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5年9月毛泽东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持宣传大计。为了打破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和国民党内以西山会议派为代表的新老右派分子对共产党的联合进攻,反击他们的反共宣传,毛泽东主持创办了《政治周报》。刊物在专栏设置、文章体裁、编排方法等方面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通过辨析《三家巷》的主题类型、周炳成长的复杂性,可以揭示文本内部不同话语相互交叉、渗透、龃龉、矛盾所形成的复杂的话语场。同时,还力图说明是哪些话语因素形成了与历史语境的对话关系,从而使作品受到持续的关注,成为一个敞开的话语场。  相似文献   

3.
通过辨析<三家巷>的主题类型、周炳成长的复杂性,可以揭示文本内部不同话语相互交叉、渗透、龃龉、矛盾所形成的复杂的话语场.同时,还力图说明是哪些话语因素形成了与历史语境的对话关系,从而使作品受到持续的关注,成为一个敞开的话语场.  相似文献   

4.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引起翻译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以《北京周报》为研究语料,从“三维转换”角度探讨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探析译者如何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5.
电影《独立时代》以话语为主角,不仅仅展现了历时层面上传统语录到现代对话的价值更迭,同时揭示了共时结构上主体交往意图与意义的分裂.影片在夸张的剧场风格中,使人们不得不正视现代话语的悖论。它使发言个体独立的同时,却因为价值共契的缺失令我们产生无从选择的困惑。它在主体问造成意图的误认,却也同时使人们逃脱对他者深渊的偏执幻想。  相似文献   

6.
运用话语理论考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一文本的"话语重构"现象,分别从写作初衷与创作过程中存在的悖论、版本变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其动态复杂的生产过程与意识形态氛围对于文学生产的隐蔽控制;进而探讨这一重构现象潜在的主观原因,即丁玲努力寻求自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身份认同;指出作家既是话语重构的主体,同时也是话语权利的重构对象.  相似文献   

7.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陈桂生教授的《教育原理》可视为一个成功案例。以陈桂生的《教育原理》为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解读,认为它是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著作,是关于教育事理的理论教育学,也是科学的教育学。从陈桂生教授的治学经历可以看到,他具有四方面的素养: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二是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三是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四是元教育学的素养。这四个方面,使得他对中国教育学的研究,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中国教育问题,建构中国教育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新型养殖模式不断出现,羊生产技术表现出新的特点。因而对养殖技术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羊产业作为地方重点支持产业,畜牧专业作为高校重点支持专业,畜牧专业的《羊生产学》教学需要承担重要的角色,作为畜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羊生产学的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养殖产业模式的变革进行有区域特色的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9.
《一代风流》因成书过程漫长,其间经历了较大语境变化,欧阳山在国家权力话语和传统言情夹缝中展开写作,受小说中政治话语的整合,主人公周炳形象出现了双重层面,爱情话语也被阻隔或进入潜层。  相似文献   

10.
余华的作品《活着》将视野转向了民间,写出了最底层的人们活着的本真状态。本文正是从余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政治背景淡化、人物对苦难的忍受三方面来阐释余华的《活着》中的民间话语。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初,出版界和报业市场进入了图文并重的读图时代。在此背景下,新闻媒体继承了图文合一的优良传统,视觉新闻得以发展并盛行。它在为新闻的真实性提供强大说服力、强化新闻的社会化功能、增加新闻的亲民性和可读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当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视觉新闻的应用不失为报纸打造出与众不同的品牌、争取受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作为意识流小说,细致刻画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主体化过程中的意识变化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为福柯的权力话语分析方法提供了可能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尔兰见证了宗教冲突、民族运动、文艺复兴三大潮流的齐驱并进,如此风云诡谲的历史背景使得政治、宗教、艺术等多重话语集中爆发,各种社会暗涌也使得各式权力关系错综复杂。本文试图从权力话语角度切入,通过对斯蒂芬的主体化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探讨,分析斯蒂芬最后如何难逃权力话语的牢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自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英平行语料库与学习者平行语料库,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汉英翻译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自建的两个平行语料库为平台,以吉拉里的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原则为参照,以李志厚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为框架并根据翻译教学的特点对其进行修订与扩展,提出了包含六大环节、九个步骤的中国特色话语翻译教学模式,以期借此提升学生有关中国特色话语的汉英翻译实践能力,同时实现在学生心中厚植家国情怀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阅读新闻始终是最快捷直观的方法。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新闻两篇》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的体裁都是新闻,而且属于狭义的新闻——消息。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地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5.
《南方都市报》高度重视新闻评论,不但天天有社论,而且用两个版面刊发新闻评论,强化新闻评论与公众的需求和愿望的紧密联系,及时褒贬现实,评论公众关注和社会形成的热点蕴含的因素,满足公众和社会的需要,具有很高的新闻评论价值,极大地提升了《南方都市报》的品位和品牌。《南方都市报》的新闻评论还追求高端性与精英性的结合,刊发精英作者撰写的新闻评论,选取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论题进行评论,显示出鲜明的广泛性和开放性的精英倾向,与流行的“公民写作”保持距离,代表着《南方都市报》追求高品位的旗帜。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婚姻家庭中女性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男女平等意识使她们努力伸张独立自主的声音,而传统的性别差异思想又无时不在地渗透在她们实现自身解放的行动中。《中国式离婚》与《新结婚时代》两部婚姻剧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当今女性构建独立话语时所遭遇的艰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接轨,大量优秀的外国影片涌入了中国市场,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让人们了解了浓郁的异国特色。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体现了浓郁的英国文化的魁力,在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当今青年人对爱情的看法的同时,展现了一幕啼笑皆非的喜剧,却又含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相似文献   

18.
以《太阳报》的一幅头版新闻图片为倒,用多模态话语分析和批评性活语分析为理论框架,对图片中所隐舍的深层意义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读者的话语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关于生产的新闻占据了相当大的版面,这与当时党的政策方针相吻合。生产类新闻内容多样、特点鲜明。生产类新闻中有关妇女、机关人员等群体,新闻文本对于不同群体的形象进行了不一样的塑造。劳动妇女的生产形象以及机关人员生产自给节约的形象,是公私两个层面的典型。这种公私形象塑造的背后,显示了中共地方机关报宣传动员的任务指向,体现了党报的宣传动机。这种动机主要有两种,一是“发展经济、保证供给”财政经济方针的客观需要,二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主观动机。  相似文献   

20.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要走出低级重复的怪圈,必须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即将本土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提炼出来融进教材建设中去,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爱国、爱乡、爱人的美好情怀.在这个方面,黄伟林主编的<大学语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