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以51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坚韧人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研究,同时也探究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坚韧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坚韧人格在性别、成长环境与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坚韧人格各个维度及其总分存在显著相关,父母拒绝与控制、挑战及坚韧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母亲拒绝与投入存在显著负相关。父母情感温暖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坚韧人格。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大学校园中"独生子女新时代"的出现已是一个新的综合的社会现象.随着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数量的增加,开展对独生子女大学生问题的研究愈显重要.本文仅以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为出发点,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基本情况,并对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对我们辅导员做好高校学生工作,以及促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EPQ)对250名初一、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目的在于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及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显著;(3)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人格特征相关显著,并且能有效预测个体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警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性别、独生子女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986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在性别方面,女生的一类人数所占比例高于男生: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时,独生子女的一类人数所占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在警校大学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5.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家庭环境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57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索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越高,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坚韧人格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6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考查大学生坚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结果 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来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自我接纳、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接纳在坚韧人格与主观幸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以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作为一个截面,在宁波大学学生群中进行随机抽样。通过调查对独生子女人格特征的形态及因素作了系统的分析,并从社会学、家庭学、人才学的角度探讨了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父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父母教养方式在大学生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两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亲子情感温暖的理解度呈高度正相关,父母要增强与孩子的沟通,突出父亲的教养作用,同时,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理性教养,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养模式,以增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认知方式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出生次序认知方式无显著差异;大学生认知方式与父亲受教育程度有关,父亲受教育程度中等的大学生认知方式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大学生,同时也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但差异并不显著;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低的大学生认知方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 ,给高校的学生结构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 ,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 ,科学地分析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大量翔实的调查材料的基础上 ,从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情绪调控能力、学习和生活兴趣、社会适应能力五个方面阐述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并依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优化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的对策 ,以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family     
  相似文献   

13.
family     
历史可以追溯至前天傍晚。  相似文献   

14.
家校合作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家校合作模式中,“以家为本“的合作模式更为复杂和多样.本文重点阐述了“以家为本“的模式分析框架及合作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15.
以和谐家庭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家庭团体辅导实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家庭,离不开构建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系统家庭团体辅导对夫妻关系、亲子关刎系改善有效.其中系统思想的应用与积极取向是系统家庭团体辅导成功的主要理论基础,在家庭辅导中记秘密红账、阳性赋义、角色互换练习是其主要技术应用.建议家长注意夫妻关系的维护与与家庭"界限"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通常认为我国古代的家庭依次分为“汉型家庭”和“唐型家庭”两种类型,本文指出宋代的家庭类型界于这两者之间,可以称之为“宋型家庭”,而且这种家庭类型在宋代定型以后再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变化。文章考察了“宋型家庭”的结构特征、规模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My family     
王晨缕  吴海超 《海外求学》2011,(5):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8.
My family     
My name is Zhong Xin.I am eleven years old.I have a happy family.My mother is a teacher.She is a beautiful woman in my father’s heart.I have the same opinion with my father.She likes watching TV and cooking.The food she cooked is delicious for us every day.My father is a power engineer.He is a good husband and a great father.He is very strict with me.But sometimes he is tender to my mother and me.He likes playing computer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虽然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长期以来一直得到重视,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这本就是历史遗留问题,自古以来的人们思想的狭隘导致对家庭问题和男性女性问题的误解,或是关系到人性的矛盾问题,我们反复不断地从各方面研究有关它的问题,不断讨论和提出解决办法,可是现实告诉我们,就在当今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家庭暴力仍或隐或显的存在着,并层出不穷新的案例,甚至有的案例骇人听闻。我们今天不但要深入认识它,还要使受害人能得到权益的保护,当然预防是首要问题,所以如何防卫也成为了激烈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颜之推是南北朝隋唐时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颜氏家训》这一著作中,他主张:家长对子女应该尽早施教;父母对待儿女应该严而有慈;人一生必须勤奋学习以求上进;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等。这些家庭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仍然具有特别的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