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开拓各种事业的强大动力,所以应对幼儿从小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这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其中爱家乡教育就是爱的情感的具体化,幼儿只有从爱自己所贴近的家乡做起,才能进一步升华出爱祖国的情感。所以在进行这方面教育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让幼儿多一些形象性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起幼儿爱的情感。在当今,幼儿园如何利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情况分析 “六一”是幼儿自己的节日,是他们最喜爱的日子。我园一直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并注意把德育渗透到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如把“宝宝爱祖国”教育系列活动贯穿于每个教育环节的始终。如何让幼儿既能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又能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呢?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园师生共度“六一”的综合活动。  相似文献   

3.
2010年的我     
黎清 《教育导刊》2005,(12):35-3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200年在广州举行亚运会的有关信息,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张校生 《甘肃教育》2004,(12):15-15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形成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为培养幼儿良好品行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将闽南文化融入学前教育领域,对闽南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要让幼儿了解闽南特色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从园所视觉环境的创设开始,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择取闽南文化中形象鲜明、通俗易懂的事物  相似文献   

6.
小班“爱父母、爱长辈”教育的实践与效果吴颃琛如何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呢?根据我们多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对小、中、大班分别进行爱家庭、爱家乡、爱祖国的系列教育,在小班以“萌发爱的情感”为主线,按计划循序渐进地系统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在认...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部分的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使他们成为爱祖国、有道德、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如何生动、有效地促进孩子萌发爱祖国的情感呢?笔者认为以下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吴桂萍 《教师》2010,(27):126-12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社会目标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从实际中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此,在角色游戏中进行爱家乡情感的萌发,作为江苏省南通市港阐区天生港学校幼儿园研究的一项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2010年在广州举行亚运会的有关信息,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社会目标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从实际中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此,在角色游戏中进行爱家乡情感的萌发,作为江苏省南通市港阐区天生港学校幼儿园研究的一项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我们按照小、中、大各班教育内容中最一般的要求,拟订了《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十五条)。这十五条行为规范概括了“五爱”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社会公德最起码的要求。对幼儿来说,我们认为爱祖国要从爱家乡,爱幼儿园做起;爱人民要从爱父母,爱老师做起;爱劳动要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爱惜饭菜做起;爱科学要从培养正确的学习态  相似文献   

12.
林幼莲 《时代教育》2013,(4):164-165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知识内涵。挖掘传统节日活动教育价值,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认同,能激发幼儿"爱"的情感,符合《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4):52-5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要教育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爱国"的意识比较笼统,且不易理解,因此,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能光靠幼儿园,而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教育要求,与家庭、社区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  相似文献   

15.
爱家乡教育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由此,培养幼儿从小具有爱家乡的情感是我们教育的方向和重要目标。如皋是工、农业并重的新兴城市,有着丰厚的资源和发展潜力,其如皋木偶、如皋花木盆景、如皋萝卜干远近闻名,我们认为只有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认识自己的家乡,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说声"我爱家乡",从而激发幼儿作为唐山人的自豪感和爱家乡的情感,并激励幼儿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建设家乡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 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是培养幼儿爱祖国情感的基础。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的教育,应先从情感入手,首先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眷恋,进而升华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情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产生,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根据幼儿认识事物是具体形象的这一特点,我们首先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各种事物,观赏家乡的山山水水,使家乡在他们脑子中有个鲜明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做做、玩玩、看看、画画、说说,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从  相似文献   

17.
周俐 《华章》2013,(13)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幼儿对社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未来的行为.《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第5条提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要求.在内容与要求部分的第7点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此我们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抓住幼儿这一人生最佳的教育时光对幼儿进行社会文化熏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让幼儿在社会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社会性品质.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幼儿中加强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军队、爱长辈、爱劳动的教育,克服旧传统教育脱离自然、脱离社会,脱离幼  相似文献   

19.
幼儿读物是城乡幼儿园、学前班必备的教育材料。阅读优秀的读物可以培养、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使他们略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美德,粗浅了解自然科学知识。为了帮助幼儿园和学前班选购优秀的幼儿读物,国家教委会  相似文献   

20.
刘会 《农村教育》2006,(1):72-72
一、研究的意义: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良好的早期思想品德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长大成为合格的接班人有着极重要的影响,为落实《纲要》中爱家乡爱祖国的社会教育,我们针对幼儿不同年龄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我园6岁幼儿进行了双爱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