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就是人们受语言符号刺激产生的一种直觉。他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夏沔尊先生认为:“一般做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语感是言语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周静 《现代语文》2009,(8):49-50
语感是什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语感,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朱光潜说过: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编写过《语感论》的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是社会的人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上它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魏澜 《河南教育》2011,(9):41-42
什么是语感?《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把语感的培养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明确指出.语感的形成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反复体会的结果。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去落实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语感能力,是人的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中学生语感能力,是中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指出:要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那么什么是语感呢?鲁迅的《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读到此处,有的同学在头脑中立刻现出萧条、冷落、破败的旧中国农村的景象,而有的同学却会漠然置之,甚至会提出“荒村怎么会横着”等疑问。这种差异,正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方面的差异。这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简言之,就是语感。即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的感受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既能很快地抓住语言的表达意思.还能很快地体会到言外之意。语感是一种顿悟。它和悟性、灵性相随。语感得到培养。悟性和灵性也就生在其中。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学生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他门的语感。  相似文献   

7.
语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众多信息知识的储备。这需要教师通过英语课堂教学,细心引导,加强训练和培养。训而练之,练而训之,螺旋式地循环往复,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语言习惯,一种敏锐的语言直觉。当学生接触到新的语言字时,能凭直觉判断正误、是非,进而获得语感,达到准确而全面地理解语言字的目的。英语语感的培养可以从听说入手。  相似文献   

8.
所谓“语感”实际上就是对语言字的敏锐的、丰富的感受。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呢?第一,要使学生在把握词语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加以揣摩比较。对于章中的词语,有的看来含义并不深奥,可是因为它用得恰当,就分外传神,通过这些词语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写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分别选用了恰当的动词。小鱼用“摇”,老黄牛用“甩”,燕子用“摆”,这些动词虽然都有“摇动”的意思,但不能调换使用。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词的妙处,细细欣赏,反复琢磨,达到“意会”,并知道怎么用词,用在什么地方最确切,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慢慢地被培养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10.
何元生 《中学文科》2006,(11):42-42
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志。郭沫若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语言的敏感,这东西水到渠成、冷暖自知……这种语感的培养在青少年阶段十分重要。”那么,怎样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宗素英 《中学文科》2007,(10):17-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学生有了良好的语感,就有助于其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语文素养。那么,该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张亚惠 《陕西教育》2009,(2):89-89,88
本文提出在英语的教学中,语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而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藕)》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笔者就七至九年级语文实验教材的使用中培养语感的做法简介于下,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阅读感晤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感.即语言直觉.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包括对语言材料的组合方式和规律.对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韵味等方面的总体感悟。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联想、想象的活动。思维的参与.情感的融入等。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感司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语言的理性的直觉能,略语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言语实践,语感训练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听说读定的言语实践是培养英语语咸怕一条正确途径,在外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语感之间的,掌握好传授语言知识的“度”,将语感训练和传授语言知识结合起来,借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进而提高学生在口头上的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在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文字语言训练,最为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地感觉。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相似文献   

17.
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说明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说明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对语言的准确而又敏锐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修订小语教学大纲首次提出了“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的论述。课堂教学从内容分析转变为以学生学习语言为本,在读中培养语感为主,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探索了读中培养学生语感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重叠式词语读音问题的考察,认为AA或、ABB式、AABB式注音在《词典》中不够规范,应予以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