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听了某教师在讲高二《思想政治》中的“感性认识”这个概念时,拿出杭州西湖风景图向学生展示说:“杭州西湖风景真美,这种美感就是感性认识。”有学生当场提出异议,认为美感也是理性认识,有的听课教师也有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2.
曾有一位教师上《最后一课》 ,先讲小弗朗士 ,再讲韩麦尔先生 ,然后问 :“你们觉得韩麦尔老师怎样 ?”课堂乱了 :有的说“好” ,因为他爱国 ;有的说“不好” ,他因个人的事放假 ;有的人说“无法评价” ,因为看一个老师要看其水平……老师最后说 :“告诉你们 ,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重要 ,不讲了。”既然不重要 ,为什么要问呢 ?归根到底 ,没设计好。由此可见 ,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优化课堂设问。就一节语文课而言 ,如果说师生间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的话 ,那么提问则成为构筑课堂教学大厦的框架 ,是完成《大纲》要求的一项必要措施 ,是教师、学…  相似文献   

3.
学了语文第十一册中的第八课《落花生》后,有一个习作练习,要求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于是我布置了一篇关于稻花的作文。说明题目要求后,学生哗然,他们睁大眼睛,发出惊讶之声,有的问:“稻子还有花呀?”有的说:“我怎么从没有见过?”他  相似文献   

4.
那天教的是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粗谈了各自对某些文句的理解后我注意到成绩很落后的杨陈枭同学涨红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于是就请他说说在想什么,他说“我有一个疑问,课文中说教室里很安静,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既然谁都不去注意,那么是谁看见了这些小虫子?”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提问。教了好几轮《最后一课》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学生为大师挑刺呢,对啊,小虫子是谁看见的?我热情地表扬了他这种敢于质疑的勇气,然后,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作家为什么说‘谁也不去注意’?”学生们有的说“为了说明大家都深深地…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师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在结尾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孙悟空、白骨精和唐僧三人,你欣赏谁?”学生发言踊跃,结果是三种意见都有。评课时,教师对此颇有争议。有的说不妥,有的说可以。一位教师极力赞成执教教师的设计,并举《田忌赛马》和《将相和》为佐证,提出既然可以允许学生喜欢孙膑或田忌,蔺相如或廉颇,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欣赏白骨精呢?一位教师认为,学生说白骨精屡败屡战,说了真话,应该加以肯定。真的能欣赏白骨精吗?不!白骨精屡败屡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吃唐僧肉,吃人肉!如果我们赞同学生的观点,也…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心声     
我是一位普通的教师,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普通得如大海中的一滴水,似大气中的一粒尘,象路边的一棵草。 每当同事们聚在一起闲聊时,这个说他过去的同学现今是“厅级”干部,“处级”的就更多了;那个讲他的朋友下了“海”,几年就成了“大款”,腰里揣着“大哥大”,出进都坐“桑塔那”;也有的说她的学生某某出了国……聊来聊去,得出了近乎一致的结论:当个教书匠太清苦,下辈子万万不可干这个行当。于是,我平静的心河中荡起了涟漪:如果允许重新选择职业,我还会当一名教师吗? 教师一生清贫:三寸笔,三寸舌,三尺讲台,还有那一方“黑土地”。这便是教师的“财产”。教师生活单调:上课、下课、批改作业。这便是教师的活动“轨迹”。教师工作辛苦: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传道授业”,辛苦耕耘,得到的是青丝成白发,额头多皱纹。于是,我又一次问自己:当一名教师值得吗?  相似文献   

7.
以火灭火     
听一位自然教师讲《燃烧与灭火》一课,教师提出:“大草原着火怎样扑灭?”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发言非常热烈。而且有的学生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使我感触很深。一名学生首先回答说:“可以用人工降雨扑灭”。教师说:“没有云怎  相似文献   

8.
一、怪异现象扫描案例一:教学第二册《草原的早晨》。教师指名让学生读每一个自然段,每读完教师就说:“这个小朋友读得真好,我们表扬他。”于是学生就举起双手,翘起大拇指,转身对受表扬的同学喊上一句:“嗨,嗨,你真棒。”课中学生答对问题了,也时不时冒出“我们表扬他,”“嗨,嗨,你真棒”,调皮的学生也故意挤眉弄眼,自我表演一番。案例二:第三册《英英学古诗》。师:疑是地上霜,这个“疑”是什么意思呀?生:疑就是当作。师:你说错了,请坐下,……二、剖析与思考由以上案例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激励性评价的过程中,虽然已经认识到激励性评…  相似文献   

9.
我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对“他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一句中“他”的用法提出异议,他说:“乌鸦是鸟,应该用‘它’,为什么这里用单人‘他’?”我听后高兴地说:“是啊,为什么这里用‘他’呢?谁能回答?”于是,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有的说:“这里是把乌鸦当作人来写,所以用‘他’.”有的说:“因为书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区级小学作文研讨会上,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写以“瘾”为话题的作文。经过一番启发后,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的爸爸烟瘾很大,每天都需两包多烟,我劝了多次,终于被我劝止了,我准备写这个题目:《我劝爸爸戒烟瘾》。老师说:“好的。”有的说,我的外公有酒瘾,他的血压已经很高了,外婆不让他喝,他就偷着喝,我准备用这个材料写:《外公的酒瘾实在大》。老师说:“这个材料也好。”有的说,我有买书的瘾,每个星期都想买几本书,不买,就非常难过,我想写这样一个题目:《我的买书瘾》。老师说:“很好。”这时,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准备写这样一个题…  相似文献   

