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韩林 《天中学刊》2012,27(4):27-30
武则天情感故事中的唐太宗形象从唐代到清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代他是一个忙于国事,不近美色的英明帝王形象;明代变成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好色之徒;清代成为一个听信谗言,纵欲而亡的昏君。唐太宗形象从正面到反面的转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士人与市民两个阶层对帝王态度的差异造成的。从文本流传情况来看,唐太宗此类故事是武则天故事的副产品。当人们从正面评价武则天时,她与唐太宗的情感故事被淡化,甚至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当人们从反面评价武则天时,为了迎合人们贬低武则天的需要,唐太宗被重新挖掘出来加以丑化。  相似文献   

2.
一般史著在论及"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时,多谈到隋末农民战争的巨大推动以及唐太宗个人的杰出作用,笔者认为唐太宗的辅臣,特别是他的宰相集团,对"贞观之治"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魏征曾经说过:"大厦云构,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这种议论是颇有见地的.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唐太宗的辅臣所以能够对"贞观之治"起显著作用,原因有三:(一)唐太宗重视发挥辅臣的作用.他认为象隋文帝那样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并非明君.他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因此他  相似文献   

3.
郑勤砚 《学与玩》2023,(1):38-39
<正>张弛有度的画面结构在古代,步辇是由人抬的车,抬车的人越多,说明坐车的人越尊贵。这幅画的右边,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黄衣男子显得格外高大英武、气宇轩昂。此人面目俊朗、神情庄重,一看就是全图的焦点。你一定猜到了,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唐太宗。为了显示唐太宗九五至尊的帝王形象,他的步辇由宫女们簇拥着,而宫女们形体娇小,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声势浩大,突出了唐太宗的帝王姿态,也与左侧排队肃立的三人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作为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不但丰富发展了前人的治国思想,开创了贞观盛世,影响了有唐一代,而且成为后世封建帝王争相效仿的榜样。他的许多治国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帝王,也是初唐的诗歌作者。他的诗收入《全唐诗》99首,《全唐诗》之外还有4首,共103首。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他即帝位后的创作,反映出这个创业雄主二十三年帝王生活的若干侧面。隋末天下火乱,李渊、李世民多年征战,终于统一了全国,建立起李唐王朝。唐太宗即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清本《全唐诗》存太宗诗九十八首,在数量和质量上是唐朝其他帝王所无与伦比的,跟同时代诗人比也居于前列。太宗诗题材内容丰富,他的政治咏怀诗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反省自身,抒写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唐太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邹忌有一面镜,一面真实的铜镜,照出了他的修长身材,照出了他的美丽容貌;唐太宗有一面镜,一面叫魏征的镜,照出了一代开明帝王,照出了一世贞观之治;司马迁有一面镜,一面历  相似文献   

8.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曾经得到一只宠物鸟,爱不释手.有一回,他又在逗鸟玩,正好、丞相魏征有事进来禀奏.唐太宗怕给魏征看见,不好意思,赶紧把鸟儿藏在胸前的龙袍里.魏征看了心里自然很不"爽",但他想,唐太宗能把鸟儿藏起来,说明基本上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当面揭穿其"把戏",让他把鸟儿拿出来"亮相",再进上一番忠言,则不仅会失了皇上的面子,使他下不来台,弄不好得罪了皇上自己还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位有作为、有胆识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最杰出而富有韬略的封建帝王。他的文治武功,早已引人瞩目,但从廉政的视角,在他的大量言行事迹中集中论述他的廉政思想与治理,至今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试就这一论题,通过对有关史实的考察,力求对唐太宗前期的廉政思想及其治理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是一位成功的皇帝,他的成功来自他对当时时局的正确分析,来自他对自己作为一个帝王与人民、与臣下关系的正确认识。他懂得怎样才能做好一个帝王,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取得的成就。他之所以能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给自己正确定位,是因为他善于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虚心听取不同意见,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错误。贞观时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  相似文献   

11.
唐玄宗是继唐太宗之后唐代帝王诗歌成就最高、存诗最多的诗人。唐玄宗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表达他的治国思想;其二,抒发安定边陲、开创天下大治局面的勃勃雄心;其三,表达他对道友的情谊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他自少年时便已是一代英雄,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他17岁便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他19岁便开设文学馆,文采风流。他是真正使得唐朝武功辉煌、文化灿烂的那个人。南于他是中华帝王,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才是盛世唐朝的第一勇将、第一智囊、第一才子。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相似文献   

13.
他在哲学理论上,提出"因时以变"、"因革并施"的观点;在<德行篇>中提出治国必以法为准绳,也就是法治.但其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一派.如<何子二篇>,就是儒法道三家的混合体,但中心思想是向帝王提出治国平天下的方略.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历代所称道。“贞观之治“的出现固然有诸多原因,但唐太宗的选官、治官之术不能不说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他选拔官员:不避亲仇,不问贵贱,广开才路,唯才是举;使用官员:知人善任,各取所长,随才授任,用人如器;驾御官员:事臣如礼,推心待士,用人不疑,从谏如流;管理官员:用、教结合,注重考核,惩治贪官,奖功罚罪。借鉴和吸收唐太宗选官、治官思想的精华,对我们的干部选拔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谏太宗十思疏》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逐渐骄傲腐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并以"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作为藉口。魏徵对此很为不满,曾四上奏折,劝告唐太宗,此文是其中之一篇。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的诗风典丽雅正、庄重高朗、雄健清新,反映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帝王志向,给初唐诗坛带来健康向上的影响,将其诗归入宫体诗是片面的认识、错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如此辉煌而为后人所称颂,与唐太宗不遗余力的实行老子"清净无为"、"以民为本"、"修身治国"的治国方略关联重大。  相似文献   

18.
唐虞 《教师博览》2006,(11):18-18
大唐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在终南山翠微宫度假,在那里任命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宰相房玄龄当时在京城留守。遇到有从京城来的人,太宗就问:“房玄龄听到我任命李纬为户部尚书的消息后,有什么意见?”来人回答说:“玄龄只说‘李纬大好髭须’,别无他语。”太宗因此改任李纬为洛州刺史。在李纬任职一事上,房玄龄只说了“李纬的一把大胡子生得好”这样一句话,而且这句话与李纬提拔任用这件事情根本挨不着边。可就是这样一句不着边际的话改变了唐太宗任命李纬的初衷,使李纬由京官改任地方官,由重要职务改任次要职务。唐太宗是封建帝王,地位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19.
读过《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人,都知道毛泽东对开创“贞观盛世”的唐太宗给予高度的赞扬,但是毛泽东赞扬唐太宗并不是他的真正目的,而是通过唐太宗这个伟人来衬托人民的伟大: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不知经过了多少帝王的统治,经历了数十朝代的盛衰更替,但都没有背离这个历史规律,那就是各个朝代的开国元勋都能较好地总结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看到农民改朝换代的力量,因此,他们能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使政治清明,百业俱兴,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子孙们忘记了  相似文献   

20.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不仅治国有方,在培养教育孩子上也有独到的见解.他总结出了有名的"遇物则诲"的教子方法,对后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