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布,俗称“老布”,指农家自纺、自织的棉布,至今在奉贤农村家家都有。从元末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奉贤传授技艺算起,棉纺织业在奉贤的历史也有七百年之多。如今,这门技艺正在消失,但我们永远会记得她——中国纺织技术革新的鼻祖黄道婆,她勤劳、勇敢而又勇于创新与实践的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正>著名教育家斯普郎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我认为这是我们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我们知道,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教师常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在处理过程中常有宽容之意,而对于问题学生则是严厉有加,训斥不已,若是对正在转化的问题学生,更有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本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它们画面精美、内容丰富,是承载中华风韵的优质载体,是教师引领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生动素材。《尾生与金鱼》就是其中的一部,它以中国水墨画为表现形式,内容改编自古代经典故事。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深入研读绘本的过程中,挖掘绘本中的传统文化要素,带领学生在欣赏品味、讨论交流、质疑解疑、形成知识关联的过程中,感受到绘本的图画之美、寓意之美、形象之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欲望,并为今后的自主探究、持续学习、传承文化之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最基础、最深厚的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密切相关,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培养其道德、激发其爱国热情和培育其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有必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目前,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存在很多  相似文献   

5.
师生之间关系极其微妙,二者既是利益共同体,又充满矛盾和冲突。而要化解矛盾,柔性管理较刚性管理效果更理想。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敏感自尊,感情脆弱,且有着渴望被别人认同和尊重的强烈欲望,但同时由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涉世不深,往往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轻则扰乱班级秩序,重则损害班级荣誉。  相似文献   

6.
<正>闽南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其所具有的地缘亲和力和文化亲切感对于涵养闽南地区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具有特殊意义。那么,如何借助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笔者认为,文化自信体现为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以及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因此,涵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是认知和践行。笔者以《文化生活》模块为例,以学习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展现出来的闽南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及最有价值之处是它鲜明的人文精神.普及唤醒传统文化记忆、提升人文素质修养的教育是当务之急.大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中,能在人文修养、智慧吸纳、道德养成、人格培育、创新思维、审美情趣诸方面有所得、有所用、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与现代化建设、"三个代表"教育并不相悖.这种教育也就是在做"为民族立生命"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轻文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其根源是高考、中考的书面考试的局限性。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应该树立语文的文化意识,并把这种文化意识实施于具体的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或认知过程中企图略去事实与过程而从抽象开始,就如同在成长过程中企图略去童年而从18岁开始一样是异想天开的。人一旦失去了感受、体验事实的机会,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千百年来的教学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模式,课堂上,老师在尽心尽力地讲解,然后罗列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能够把老师的问题解答出来,就可以了,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教育很成功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实践的检验中,人们发现这样的教育远远不够,这样的头脑是带有紧箍咒的,缺乏创新意识,因为他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M·克莱因说过:“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传统数学课程只是抽取了数学中理性的公理、结构等骨架,而舍弃了数学文化的经验性、实践性、创造性等丰富血肉.这种保守、自缚、僵化的“茧式”数学课程文化,既直接影响了数学这一“科学的女王”在广大学生甚至是教师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甚至也削弱了数学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创新培养、  相似文献   

12.
13.
承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承德的传统文化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现如今很多学校都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放在了工作的重点上,并积极开展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课程。因此,本文将首先分析承德市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承德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较为丰富的关于危机的思想理念,主要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自然危机意识与社会危机意识兼具;二是危机的处理和防范注重德性.中国传统危机意识并未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主导地位,从思想根源上看乃是"天人合一"的理念所致;从社会根源上看乃是封建专制的弊端所致.当今,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传统危机意识可在以下方面彰显其现代价值:一是善于正视矛盾,居安思危;二是善于处理矛盾,临危不乱;三是善于化解矛盾,以和为贵.  相似文献   

15.
以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综合表现出来的气质素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它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民族节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本文从节庆文化的概念和起源入手,阐释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寒风与阳光比试能力,看谁能让路上那个穿皮衣的人脱下皮衣。寒风吹出刺骨的风,可那个人却把衣服裹得更紧;阳光笑眯眯地把温暖撒向大地,那个人终于脱掉了皮衣。阳光取得了胜利。——《伊索寓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质中有一种发展的趋势,还有一种倒退、害怕发展、不能自我实现的反趋势,如果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以及自我实现的强烈要求,人的才能将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的责任在于唤醒学生个性发展的自我意识。而成功唤醒要基于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客观准确地分析学生的潜  相似文献   

18.
科学探究是学生构建新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前概念向新概念转变的过程,科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学生前概念的支撑。但是,在探究活动之前,学生大脑中与探究对象相关的前概念是分散而零碎的,处于休眠状态,不可能主动与探究对象建立联系。如果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创设一些活动,通过观察实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前概念,让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未知中寻求已知,就能促成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的熏陶已是个毋庸争辩的事实。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一次到国外访问,就有华人教授跟他谈大陆教育的缺陷:“留学生ABC(外语)很好,就是不知道长江黄河;XYZ(数理化)很好,就是不了解《史记》、《左传》”。大学尚且如此,中学的现状就更令人担忧。学生忽视的是整个文史哲,是一个人的综合人文素质,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会背几篇名作。语文教育应该是高层次的审美教育,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这四者…  相似文献   

20.
科学探究是学生构建新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前概念向新概念转变的过程,科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学生前概念的支撑。但是,在探究活动之前,学生大脑中与探究对象相关的前概念是分散而零碎的,处于休眠状态,不可能主动与探究对象建立联系。如果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创设一些活动,通过观察实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前概念,让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未知中寻求已知,就能促成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