11.
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授《窦娥冤》一课时,联系实际讲了段别有风趣的“题外话”:“有的人,有的书,把关汉卿比作莎士比亚,称关汉卿是中图的莎士比亚,这种提法是否恰当?”学生一时弄糊涂了,只觉得过去也是这样说的。这位教师继续点拨:“关汉卿是元朝初年的大戏曲家,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早300余年,  相似文献   

12.
学期末的一天早晨,在学校政教处的大门上贴了一张小字报,其中有这样的话:“处分我们的布告在宣传栏内已经张贴一个星期了,你们的目的也已经达到。马上就要放假了,好多家长都要来学校,请你们撕下布告,别让我们在家长面前再丢丑了……”面对这张小字报,校园内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这些学生犯了错误受到处分,心中还不服气,竟然贴小字报来对抗,要加重处分;有的认为,学生贴小字报当然不妥,应该加以教育,但小字报给我们反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在收音机上听了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教师讲课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他满以为学生听得十分投入,但抬眼一看,却发现学生大都前栽后仰、昏昏欲睡,前排一名学生正在打瞌睡,而且睡态可掬,他双眼紧闭、口水长流,还频频点头。教师大怒, 一拍桌子揪起这位学生质问:“你在做什么?”学生一下惊醒,急忙回话: “我在听课。”师问:“听课?那你不停点头做什么?”生答:“老师,您讲得太对了,我表示赞成呀。”师问:“那你闭眼做什么?”生答:“您讲得太美了,我闭眼想象您讲的那个美境呀。”师又问:“那你长的口水做何解释?”生答: “那是您讲得太好了,我听得津津有味了。”师大悦,说:“哦,好,继续听。”于是,教师很欣慰地继续讲,学生很放心地继续打瞌睡。听了这个笑话,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因为这不仅仅是则笑话,它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思考:课堂教学中,讲,究竟有没有必要?讲,怎样做好其中的取舍?讲,怎样才能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听一位中年老师讲《黔之驴》,他一读、二串、三讲,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津津有味地讲了两堂课。学生中“用心的”就死抄、死记,“不用心的”则“以为鸿鹄将至”,窃窃私语,有的竟然打起瞌睡来了。课后,老师对我说:“文言文有嚼头,越讲越有味!”我说,“能不能少讲一点呢?”他说,“你不讲,学生不懂呀!”“能不能改一下呢?”“改什么,改来改去还不是那一套……”  相似文献   

15.
以前讲《中国石拱桥》一文,是先出示赵州桥与泸沟桥的挂图,让字生借图理解文意,叫“看图读文”。这次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积极思考、深钻课文,预习时布置学生看文绘图,即:读懂文章,根据文中对两座桥的结构特点的说明,绘出赵州桥和泸沟桥的侧面图。后一种作法对学生阅读和思考能力的要求比前者高多了,学生受到的思维训练也强多了。如:“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句,学生因为不懂“两肩”,于是有的把小拱与大拱并排地画在地面上,有的竟画在大拱的拱圈中间。课堂上教师启发学生理解了“两  相似文献   

16.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句话最先出现于《马太福音》的第十三章。从耶稣说这句话的具体情境看,他简直是专就“教育”讲的。《马太福音》告诉我们:“当那一天,耶稣……用比喻对他们讲了许多道理”后,“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就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耶稣说了这番话。“马太效应”,说到底,讲的是“用比喻”之后可能出现的效果。它所说的“凡有的”和“没有的”中的这个“有”,指的是我们用来作“比喻”的东西,是不是对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来画什么?”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要画许许多多的树,让美丽的绿色美化我们的地球。”有的说:“我要画很多个机器人,让它们来管理这个世界,让世界不再有战争。”有的说:“我要画宇宙飞船,让人类乘坐飞船到遥远的星球去旅游……”这些想法都很好,这些想法自然也会让老师感到惊喜。学生中也常常有另类高见:“我要画很多很多的钱。”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说:“他这种想法是对的。因为,他有了很多的钱以后就可…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要鼓励学生提问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动了脑筋,下了一番功夫。这种积极性是可贵的,教师必须加以爱护。如讲《月光曲》一课时,有个学生说:“盲姑娘为什么不上盲人学校呢?” 这个问题与课文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家张寿康先生曾指出,说明文“干枯乏味”使得有的教师“不愿教说明文”。而教师埋怨学生不乐意读写说明文之声也常有所闻。怎样使学生乐意写说明文?或者说怎样使说明文写得生动些?叶圣陶先生在《文章礼花》中说:“说明  相似文献   

20.
“启发”解     
有的教师对“启发”一词搞不清楚,认为“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启”,学生“发”。这就错了。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谈到教学方法时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郑玄作注说:“孔子与人言,必待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由此可见,孔丘讲的意思是:学生们不是苦苦思索到想不通的时候,我是不去开导他们的;不是到想说却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