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9月底,由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和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共同组织的全国“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及其分析”专题研讨会,在古城西安召开.笔者有幸参加会议,并观摩了杭州二中分校陈海玲老师所授的“算法的概念”(人教A版)一课,听取了章建跃、罗增儒等专家的课堂评价,受益匪浅。下面是这节课的实录与笔者的点评,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这两个概念的叙述,表达不太准确,我们这类学校又是用这套课本,教师普遍感到吃力,学生更是无法领会.  相似文献   

3.
发扬传统优势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发言首先说说我是如何看课例的,然后再说我从本课例中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既是本学年旧教材高二年级平面解析几何第二章的§2.3节,也是新教材高一上册第一章的§1.8节,它的知识贯穿于中学数学的始终,是实施等价转换的依据,因此新教材将这部分知识从高二调至高一,目的是让学生从高一就开始接触,并逐步养成用充要条件去思考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是新大纲的要求,也是老师们需要探索的问题.本人在教学中从三个方面入手,效果颇好.  相似文献   

5.
数学概念具有思维的特点.从策略性知识的角度审视并凸显数学概念的思维价值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言下之意,即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体验,感受诸多的成功。弗来登塔尔也曾经说:“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感谢《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给我们大家提供了四个精彩的课例,经认真仔细的研读,我发现四个课例有明显的共性:都能较好地抓住课改本质,恰当引导学生“做数学”。  相似文献   

7.
陈旭芳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6年第7期中发表了一篇题为《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建立符号感》的文章,旨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变化,建立符号感”,进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为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知识结构,本文以2006年9月在嵊州马寅初中学的市级公开课为例,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课例的再研究,将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有机地渗入教学内容中,从而进一步让学生建立和体验符号感.  相似文献   

8.
何红春 《数学教学》2004,(12):10-13,43
以下是本人在闭行中学开展的两节数学实验课:《宣传费投入问题》和《水冷却过程》,以期对中学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一个探索。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中说:“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做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并在建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小学数学建模?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的侧重点是什么?这些成了当下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的研究从我执教的一节市级公开课开始。课的内容是“乘法分配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数学工作窜丰任及市教研品杨老师其同观课、议课.  相似文献   

10.
本学期,我们四数教研组就《找规律》一课开展磨课形式的课例打造活动,从初次的探讨到最后的定稿,我们每位老师仿佛都经历了一次数学课堂教学的旅行,其间有争议、有徘徊、有困惑,更有欣喜。  相似文献   

11.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围绕“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进行的数学概念的教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期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水平,深刻领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顺应国家教育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12.
常听老师们抱怨:一个题目都做过、讲过、考过无数遍了,不知道为什么学生还是掌握不了!对此问题,我们不妨从三次“相同内容的”课堂实践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起源于日本的课例研究近年来在我国作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重要方式而日益受到关注,人们越来越关注到课例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不管是在实践层面的课例研究中,还是在理论层面的各方面探讨中,人们关注到的课例研究仅仅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参与,而作为课例研究的另一方主体——学生,却几乎无人提及。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对学生在课例研究中的应然地位和目前在课例研究中的实然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在课例研究中如何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7,(10):18-19
恩格斯曾经精辟地指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和数量关系。"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正视一个事实——数学对象描述形式的高度抽象性。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的形象思维为主。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非就没有注意到小学生的思维实际,但价值取向是指向学科特点,所以,尽管有生活形象向数学抽象演绎的过程,但知识的传输性十分明显;新课程强调生命课堂,强调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与资源的整合,价值取向明显指向"以学生为本"。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然要负载学生的数学学习任务,学习数学就意味着学生能够从给定的具体情景中识别并抽象出数学概念、数学法则和计算方式,能够做数学,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许多著名教师在实践新课程中,发出了在注重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味"的同时,要突出"数学味"的呼吁。那么,怎样求得"生活味"与"数学味"的契合呢?卢秀娟老师获得省竟课一等奖的"升与毫升"一课,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个案。  相似文献   

15.
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和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主办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及其分析”专题研讨会,于2007年9月28日~30日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数学教师、教研员及大学教师共15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听取了章建跃、王国俊、王尚志、罗增儒四位专家的报告,并观摩研讨了三节具有代表性的示范课,研讨会开得圆满成功.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此次会议的概况,本期我们先发表章建跃先生关于会议的一个述评,会议的专家报告我们将在后几期发表,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引言: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例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窗口,教学课例研究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每位数学老师都有自已最满意的一节课.为了促进课例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并以典型课例为载体,研讨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贯彻数学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数学德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德育教学转化的现状并不乐观。采用教育叙事和课例分析方法,从数学的文化价值、辩证思维、科学精神、自修场域等维度入手,探索切实可操作的德育教学课例建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涓涓细流润芳菲——“数列(第一课时)”课例与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3.1数列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广泛的应用,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本节先通过实例归纳出数列的概念,然后介绍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通过例题分析介绍数学思考的方法.所以,本节课(三点透析)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复习课堂中.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和学生练习的认真检查.把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有意识地让学生专门进行“错例剖析”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但体现出学生恿维的簿弱环节.有剃于对症下药.而且能使学生突破性地认识到错误之所在。有利于自诊自治,提高对错误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