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作画,讲究含蓄。宋代著名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雾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古人论文,也讲究含蓄。清人刘大櫆在其《论文偶记》中指出:“文贵远,远必含蓄,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乃可谓远。”新闻写作也应讲究一点含蓄。胡乔木同志说过:“愈是好的新闻,愈是善于在内容(事实)上贯彻自己意见,也愈善于  相似文献   

2.
蔡敏 《大观周刊》2010,(37):65-65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人与人交往中,人们力图用比较含蓄、婉转、无刺激的语言淡化或排除各种令人不愉快的联想,从而增加交际过程中言语表达的可接受性、认同性和得体性,减轻听者的心理刺激和压力,使其更容易接受,以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可以说,委婉语是交际活动中的一种“润滑剂”。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湖南某报社接到一个出价2万元的“丰乳”香皂广告业务。报社总编室一位负责人审看广告清样时发现,该广告描绘的是女人使用“丰乳”香皂后乳房变得如何美。这位负责人觉得内容中有些不雅的地方,便要广告客户把内容改得含蓄些,当得到不能更改的答复后,他便把有关情况向总编辑报告。总编辑毫不犹豫地说:“像这样的广告,莫说2万元,就是20万也不登。” 这种宁愿损失2万元也不损害报社形象的做法的确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4.
“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林语堂)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以下简称《编》剧)具有这种特色。它一不靠恶作剧式的闹,二不靠浅薄轻浮的逗。它主要不是运用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或令人发噱的形体动作,而是运用幽默的喜剧语言,用的是北京人嘴边说的话,写的是老百姓身边熟悉的事儿,只是经过艺术提炼,显得更集中、更强烈、也更含蓄,让观众通过会心的领悟而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5.
浅说委婉语     
在古汉语中,委婉语被称为“曲语”,指说话时迂回曲折,含蓄隐晦。英语euphemism (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 (好)和词根pheme(说话) ,意为good speak (说话听的或者善词令) 。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字面意义是“word of goodomen”(吉言)或(好的说法)。一般认为,凡是用来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那些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均在委婉语之列。委婉语的创造和使用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是一种潜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人们在谈论那些令人尴尬或不快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题好一半文”,强调的是标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巧妙地作好标题,使这“一半文“具有特色,更能吸引读者?一、增日含蓄感含蓄能够调动读者的好美心,增强吸引力。当今社会人们阅读层次提高,对新闻标题的美感要求也增高,而含蓄本身就是一种美。如标题《毛主席含笑乘“东风”》。毛主席乘的“东风”到底是什么?字面上看不出,这就给人一种含蓄感,读者只有往下看。看过才知道,原来是毛主席坐上了我国自己制造的“东风”牌小轿车。我曾制作过一条标题叫《有“泉”能使苍蝇乖》。泉,是泉眼、泉水之意,哪里的泉能让苍蝇乖呢…  相似文献   

7.
心理现象,内容丰富;下面就一些心理现象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作一些探讨。①含蓄与新闻写作读者是有自尊心的。每个有自尊心的人一般不愿意相信意见而宁愿相信事实。因此,愈是好的新闻作品.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这种藏而不露、弦外有音的手法就是含蓄。1983年12月5日,《人民日报》曾披露河南一家卫生院的医生开药方拉关系荒唐到把毛驴当成中药开出的奇闻。对这类损公中饱私囊的丑恶现象,作者不吝笔墨.一捅为快。但在把弓拉紧以后,却引而不发,而将笔锋一转,写道:“医院是治病的  相似文献   

8.
电影电视里有不少没有人物出现,用以介绍环境气氛、景物风貌的镜头,称空镜头,这好比我国诗话中所说的“景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语道出“景语”(空镜头)的真谛。在电影电视里空镜头的运用如果不与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相联系,不成为塑造人物,抒发情怀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写新闻讲究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含蓄有余味。其实,含蓄,亦称“留白”的艺术,用之于写作、绘画,古今论述甚丰。 据史料载:宋代皇帝徽宗赵佶酷好书画。他当政时将绘画列为科举考试中的应试门类,入选者可人仕“翰林图画院”。有一年,著名山水画派首领李唐参加画院考试,考题为“竹锁桥边卖酒家”。他在画面上巧妙地画出一泓清清的流水,水面小桥横架,桥畔崖边,一抹青翠竹林,竹梢上斜挑出一幅酒帘,迎风招展。李唐所作之画,虽未见酒家,但竹梢上的酒帘使人联想到竹林后的酒家,逼真地体现出“锁”字的意境。考官认为此画虚出酒家远比众多应试者酒家、小溪、木桥和竹林,应有尽有,样样摆出,更为含蓄,更有意味,更引人深思。李唐夺得了考试的第一名而进入图画院。 藏而不露,作画一法。文画相通,含蓄亦为作文之一法也。  相似文献   

