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流通于市场,出现在读者面前。弄清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特殊性,积极发展图书商品生产与经营,这对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向,贯彻“两为”的出版方针,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图书商品的客观性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一样,多数要以商品形式进行流通。赵总理这一科学而精辟的论断,振聋发聩,进一  相似文献   

2.
在出版界关于图书商品属性的讨论中,有人主张图书不仅要采用商品形式流通,而且还要商品化。就是在这种主张的影响下,出版工作中已出现了种种的消极现象。对此我想说点个人看法与之商榷。一、图书要采用商品形式流通与图书商品化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在社会主义社会,多数精神产品要以商品形式进行流通,图书就是如此。但图书以商品形式流通与图书商品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六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它们同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那种唯利是图、盲目进行的商品生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存在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原因是什么,同资本主义的商品和商品生产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谈点粗浅意见,和大家们讨论。一为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还存在商品和商品生产,首先应当弄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商品、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同志为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商品生产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企业是商品生产,它们之间的产品交换是商品交换),提出了这样的论点,即:商品和商品生产产生、存在的原因仅仅是社会分工,并否认斯大林关于“转移所有权”是商品的基本特征的论断。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一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价值,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无需赘论。而社会主义生产既然属于商品生产,则其目的必为价值。斯大林的直接“满足需要”目的论是建立在“产品经济”理沦基础之上的。“产品经济”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货币关系已不复存在。从这个理论出发,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只能是直接“满足需要”,而不可能是別的什么。但现在既然我们已经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以直接“满足需要”的观点自然也就值得商  相似文献   

5.
运用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际关系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理解各种人际关系,加速“四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一、要区分不同社会形态中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和特点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性质时明确地指出:“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他还说:“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所谓特有的社会性质,是指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变为社会劳动的这种社会性质。这就告诉我们:第一,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有商品拜物教存在。这里讲的是商品拜物教的一般。  相似文献   

6.
迄今,我国几乎所有较权威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把资本主义生产看作“最发达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商品关系自身发展的顶点”①。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探讨。“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顶点”的提法,如果是指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商品生产发展过程的最后一种历史形式,那么社会主义还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又该作何解释呢?这似乎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关干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形式,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元朝对图书的搜藏、出版以及元版书别具一格的刻印特点,简要介绍了元代图书出版事业的概况。认为元代图书出版事业是在继承宋金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对传播和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并为推动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出版界关于图书商品属性的讨论中,有人主张图书不仅要采用商品形式流通,而且还要商品化.就是在这种主张的影响下,出版工作中已出现了种种的消极现象.对此我想说点个人看法与之商榷.一、图书要采用商品形式流通与图书商品化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图书进人文化流通领域,就像其他产品进入商品市场一样,需要着力宣传,“广而告之”。图书的宣传作用日渐重要。在我们的现实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有些品种的图书已出版了多种版本或已出版了较长时间,另一方面读者又总抱怨买不到他们所需要的图书,这其中可能有多种因素,但笔者以为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出版者不能以市场为取向,做好图书的宣传工作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把图书的宣传和公关效应结合起来,创出一条图书宣传和公关效应的新路子,则会避免上述矛盾的出现,这也是出版业走向市场及改革的迫切需要。图书宣传工作必须在…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促进社会分工,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是把我国生产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加快“四化”步伐的必由途径。发展商品生产,必须疏理好流通渠道。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通过流通环节,才能转化为商品。而又只有实现了这个转化,商品生产才能继续发展。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生产发展的历史性转折时期,流通领域同商品生产迅猛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搞好商品流通,正是促进商品生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刊载了樊继刚同志的《商品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的再探讨》的文章(以下简称“再探讨”)。该文断言:“用公有制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来解释社会主义商品存在的原因,已为实践和理论所否定”。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把私有制解释为商品生产产生的原因,这是一种错觉,就象雷鸣与闪电之间不是因果联系一样,私有制不是商品生产的原因"。这就不但否认了两种公有制形式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之间的因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大批农民开始转向了商品生产。他们对文化科学技术的要求,比一般农民更强烈。他们把文化科学技术当成是发展商品生产的“千里眼”把文化技术人才当做“财神爷”。他们到处求“神”学艺,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的必然。商品生产与自给,半自给性生产不同,产品主要是为了出售,在出售中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四人帮”在上海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两因素论”的反动观点。书中写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二重性,一方面是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因素;一方面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传统或痕迹”。他们宣称认识这个“二重性”,是“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新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党内资产阶级形成的前提。”从这个前提和基本观点出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百般诋毁,把它说成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是产生资本主义和“党内资产阶级”的“重要经济基础”等等。彻底批判“四人帮”的这本“帮书”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问题上的谬论,是摧毁他们反动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不容篡改四人帮”在上海组织编写的那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问题上肆意制造混乱。这本“帮书”说:“商品经济毕竟是资本主义的旧土壤”;“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无论从它的形式和实质来看……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把社会主义商品制度丑化为资本主义商品制度;这是彻头彻尾的反马克思主义谬论。商品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它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共有的经济范畴。作为商品生产一般,不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它的含义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生产的规律,即“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二是价值交换的规律,即“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来交换或出售”。这就要求我们在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同时,充分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坚持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办事,使所有企业通过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对各种产品规定合理的价格,实行正确的价格政策;让一切商品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从而促使有计划按比例规律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带来了生产力解放和商品生产发展”。那么,农业生产责任制同商品生产发展有何内在联系?当前我国农村商品生产发展有何特点?发展趋势如何?探索这些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商品理论的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一、小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个结论是非常正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商品学说的重大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着把商品经济当作与私有制相联系、与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认为马克思是把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条件;在私有制产生之前和私有制被消灭之后,都不存在商品生产,产品并不表现为商品,因而也不存在商品交换,存在的只有产品交换。近些年来,在关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供求问题,是经济工作的核心问题。矛盾最多,最复杂,也最难解决,但又最需要解决。本文拟围绕社会主义商品供求矛盾运动的规律性问题谈点认识。一、供求关系及其启动机制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因此,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转化为市场上的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关系。商品生产为市场提供商品,形成商品供给。商品生产的收入经过分配与再分配形成商品购买力,表现为商品需求。商品供给就是一定时期内生产部门向市场提供的商品量,即“处在市场上的产品,或者能提供给市场的产品。”它是一定的使用价值的组合,也是一定的价值量,是供消费者购买的物质准备。商品需求就是同时期内有货币支付能力的对商品的需求,即“市场上出现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生产以商品流通为前提,而商品流通又以商品表现为货币,以货币流通为前提”。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愈来愈重要。如何有计划地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稳定货币,合理地分配信贷资金,疏通流通渠道,协调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以保证宏观控住,微观搞活,使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使“四化”建设顺利进行,这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生产以商品流通为前提,而商品流通又以商品表现为货币,以货币流通为前提”。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愈来愈重要。如何有计划地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稳定货币,合理地分配信贷资金,疏通流通渠道,协调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以保证宏观控住,微观搞活,使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使“四化”建设顺利进行,这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逐步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生产和社会化生产转化,这是我国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为此,必须建立一种适应商品生产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经济形式。五十年代末,我国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公社,搞“一大二公”、统一经营、统一分配,想依靠这种经济形式来发展农业生产。实践证明,它不适应我国农村实际和商品生产的要求,造成农村经济长期停留在自给半自给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