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球化学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需采取系统化、特色化的策略,包括:提高团队创新实际意识、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拓宽实践平台走出校园、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2.
力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工程力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开展新时期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实现工程类学科专业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结合高等院校教学实际。探索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应成为培养复合型英语技术人才的验证标准。改进目前相对滞后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培养复合型、创造型应用英语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本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创新原则等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食品工程系的教学实践,初步探索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汤志伟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5,(3):112-113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科学整体化、系统化的重要保证。论文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及创新的涵义入手,通过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分析,构建了以"学科渗透、核心打造、特色凸显"为内核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具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分析,进行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对高素质的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高校要根据各自的地方特色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英语人才。本文从江西省赣州市的经济状况、特色产业、招商引资的特点出发来探讨适合本地的英语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是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所在。其培养目标应根据市场经济需要定位;课程体系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个层次,采用“平台 模块“的方式来设计,并应加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9.
统计教育,是促进统计改革和发展,促进统计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普通高校,发展统计教育的根本就是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具有深厚经济基础、较细创新意识的复合型统计人才。在培养复合型统计人才的系统工程中,“怎样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必须重视且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改变过去按人才毕业去向定位的梳计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点,统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是以人才的毕业去向作为判断标准的。从这个标准出发来定义的高校统计教育目标形成了“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对创业教育的关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对人的创业素质的养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创业教育应有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成了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讨论创业教育与创业素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阐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明确开展创业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徐栋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170-172,184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化改革与迅速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探索、改革和优化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虹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14,(2):56-59
文章以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为切入点,透视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实际需要,以及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探讨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找到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并提出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4.
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认真思考,并就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科学定位、服务方向、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结合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对正在建设中的新升格地方本科院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反映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技术与经济学院提出了"筹划全程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符合市场所需人才的定位要求,能够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这些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而且将长期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新建本科院校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实力,从学科、专业、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改革和建设,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在这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人才社会需求出发,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保证专业基础,注重寒践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而制定。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参与科研是培养创新人才有效途径之一.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特点和我院实际情况,构建适应大学生活、打好基础、拓宽知识、提升水平的四步骤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学生科研服务平台.对就业能力、考研能力、获奖情况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开拓一种适合我院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西安科技大学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导向,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确立了与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发挥,采取了"学分制"、"主辅修制"、"3+1"、"1+2+1"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与加强,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