10.
江作苏 《新闻前哨》2002,(12):13-14
从审美的角度看,东方人对于含蓄有更多的偏好。新闻并不排斥含蓄,相反含蓄可能使新闻更具魅力。“准确、鲜明、生动”是新闻的特点。但是,一切特点都不是死套子,相反,运用特点必须“反常合道”,方可使特点表现得更易为人所接受。“准确、鲜明、生动”与“含蓄”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含蓄之中可以准确地表达观点,含蓄之中能够鲜明地显示态度,含蓄之中得以生动地传递爱憎。解放战争中王匡写的《西瓜兄弟》,没有正面说我军如何强大,仅末尾一句:“队伍还是肩并肩地往南走,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这就既含蓄,又形象有力地表达了记…  相似文献   

11.
秋那桶,是个奇怪的地名。它位于怒江大峡谷的最北端。这是个怒族语的地名,后来我们发现,这一带叫“桶”的地名很多,比如,四季桶、坎桶。桶在怒族语中是“幸福和谐”之意,我们后来开玩笑说,今后的新年祝词,就是送你“全家桶”。  相似文献   

12.
小小说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好的结尾。好的结尾,常常使读者感觉余味无穷,发人深思。作家冯骥才在《谈创作思维的习惯》一文中说:“我喜欢这样的结尾,把话留下半句,把感情推出去。作品终结时,能将作品的思想推选一层,这一层又完全交给读者去想象。”小小说更应如此。好的小小说都应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叫含蓄。含蓄,本是任何样式的文艺作品所共同重视的;然而,由于小小说字数少,就更要发扬这一特点。可以这样说,没有“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就难于有真正的小小说。结尾浅露的直说,是无法“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含蓄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引起回味,让读者有所得。这类小小说的结尾,就是巧妙地运用省略号,让读者透过那省略号,品  相似文献   

13.
文学书简     
六十四年轻人易于激动,写诗作文,总是抒不完的情,恨不得每写一句都感叹一声“啊”。有人说,每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抒情也要有个“度”,不能过多,过滥。孙犁在给一个业余作者的信中说:“即使是散文,抒情也要有所控制;抒情而又有含蓄,方是文章精美之路。一味抒情,则等于没有抒情。”(《远道集·芸斋书简》)你这篇散文中,抒情的句子太多了,反而把本来很浓的情感冲淡了,稀释了。所谓“直抒胸臆”,并不是要把自己想到的直陈感情的话统统说出,而是在情不能自已时点到即可。也就是说,要使自己一腔真情蕴含在、浸润在作品的叙述和描写中,让读者去感受、去体味,而不可由作者时时站出来大发感慨。少男少女谈恋爱时,含情脉脉的一  相似文献   

14.
语言文字是字形、字音、字义3要素结合的产物。前人形容修辞的准确、完美,常以“声谐义恰,句带灵气”这8个字来概括。新闻的标题作为“新闻的广告与眼睛”,体现了新闻价值、要素、主题与表现手法的集中统一。因此,要求某些标题做到“声谐义恰,句带灵气”,也是完全应该的。声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谐音”。以谐音辞格创作的优秀新闻际题,除具有含蓄、畅快、音韵美外,还能使标题新鲜、生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我认为这里所说的“见解”实质上就是“观点”。艺术创作如此,新闻写作也是这样。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有时生怕读者不明白作者的意图,唯恐自己宣传教育的气氛不够浓烈,因此,往往作者和盘托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将自己的“见解”化作“闪光”、“高大”的溢美之词(任意拔高或虚假失实不在此列),充塞字里行间。作者的用意也许是好的,但往往是出力不讨好。因为读者反感那种赤裸裸的说教或宣传味太强的报道,聪明的记者、通讯员总是将自己的“见解”巧妙地寓于新闻事实的报道之中。  相似文献   

16.
南宋诗人陆游有感于图书错误百出,曾激愤地发出“错本散满天下,更误学者,不如不刻之为愈也”的呼吁。陆游抨击的“错本”,是指错误很多的图书,用今天的标准来说,就是“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与“错本”相对的是“善本”,即没有错误或错误极少的图书。  相似文献   

17.
肖雯 《大观周刊》2012,(39):281-281
本文主要论述了日文中的道歉语和中文中道歉语的语用表达异同比较。就是研究比较中文“对不起”与日语“亨办圭世允”的语用异同,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中找出中日文化的文化差异,促使日语研究者在研究语言同时不忽视文化差异。同时,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了解中日文化差异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庄子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说明,受时间、地点、知识的限制,就难以明理。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当我们看不到它的作用、认识不到它的价值时,那么,你将只会叹息:“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然而,一旦你用新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时,你就会产生全新的感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的认识如同登高赏景一样,只有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站立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才能眼界大开,胸襟豁然。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说过:“观察的场面…  相似文献   

19.
徐慧 《视听界》2011,(3):111-111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1日答滕万林的信中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从语言的角度看,语文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既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的音声化。作为靠“说话”谋生的专业人员,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是有声语言传播工作者,与“语”、“文”打交道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20.
闲话读书     
在家里说笑话,我常常拍着胸脯对家里人说:“我是智慧的化身。”说实在的,我这个人的聪明才智,是在中人之列。如果照班固《汉书·古今人表》所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又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矣。”我是个:“困而学之”的“中人”。不过,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