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部每天收到的新闻槁件中,政工稿均占40%以上。然而,仔细翻阅,很少有令编辑眼睛“一亮”的上乘之作。新闻稿件特别是反映政工的稿件不见“新”,表现在或大同小异,或似曾相识。强调新闻要“新”,就是要抓住新问题,写出新的思想高度、新的工作经验,同时标题也要使人耳目一新。在各行各业竞争激烈、报纸宣传不断改革创新的今天,广大通讯员更应具备竞争意识,与其企盼以数量感动编辑,还不如对每个素材进行分析,悟出新意再动笔,以质量取胜。那么,如何使稿件有新意、命中率高呢?乐当“比较先生”。购物要“货比三家”,才能买到…  相似文献   

2.
医学科普期刊的选题出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要想吸引读者,内容必须要新.选题是编辑工作的第一步,是首要环节,有无新意直接关系到期刊的质量.有时编辑对于"新意"的理解并不一致,有的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过程的,不可能天天有新成果,经过三年五载选题都要有个循环;还有的认为新技术、新成果多是尖端,有的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作为科普来写不合适.  相似文献   

3.
<正>一、新闻编辑的作用1.选择在新闻编辑中的重要性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或事,电视新闻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报道出来,而新闻编辑的工作就是在这些或新奇或平常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或事件中选择有意义、能够吸引观众、引起观众  相似文献   

4.
"新",是对广播新闻的重要要求,新闻本身就是要"新",由于所处的地位,广播新闻对"新"的要求就更高,而出"新"的要求本身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本人担任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经济频率《新闻60分》的编辑达10年之久,对此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5.
曾经听到一位文学编辑讲过:“我选稿的第一标准就是要有新意。”这话很有道理,也可能是许多编辑的共同感受. 凡是文艺创作,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有新的东西.创作的含义就是“创新”,比如立意新、题材新、构思新、语言新等等.小说也好,诗歌也好,散文也好,都不例外.其中重要的是立意新. 新意,就是有新的见解.见解新,文章才有生气。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文章,还有什么生命力?比如,一篇散文,都是别人写过的内容,或是人家讲过的道理,无论再怎么下功夫,也不会成为好作品.古人讲的“惟陈言之务去”,“文章切忌随人后”,都是这个意思。而古人提出的“领异标新”  相似文献   

6.
编辑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为稿件“把关”。从把关产生的几种结果看,一是不用;二是一般地用;三是加大分量地用。第一种把关,实际上指的是“确定不用稿”的工作。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稿件向第三种稿件的转化。 新意是判断稿件的重要标准 新闻姓“新”。新意表现在很多方面。一个题材能吸引人,这是新意;一个提法有点味道,也是新意;一个故事显示出趣味,也可以让人感到新意之所在。在选稿的过程中,编辑的思维必须像雷达一样不停地转动,把自己所接触到的新的信息聚焦起来。 编辑要有意识地把稿件中的新鲜思路挖掘出来。从操作方法上看,要出新意,无外乎这几种情况:一  相似文献   

7.
编辑人员素质体系的培养虽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但是媒体编辑也要有一种危机意识,需要有意识地加紧修养素质的节奏,这样才能跟上"大文化、大媒体"的发展步伐,成为数字时代的"大编辑"。  相似文献   

8.
席玉虎 《传媒》2008,(10):65-66
文化积累离不开文化创新,而教辅报刊担负着文化创新的重任。编辑工作是报社各项工作的源头,编辑不仅有传播思想、传递信息的职责,而且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运用新角度、新语言,更新形式,改造内容,为人类增添新的文化财富。因此,可以说创新是编辑活动的实质,编辑是新知识领域的开拓者和新成果的催生者。在报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编辑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辅报刊的前途和命运。新时代的编辑需要各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是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浅谈编辑工作的外围知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空前发展,出版社像雨后春笋,日益剧增,因而编辑队伍日趋扩大,出版战线的新兵不断增加.由于无一套可供效法的编辑学教科书,又无系统的编辑素质训练,故人们对编辑工作的看法亦深浅不一,甚至迥然有异.有人认为,编辑工作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改改错别字吗?也有人认为工作量完成就行,因而把编辑工作作为第二职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搞科研、著书立说上.实际上,编辑是一门特别的学问,编辑工作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创造性劳动,并不是凡是有文化的人都能做编辑工作.一个好的编辑,不仅要独具慧眼,去识别"佳作"和"赝品",而且要独具匠心,能为书稿去瑕增辉,使之成为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的"佳作".可见,要成为一个称职的编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归纳起来,编辑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修养、娴熟的编辑出版业务技术,还需要熟悉编辑工作以外的许多知识,才有希望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编辑.  相似文献   

