斟句酌的结果。文学家都很重视语言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