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教育科学论坛》2012,(7):86+82-84
龙山书院行知学堂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肇基于1821年,时称"龙山书院";创建于1919年,始名"文初小学";革新于2003年,定名"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学校以"行知教育"为理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童年人——学生智慧学习、幸福成长的理想乐园"、"教育者——教师专业发展、生命提升的精神圣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梦想和互相成就的‘龙山诗书院,行知大学堂’"。学校将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与情怀去实施新课改,不断向"龙山诗书院,行知大学堂"的发展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2.
石卫新 《生活教育》2013,(12):65-66
摘要:受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活的课堂”启迪,学校开展“行知课堂”教育实践。文章着重介绍了“行知课堂”模式内涵、理念支撑、操作要领等方面的思考与做法。行知课堂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做学为中心,以生活为背景,激活学校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持续学校的健康发展。关键词:行知课堂;活的课堂;做学  相似文献   

3.
方仙风 《教育文汇》2010,(10):59-61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乡。这里,以传承行知精神而闻名的教育单位有陶行知纪念馆——陶馆;徽州师范学校;安徽省行知学校——陶园。行知学校校园里有一座陶先生的雕像,还有一处景点为陶园。学校创办30年来,一直秉承陶行知先生“求真、生利、创造”的办学思想,在浓厚的学陶师陶氛围中构建“面向人人、校企育人、生利成人”的职教“行知模式”,培育一批批“生利成人”的新时代陶子。因此,称之为陶园乃名至实归。  相似文献   

4.
葛芸芸 《小学生》2023,(1):109-111
陶行知先生的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和教育理念,一直是当今教师汲取养分的源泉。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对我们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行知温度源于爱、行知温度源于生活以及行知“数学小先生”三方面发现:只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爱学生,学生才会在数学学习上有动力,同时借助“小先生”推动班集体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杨瑞清和他的乡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志:杨瑞清,1963年生,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人,现任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1981年,为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杨瑞清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南京市江浦县五里村小学工作。他先后创办了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行知基地,开展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以及“赏识教育”研究,取得优异成绩。他把一所只有7名教师、150多位学生、几间透风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旧课桌板凳的,教育质量低下的村小,办成了一所拥有24个班、固定资产达一千多万元的“省级模范学校”,用热血创建了一所新型的农村小学。他先后荣获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  相似文献   

6.
康丽 《教育文汇》2013,(19):24-25
今年的新学年对北京市大兴区行知学校学生来说,有吸引力的不仅仅是校园、老师、同伴,还有一门与众不同的课程——“希希宝”儿童『生教育课。正是这门课程,让他们了解了自己身体的发育,明白了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更掌握了很多自我保护的办法。行知学校是北京300多家打工子弟学校中为数不多能够提供性教育课程的学校。之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源于北师大副教授刘文利主持的“儿童性教育”课题。“性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增长学生的知识,更是提高孩子的技能,减少危害自己身体行为的发生。”刘文利介绍说。  相似文献   