10.
出版工作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大局,满足社会文化需求.这既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出版的历史使命,也是编辑的责任担当.编辑要有灵魂、有家国格局、有价值追求、有社会情怀,通过打造优质的出版作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出版单位要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推动人才数字化转型,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优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人才成长通道建设,从而构建高规格的编辑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时世平 《出版科学》2013,21(4):9-12
作为文化创新工程的重要一环,出版业要做大做强,提高出版竞争力和编辑执行力就成为当务之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达成力",编辑执行力的高低,决定出版企业的竞争实力。就出版执行内容而言,文化创新首在选题策划能力,而策划能力的高下,直接取决于编辑执行力。编辑执行力就是完成预定出版目标的操作能力,要求出版主体具有创新精神。出版业之间的竞争,就赢在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不会有成功力,也就不可能有竞争力。要提高出版竞争力,必须重视文化创新,而文化创新也必然要求提高编辑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化市场,就要不断提高办刊质量,而影响办刊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素质的综合水平.文中通过分析现阶段科技期刊对编辑的新要求,提出了新时期编辑人员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的各项素质及培养途径,以充分发挥编辑工作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发展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各种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一项长远的战略措施,这对于从事文化事业或产业的出版单位来说也不例外。随着新人的陆续到岗,出版社每年都会对新人进行入社培训,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因出书范围、人员构成不同而异。其中,在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版协的关怀和领导下,由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出版新编辑岗前培训班就是专门针对新入社、新上岗的科技编辑而设计的。为了提高科技编辑特别是近两年参加工作的科技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科学素养和编辑业务素质,培养其严谨、规范的编辑工作作风,增强…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化市场,就要不断提高办刊质量,而影响办刊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素质的综合水平.文中通过分析现阶段科技期刊对编辑的新要求,提出了新时期编辑人员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的各项素质及培养途径,以充分发挥编辑工作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说报纸是一桌宴席,稿件是"报纸"这桌宴席的原材料,那么编辑便是将这些原材料加工成菜的"厨师",而"栏目"就是将原材料变为宴席不可或缺的刀工和调味品。栏目如何设置,不仅能体现出报纸的主旨、编辑的观点,也能让记者、通讯员,尤其是新手通讯员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如何设置栏目,其周期如何安排,如何以与时俱进的新闻意识,不断推出新栏目,替代旧栏目,使其更符合新闻这"新"的要求,则是编辑功底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增加睿智和通达的底色."随着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作为编辑应该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传播好中国的声音;作为编辑,要有主人翁精神,要有为文化市场繁荣"当家"的担当;作为编辑,肩负着繁荣文艺、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应当具有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作为编辑,可以骄傲地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问世,都离不开我们的眼光、胸怀、智慧与辛劳;作为编辑,更要勇敢地承认,"十二五"规划完成"喜忧参半"中的"忧",编辑责无旁贷!因而有必要重提主人翁精神,有必要响亮地提出:编辑要"当家".就是说,如今的编辑,生逢其世,更应该紧随时代,当家做主,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7.
现代编辑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琰 《现代出版》2002,(3):16-17
出版社要发展,核心在于人才。出版社要创品牌、创效益,必须有一大批优秀的图书。而优秀的图书就是依靠优秀的编辑策划出版的。出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所需要的编辑是在出版理念上不断创新,能够跟踪社会文化思潮变迁和把握读者阅读兴趣变化的出版专业人才。在一定意义上,编辑的思想观念、业务素质和能力能否不断发展、创新,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兴衰存亡。“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它的理论提出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生产函数。这种新生产函数中生产要素的量并没有改变,而是仅仅改变函数的形式。就是…  相似文献   

18.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而科技期刊的每篇论文文末标注"责任编辑"或"本文责任编辑",有助于编辑职责分明,赏罚分明,更好地调动编辑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地提高刊物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苟日新,日日新。"新闻事业是创新的事业,其生命力就在于"新"。故此,在全球一体化、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纸媒副刊更需常办常新。副刊编辑应该向"点子"要题目,要办法,要质量,要水平,要特色。其实,"点子"策划在新闻工作中比比皆是,只要稍微留心,你就会发现有报纸或展示创新版面,或设立新栏目,或开展征文活动,其中,无不体现着编采人员自觉而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20.
出版人:优秀文化的使者——论图书编辑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选择是编辑活动的最基本的内涵 "编辑"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文化行为,即以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收集、选择、组织、整理、加工为内容的活动;其二是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或一种职业,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定义,即"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种精神产品及其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者".我认为,不管指的是文化行为,还是实施文化行为的人,也不管这种行为是非职业的还是职业的,"编辑"一词在语境层面上有一个共通的基本内涵,那就是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