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9-9
曾几何时,一大批“海归派”创业的辉煌经历让他们身价直线飙升。而现在,出国越来越平常,含金量日趋下降,“海归派”的求职路不再那么顺利,甚至出现了“海归硕士百封求职信石沉大海”的现象。2003年,中关村某家软件公司以月薪2500元招聘一名软件工程师,提出”有留学背景优先”,原以为很难吊起“海归”的胃口,没想到一下子引来3名“海归”硕士竞聘。看来,在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面前,“海归”自降身价实属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2.
声音     
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有必要在作出留学决定之前掂量一下,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能力通过艰苦努力成为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的真“海归”,如果有,就义无反顾;如果没有,则趁早放弃。——据媒体报道,中关村一个月薪2500元的职位,有3名“海归”激烈竞聘。更有报道说,有些“海归”的求职预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有个说法,叫做:“出国镀层金,回国拿高薪”。那时候“海归”是个令人羡慕的新名词。但最近两年.又出现了一个新词儿,叫“海待”,意思是从海外留学回来却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的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海归”已不再是精英了吗?记者通过调查,带我们走近新时期的“海归”一族。  相似文献   

4.
行业信息     
《广西教育》2008,(3):95-96
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超30万人,职校生月薪平均1510元中职就业率高出高职30%,海归硕士找工作“回炉”中职“充电”,上海发布十大热门职业,举办职业资格考试单位不得组织与考试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5.
所谓“成功”其实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或许在你看来,这些出国留学的海归们白白花费了大把“银子”最终还得为了一个职位挤得“头破血流”,但也有人认为,出国留学取得洋文凭甚至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那段留学经历,那才真正是人生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虽然在《新华词典》上,由“海”组成的108条词语中并没有“海归”一词,但在人才市场上,人们都知道“海归”是对海外留学归来的人员的称呼。该称呼被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又有了如下更多、更具体的称呼。“海待”:留学归来等待工作的人员,常成为留学一族自嘲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楚杰 《海外求学》2004,(13):62-63
眼下,海外留学经历已经不再引人注目了,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找不到工作也成了平常事。可是就在“海归”中出现了“海待”的情况的同时,原本不太被人看好的“老留学”成了值得关注的人群。因为在不少留学专家的眼中,“老留学”成了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值得提倡的留学模式。因为,在国内大学毕业以后,工作几年再出国留学,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整个社会和自身都有了深刻的了解,这个时候出国的目的性更强,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8.
熊丙奇 《上海教育》2013,(33):69-69
日前,《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2012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同比增长46.56%,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归潮”。调查还显示,“海归”的含金量在缩,77.5%的海归都表示实际薪资比理想薪资低,仅1.8%的海归表示实际薪资高于自己的期望值。蓝皮书还指出,海归收回留学成本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王晓飞现在任教于一所211财经院校,如果不是因为没有一张博士文凭,她的工资待遇不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她任教的学校有自己的工资标准:被录取的海归博士可以享受年薪20万-30万,非海归教师则按照老体制工资标准。王晓飞戏称自己是海龟,但不是海归博士,是海归硕士。所以,她现在的收入是月薪1300元,年薪15600元,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0.
陈曦 《留学生》2009,(2):26-27
眼下金融危机肆虐,不少行业.企业都切身感受到丝丝寒意。那么,金融危机对留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赴英留学现在的状况如何?学生应该注意什么?海归就业有何建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探访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总监吴媛媛。  相似文献   

11.
虽然在《新华词典》上,由“海”组成的108条词语中并没有“海归”一词,但在人才市场上,人们都知道“海归”是对海外留学归来的人员的称呼。该称呼被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又有了如下更多、更具体的称呼。  相似文献   