7.
“陶校”就是通过承传陶行知教育理念,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继续探索和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学陶师陶,研陶宏陶的行知学校。光大行知思想,传输行知精神,是每一所行知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扬州市西湖中心小学创建于1946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蜀岗之上。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近千名学生,58名专任教师。学校秉承“以爱育爱,以真求真”的办学理念,坚持“走行知办学之路,创生活典范”的办学思想,努力打造“行知教育”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9.
陈志建 《现代教学》2010,(7):133-133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作为一所以“行知”命名的学校,我们一直探索着如何传承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今年初,我区教育系统“教师德业双发展”项目组正在进行“研究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师德业水平”的探求。我觉得此项研究应能对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有帮助,便申请加入了课题研究项目组,在教师中开展了以“倾听学生需求”为主题的探求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让乡村儿童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几代教师扎根乡村40年,坚守初心,用一条“道路”、一个“体系”,即开辟了行知教育实验道路、构建了大情怀育人体系,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现代化之路。一、开辟了“生活即教育”的行知教育实验道路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实践解决乡村学校育人实际问题,我们始终潜心于行知教育实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引领,用一个个扎实的实验,推进班级建设、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要求,劳动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此,小学劳动学科教师可以秉承陶行知生活教育观,带领学生展开劳动教育实践。具体来说,教育实践要以学校为载体、以家庭为根本,丰富劳动教学内容,强调日常生活的教育价值,坚持“以劳促全”,实现由“知行”到“行知”的转变,落实“教学做合一”理念,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方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既需要理论层面对“何为高质量”进行深度剖析和阐释,也需要实践层面对“何以高质量”展开扎实探索。重庆市合川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孕育教育思想的土壤,这里承载着厚重的行知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几代合川教育人坚持进一步深入了解陶行知先生教育实践历程,认真学习和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出小先生制、新二十三常能、行知品质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等一批卓有成效的实验项目,各学校逐渐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需要、彰显特色文化的育人之路,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行知”劳动教育课程基地以劳动教育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学校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立足陶行知教育理念和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观,创建鲜明的劳动教育环境,架构立体的劳动教育课程,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发展共同体,构建多元主体、多重导向的评价体系,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确立正确劳动观念,最终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的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生活教育理论及教学做合一思想 (以下统称行知理论 )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统一 ,强调实践对于教育的特殊意义 ,重视行与知的结合。我们认为 ,以行知理论推进新课程改革 ,指导课程改革的具体行动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重新建构课程内容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以行知理论反思教育教学 ,理解新课程理念。传统教学中 ,“先生说什么 ,学生也说什么 ,那便如学戏 ,又如同留声机器一般了。”〔1〕教师多从自己主观意愿出发 ,“把小孩子看成小大人 ,以为大人能…  相似文献   

15.
民治第二小学又名行知小学,创办于2005年9月。学校占地10000平方米,现有学生1100人。办学以来,学校在满小螺校长带领下,以“造一个真善美爱的儿童世界”为办学理念,以文化立校为办学方针,实施《XINGZHIHOW》(行知小学品牌成长攻略),提出了“公平教育:每日三问”的办学思路,塑造“慈和、智慧、优雅”的为师形象...  相似文献   

16.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亲手创办的。多年来,学校弘扬行知精神,实践行知思想,探索求真教育,以“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值得终身回味的优质教育”为办学理念,以“质量高、素质全、负担轻、特色显”为办学目标,以“打造书香校园、数字校园、快乐校园”为抓手,追寻素质教育,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青海教育》2009,(3):F0003-F0004
西宁市行知小学成立于2006年9月1日,位于西宁市城西区行知路,占地28亩,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拥有22个教学班,1241名学生。现有教师62名,大专以上学历达100%,教师平均年龄29.7岁,是一所充满青春活力的新建学校。短短两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获得了“青海省绿色学校”、“西宁市标准化学校”、“西宁市文明校园”、“创造教育实验基地”、“陶行知实验学校”、“西宁市足球训练基地”、“西宁市防震减灾示范学校”、“西宁市平安校园”、“西宁市卫生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生活教育》2010,(5):59-59
四川省以"行知"命名的学校,肩负着学习发展优秀教育遗产的神圣使命与重大责任,按照先贤所实践与提示过的努力方向,使教育向前向上,争取把学校办成最优最好,最能为群众心仪的学校。行知学校应该成为优质学校的代名词,成为品牌学校铁示范,成为先进教育思想与行为的实验基地与传播者。这是“行知”命名学校的使命与定位。  相似文献   

19.
李敏娟 《教师》2012,(25):115-115
行知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它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知思想不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而且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启发。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笔者以行知思想为指导理念探索如何进行创造性的班级管理。(一)行知思想的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它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思潮之一。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把它理解为:教育要使幼儿学习生活,教育要利用生活,教育是为了生活。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南京市觅秀街中学是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保障房片区一所配套公办初中学校。学校现有9个班级,365名学生,生源多元复杂,发展差异较大。学校秉承“让成长更美好,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价值观,以“为成长而教育,让孩子们成为行知雅秀的人”为育人目标。学校格外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文化构建和教育方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