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第八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体积(容积)和体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公制体积单位的进率和换算,学会土石方计算方法。学习本节内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重要,掌握其特征,理解体积计算公式也就比较容易。这是学习体积单位间进率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是一切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基础。教好这一部份内容,对于学习和掌握其它形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长方体体积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为他们形成概念、揭示规律、进行推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上述结果解下题:有一个长方体,长a、宽b、高c三个它们的和等于61,对角线是37(长方体对d=Ciqii----------).你能求出这个长方o长方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让学生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在学生一一指出上面图形的名称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尔后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5.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从计算面积到计算体积空间观念的发展。复习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形体特征,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一、分析、对比,揭示联系和区别数学概念是反映空间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学生如果正确、清晰、完整地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5—26页。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发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5-26页。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发问题1.师:同学们,非常高兴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能说说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谁能用手势分别比划一下1cm3、1dm2、1m3的物体大约有多大?  相似文献   

9.
彭莹 《江西教育》2000,(9):43-4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目的: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12个 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肥皂、魔方等 )。  教学过程:  师 (指着学生桌上放的肥皂和魔方 ):同学们,你们桌上放的是什么 ?它们的形状是……  生:肥皂的形状是长方体,魔方的形状是正方体。  师:看到这两样东西,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 ?  生 1:我想知道哪样东西所占的空间大 ?各占多大空间 ?…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和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  相似文献   

11.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并会运用公制体积单位;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含义并会运用。 2.使学生观察、抽象、概括、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训练。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放映幻灯片)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要求学生口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1立方米的正方体,它的边长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的联系及地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月至对页例1和例己长方体、正方体和体积计算。这一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体积的低六和作和单价的共础卜讲行或学的。济由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是学生空间思维发展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以后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和自…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20):86-87
《新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建立不仅需要数学思考,更需要实践感悟。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由模型引入,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体积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厘米数都是质数,且它的上一个面与前一个面的面积之和是77平方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40页-43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实物. 能说出谁的体积大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入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发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几何形体,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  相似文献   

19.
体积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 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推导长方体的求积公式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必须加强实物与教具的演示和学  相似文献   

20.
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教学,是继长度、面积之后,符合空间观念发展过程的教学课题,是体积教学的基础。但由于公式是通过实物的演示建立的,学生应用公式计算体积也不困难,一般不够重视,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教师边演示实验边讲解:①把4个1立方厘米的方木块摆成一排,一个是1立方厘米,4个就是4立方厘米。它的体积是4立方厘米。②每一排摆4个方木块,摆3排,摆1层。一排是4立方厘米,3排,一层就是4×3×1=12(立方厘米)。③每一排摆4个方木块,摆3排,摆2层。一排是4立方厘米,3排就是12立方厘米,2层就是24立方厘米。它的体积就是4×3×2=24(立方厘米)。于是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整个教学过程,忽略了由方木块组合成长方体,要抽象出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