12.
孙曼是个普普通通的山东女孩,赴英留学攻读经济学硕士时,意外地迷上了驯马。一不小心,竟成了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获得国际认证资格的女骑师之一。如今,就连不少驻京的外交官及跨国公司老板,都成了她的“马友”。女海归以骑马为职业,在国内可是件十分稀奇的事,她的生活会是怎样一番色彩呢?请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兴忠 《现代语文》2005,(11):44-44
《新华词典》上,由“海”组成的词语有108条之多,但没有“海归”一词,而在人才市场上,“海归”却是人们熟知的对海外留学归来的人员的昵称。该昵称被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又有了如下更多、更具体的昵称。“海待”:留学归来等待工作的人员,常成为留学一族自嘲的语言。“海星”:留学归来的明星。“海鲜”:留学归来受到重用者。“海参”:留学归来的人员,特指没有工作经验者。“海藻”:(海找)留学归来的人员中不断找工作,仍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海狮”:留学归来的大师级人物,主要指学术权威。“海草”:指留学归来的人员中,学术学历背景都不高,…  相似文献   

14.
五月的北京,“科博会”总是个热门的话题。从创立开始,“科博会”就是一个留学人员活跃的展示实力的舞台。今年的“科博会”,无论是举办人才招聘、创业论坛,还是力推创业新锐、创业成果,都浓缩着当今“海归”求职、创业已是艰难百战的现实。而同期由本刊与有关单位联合推出的“留学论坛”活动,仍传递出“海归”们在“去”与“留”之间的艰难抉择。这些,不约而同地汇聚成人们对“留学后的思索”。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08,(3):46-48
为了营造“天府四川-海归乐园”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海归”来川工作,创业和服务,年前,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21家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川工作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通过实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认定制度,打造高层次“海归”来川工作绿色通道,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由21家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出台吸引留学回国人员为川服务政策文件,这在四川省行政管理工作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戚永颖 《留学生》2010,(10):29-31
每每对话一位海归创业精英,笔者都能感受到对方身上所散发出的激情与活力,这次采访北京朗波芯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申博士也不例外。海外留学背景与经历赋予了这些精英们共通的气质——创造力强、敢想敢做。采访时,  相似文献   

17.
五月的北京,“科博会”总是个热门的话题。从创立开始,“科博会”就是一个留学人员活跃的展示实力的舞台。今年的“科博会”,无论是举办人才招聘、创业论坛,还是力推创业新锐、创业成果,都浓缩着当今“海归”求职、创业已是艰难百战的现实。而同期由本刊与有关单位联合推出的“留学论坛”活动,仍传递出“海归”们在“去”与“留”之间的艰难抉择。这些,不约而同地汇聚成人们对“留学后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读者     
《教育》2013,(8):5
海归校长成为教育主流文/向正鹏湖北读者最近看到《教育》旬刊2013年第5期焦点"海归校长",让笔者意识到,在海外留学的热潮更加迅猛的今天,海归不再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概念。有越来越多海外求学经历的教育管理人才将充实到大学的领导班子,甚至有向高中、初中等基础教育阶段渗透的趋势。可以说,海归校长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海归校长受青睐,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相比于没有海外经历的校长,海归校长的视野要开阔得多,他们能够在求学中接受到先进的教育理念的熏陶,切身感受到这些教育理念的优势所在,也能把这股新风带回校园。其次,海外求学让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接受过国外高等教育的人曾是同代人中的幸运儿。但时过境迁,这些昔日的"海归"正变成"海待"。曾被视为香饽饽的海外学历为何风光不再?瀚纳仕人才管理咨询公司中国区总监西蒙·朗斯认为,外语水平是个转折点,国内大学过去十年的外语教育使外语技巧不再至关重要。艾薇·王(音)曾在拉夫堡大学攻读媒体及文化专业的硕士学位,家人为此花费约三万英镑。她回国后参加了二十次求职面试,她说国内就业机会很多,但月薪不令人满意,且用人单位想要既听话又对工资要求不高的人。"如  相似文献   

20.
焦江方 《神州学人》2005,(12):13-15
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多,“海归”群体的增大,职场似乎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才评定规范平台,将“海归”群体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以前的几乎拥有“高职位、高薪酬”的整齐划一的“海归”群体而今却出现了多态化的发展趋势,“海归”的群体结构也显得日趋多样起来,人们对“海归”二字的认识和理解也由此趋于复杂起来,于是便善意地冠以“海归”和欲“海归”者一系列诙谐有趣的昵称:“海带 (海待)”、“海鲜”、“海星”、“海狮”,“海藻(海找)”、“海草”、“海参”、“海派”、“海鸥”、“海泡”、“海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