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扩句和缩句时,很多老师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学生也花了大量时间去练习,可是学生总是不容易掌握。不管你怎样去教,怎样去练,总是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学生学得一塌糊涂。怎样才可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点方法,也算是一点小小的经验吧,供大家参考:那就是在扩句和缩句教学中采用“人性化”手段,可使学生学的轻松自如,掌握的更加牢固,使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在做句型转换练习时,常会见到"将单数句变成复数句"这类练习题。不少学生在做这类练习题时总是"顾此失彼"。那么如何正确地将单数句变成复数句呢?请看"单数句变复数句"现在播报。  相似文献   

3.
《句与句之间》一文编入初中课本第六册。教时,我从语法角度来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可是有人认为从语法角度来分析是错误的,是对不准教材的口径。按教材要求,应该从逻辑角度去分析,为高中打下基础。我们说,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是比较复杂的,它们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分析?我认为:如果以逻辑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就不可能理解句与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扩句与缩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自己扩充和紧缩的句子正确与否,心中无把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试行运用扩句与缩句的互逆关系来检验其正误的方法,效果很好。如:扩充句子“王明打扫教室”。学生把这一句扩充为“我和王明一起认真地打扫六年级教室内外”,认为只要添加了与原句有关的词语就行了。我们引导他们将所扩充的句子再进行紧缩,结果紧缩成“我和王明打扫教室内外”,这样的句子与原来句子的意思不一样了。通过对比,他们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到,扩句不能乱加  相似文献   

5.
扩句,就是给句子添加词语(即添加附加成分),使句子所表达的内容更加确切、具体、生动。扩句能加深学生对句子结构的认识,理解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提高掌握句子的能力。学生掌握了这项基本功,在阅读时就善于领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习作时就能根据需要,严密地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而且写得具体生动。扩句还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有利于发展扩散性思维,培养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数学不是孤立的学科知识,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课中学到的“扩句”和“缩句”知识来帮助数学学习,效果较好。一、运用“扩句”知识帮助学生学习数学1.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含义。有些数学题目采用“承前省略”的表达方式,低年级学生难以读懂。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句,把省略的文字补充出来后再理解,简单易懂。如“动物园有黑熊20只,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此题中“比白熊多8只”是关键句,但承前省略了部分文字,低年级儿童尚缺乏前后联想的能力,一时无法理解判断出“谁多谁少”来。教…  相似文献   

7.
一、游戏目标:通过轻松愉快的扩、缩句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和巩固扩句和缩句的知识,提高遣词造句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二、游戏方法:游戏适合3人参加,人多可以分组进行。游戏时,3人轮流充当“出题人”、“扩句人”和“缩句人”。一轮3次结束。  相似文献   

8.
解志斌 《辅导员》2014,(9):27-28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不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直述句转换成转述句的一般方法是:1.标点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一般要把冒号改写成逗号,双引号删去。2.人称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时,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相似文献   

9.
数学不是孤立的学科知识,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语文课中学到的“扩句”和“缩句”知识来学习数学,效果较好。一、运用“扩句”知识帮助学生学习数学1.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含义有些数学题目采用“承前省”的表达方式,低年级学生难以读懂。对此,教师引导学生扩句,把省略的文字补充出来后再理解,简单易懂。如“动物园有黑熊20只,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此题中“比白熊多8只”是关键句,但承前省略了部分文字,低年级儿童尚缺乏前后联系思考的能力,一时无法理解判断出“谁多谁少”来。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0.
改句     
老师:请把“我的哥哥去学校”这句话改写成将来式。学生:我哥哥的儿子去学校。改句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不是孤立的学科知识,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语文课中学到的"扩句"和"缩句"知识来学习数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缩句和扩句是小学语文训练中的常见形式,但实践中其内涵比较模糊。缩句的教学价值在于能训练学生准确把握句子结构,快速提取句子中心信息。扩句同样能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汉语单句的结构特点,并把句子意思表达得具体和生动。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难度,针对不同的年段,设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扩句是语言的一种训练形式,有助于把句子写具体。如何在扩句的同时,进行写段的练习,使句与段的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写句成段的能力。今举一例如下: 一、逐步扩句扩句是把最简短的句子,添上一些修饰词语,写成表达具体的长句子。扩句可以分步扩写。如“老奶奶来了。”先扩“老奶奶怎样地来了”,学生会写出:“老奶奶拄着拐杖,背着包袱来了。”“老奶奶拄着拐杖,手拿篮子回京来了。”“老奶奶拄着拐杖,满头大  相似文献   

14.
教句子的连带成分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句子的基本成分,再用基本句式如“鸟飞”、“我爱祖国”等要学生作扩句练习。在课堂练习中,学生你一句我一句,一下子把这三个只具有基本成分的句子扩成了几十个句子。例如把“鸟飞”扩成的句子有:“鸟在天空飞”、“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一群小鸟在头顶上空飞”、“美丽、活泼的小鸟飞过了小山岗”、“一群黄色的小鸟飞到远处去  相似文献   

15.
扩句六法     
根据实践,谈谈我指导学生扩句的几点做法: (一)添枝加叶扩句法如果说,主语、谓语(有时还有宾语)是主干的话,那么,定语、状语和补语便是枝叶。句子具备了主语、谓语(有时还有宾语),又具备了定语、状语、补语,就能枝干相生,交相辉映,意思明确,形  相似文献   

16.
扩句是句子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句子扩充后,意思更具体、明确、生动。经常让学生做扩充句子的练习,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很有帮肋的。扩句,就是在简单的句子中加进附加成分。教学  相似文献   

17.
缩句扩句是句子训练,主要在中年级进行。缩句,知道一句话主要的意思,体会什么是完整的句子,训练思维的概括性。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这项训练着重在段、篇中进行,如概括段落大意,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等。在句的训练中也有体现,就是缩句。如“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缩为“大尾巴翘着”,就是排除了句子次要部分的概括。扩句,学习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训练思维的具体性。这项训练,从低年级补充词语开始培  相似文献   

18.
扩句是在最简短句子的基础上,添上一些修饰词语,写成表达具体的长句子。巧用扩句,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彩。  相似文献   

19.
《颜氏家训》里有大量的被动句,这些被动句有不同的类型。从总体上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一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中,有形式标志被动句中,根据标志形式的不同,这类被动句可分为"蒙"字类被动句、"可"字类被动句、"于"字句、"见"字句、"被"字句、"为"字句等。这些被动句基本体现了古汉语被动句的特征,也基本反映了南北朝时汉语被动句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扩句和缩句训练是小学阶段学习语文重要的基础训练内容。扩句就是给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加上一些适当的修饰和限制性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生动、形象。简单地说,扩句就像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枝叶,使大树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