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随着更具意义的理论方向的推进,电影创作中的女性观念视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演们更重视的是重新评估女性被社会化所左右的程度。文章通过对王全安导演的电影《图雅的婚事》作为个案分析,试图说明女性观念与社会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2.
刘红 《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63-164
本文从主题、人物形象塑造、浓郁的蒙古风情、巧妙地情节设置以及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来进行分析。展现了一个蒙古女子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做出无奈的选择。在这个悲壮的举动中,展现了这个女子的坚韧与倔强。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智能终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电视不再是人们的主要娱乐设备,但观看电视节目依然是当前多数现代人的休闲方式之一。电视节目的场面调度水平,直接决定了现代人观看电视节目时的体验。一部电视节目场面调度质量的优劣,与导演发挥的作用有最直接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电视节目场面调度中导演的重要性及作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玺  李静 《新闻世界》2009,(5):134-135
本文从象征的角度,分析了电影《图雅的婚事》中具有文化表征作用的头巾、交通工具和风速仪这三种符号,以及片中的马头琴声和苍凉悠远的蒙古长调。  相似文献   

5.
刘颖  孔倩 《现代传播》2022,(7):64-69+13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是中国与世界在文化维度进行对话的重要内容,话语视角的介入为中国非遗对外传播研究带来新意。不同话语叙事形式以及所表达的内涵、意图、情感、态度和立场构建了中国非遗的话语空间。中国非遗对外传播的话语研究应包括对话语主体、国际话语受众、话语内容、对外传播话语模式、对外话语反馈机制五个范畴的研究。与话语研究相适应的语料库语言学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为提升中国非遗对外传播力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手段。厘清中国非遗对外传播话语研究的要素、范畴与方法是构建中国非遗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战略起点。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电视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在电视节目策划中设置悬念以赢得观众关注已然成为了当前电视节目策划的一个重要手段。《非诚勿扰》的节目策划者在整个节目设计中将悬念的设置和节目的流程成功的结合,有效的激发了观众的期待心理;除了悬念之外,《非诚勿扰》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另一个亮点是冲突话语在节目中的呈现,在《非诚勿扰》中,冲突大量的表现为嘉宾间的语言冲突,一些观点的碰撞起到了制造社会话题的功能,这些原因或许正是《非诚勿扰》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场面调度作为一种独特的影视制作手法,在诠释作品主题思想、强化画面造型、表达叙事风格、营造特殊意境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电视剧《琅琊榜》中场面调度在人物性格、情景气氛、主题思想的技巧应用分析,希望引起中国电视剧制作人员对场面调度的高度重视,从而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8.
成方舟 《青年记者》2012,(26):28-29
叙事话语是电视新闻故事内容表达的方式和技巧,"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世界就是由这一叙述话语规则构成的世界"。①而意识形态依据基本认知信仰来界定,这种基本认知信仰形成了群体成员间共有的社会表征的基础。也就是说,人们在种族和性别上的信仰,决定了他们的话语和其他社会实践。因此,意识形态与叙事话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意识形态决定了话语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花腔》文本呈现的语词修辞、叙事修辞、历史修辞三个层面的话语分析,阐释作者如何实现对意识形态话语的解构、对个性修辞话语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央视《新闻周刊》的叙事话语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真 《新闻世界》2011,(5):44-45
《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周末杂志性新闻栏目。自从2003年开播以来,《新闻周刊》秉承着浓缩过去七天中国历史,固化人们对一周新闻的记忆的理念,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认可。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等方面分析央视《新闻周刊》的叙事话语特色。  相似文献   

11.
华语武侠电影具有明显的"中国性"(Chineseness),其叙事与传播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叙事与传播。进入新世纪,欧美主导的国际影坛上出现了两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语武侠电影,即李安的《卧虎藏龙》和张艺谋的《英雄》。本文以全球本土化、文化杂合及文化话语构建分析框架对这两部经典影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李安的《卧虎藏龙》呈现高度的文化杂合与全球本土化叙事特征,即在中国传统武侠的江湖情仇语境下融合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呈现出一种侠义江湖和"理智与情感"的艺术糅合;张艺谋的《英雄》则呈现较低程度的文化杂合和全球本土化特征,但电影的核心思想具有高度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即,"家、国、天下、大一统"的价值观。影视文艺作品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对作品内容的批评阐释,还需考虑其建构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通过对《卧虎藏龙》和《英雄》为代表的经典华语武侠电影的文化分析,结合全球本土化、文化杂合与文化话语的维度,可为当今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影像叙事与传播提供一个批评分析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一直以富有特色的表现方式,在我国纪录片栏目中创下了举足轻重的成就。在纪录片的领域之内,《探索·发现》栏目的戏剧化叙事策略具有明显的特色和风格,因此,研究《探索·发现》戏剧化叙事策略能够促进传播者和受众双方有效交流,有助于推进我国纪录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话语与叙事都以语词为基本构成元素出现于文学文本。本文基于《圣经》话语权威性,从叙事时空、叙事体式、叙事情节等方面探究《圣经》庄严叙事的建构以及《圣经》权威话语与庄严叙事形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医疗机构话语有其自身的话语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其主体使用者实施非礼貌策略时具有特殊性。以日常话语中的非礼貌策略为参考,通过对医疗机构话语的研究,总结出医疗机构话语中医务人员的非礼貌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时政类新闻期刊经过近40年的发展,随着政治环境和形势的变迁其叙述话语也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简单告知到故事化叙述的多重演变.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目前我国时政类新闻期刊中叙事话语的四种样态,即以宣传为主的政治话语,以资本驱动的商业话语,回归新闻本质的民间话语和以事实为本位到追求故事化叙述的话语转变.新闻话语发生的转变,一方面离不开市场和技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离不开我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在新闻叙事话语的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回归新闻的本质属性,体现新闻规律.民间话语在与政治和商业话语的博弈与抗争中成长和壮大,新闻叙事不断由政治化语境向故事化、平民化、娱乐化叙事话语转变.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已让新闻传播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包括党报已经感受到了挑战与冲击。如果说党报面临生存危机有些言过其实,党报的生存焦虑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孟欢 《新闻世界》2011,(5):201-202
2010年,女性导演的创作格外引人注目。她们在逐步扩大创作视野的同时,关注情感与社会现实,更多地走向生活,融入宏大的社会,追求更加丰富深刻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生命的关系,其电影语言也极具个性,感性而鲜明地折射出女性导演充满张力的文化姿态和艺术个性。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女性导演继续保持着活跃的姿态,证明着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独播节目日益成熟,形成了区别于以电视为主的传统视频类节目的叙事方式。本文基于叙事话语理论视角,以《这!就是街舞》为例分析其叙事特点,为传统视频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丰灿  易芹 《新闻世界》2011,(3):117-118
新闻的美主要是通过文本来呈现,而新闻文本中的美主要是由叙事话语来表达。叙事话语可以细分为叙事时间、结构、修辞和情境等。因此,笔者通过对新闻文本中叙事话语的时间设置、结构安排、修辞塑造以及情境构建等方面来解读新闻的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情感谈话类节目充斥着电视媒体,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影响着观众的收看热情。但东方卫视于2009年开播的《幸福魔方》节目,一开播便迅速受到观众的追捧。笔者通过对《幸福魔方》栏目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来揭示其迅速走红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