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学生作文“怕写”“假写”的根源不完全在于学生词汇贫乏,而主要在于缺少素材“无米可炊”。改变目前学生作文状况的办法是:多说,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说起,规定内容每天一说;多读,从文学宝库中去汲取营养;多写,确定话题让学生去写,说与写结合;多评,师生共同评价作文,交流写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作文"怕写""假写"的根源不完全在于学生词汇贫乏,而主要在于缺少素材"无米可炊".改变目前学生作文状况的办法是:多说,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说起,规定内容每天一说;多读,从文学宝库中去汲取营养;多写,确定话题让学生去写,说与写结合;多评,师生共同评价作文,交流写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说“我不知道写什么”,又有人说“我怕把作文写偏了,写离题了”,其实,写作文不应局限于话题本身,而应当由话题展开去,写点有广度、有深度的东西。因为学生中“怕写偏、怕离题”而不敢动手写的心理,必然会造成事例的“小”“少”,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或者内容贫乏,或者言之无物。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说“我不知道写什么”,又有人说“我怕把作文写偏了,写离题了”,其实,写作文不应局限于话题本身,而应当由话题展开去,写点有广度、有深度的东西。因为学生中“怕写偏、怕离题”而不敢动手写的心理,必然会造成事例的“小”“少”,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或者内容贫乏,或者言之无物.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作文部分大多为开放型内容,话题作文占主要的比例,笔者一直关注学生作文的反馈信息,通过对学生作文的反馈的信息的探究,围绕话题作文内容来谈学生在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本文从学生的话题作文的命题、学生在话题作文中出现的主要误区、如何去写好话题作文等三个方面去阐释作者在教育教学上的心得体会,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话题作文,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 2 0 0 0年开始 ,中考作文进入了“话题作文”阶段。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 ,启发学生思考 ,激活其想像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 ,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 ,或联系实际 ,或发挥想像 ,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熟悉的事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话题作文体现了中考作文改革的方向 :“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 ,淡化文体 ,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这样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 ,深受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考作文的变化,话题作文以其能更好地开启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想像,给学生以更多选择自由,从而更有效考查学生真实写作能力的特点,影响着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也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据统计,在2002年中考作文中,全国有60%以上的地市是写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已经成为中考作文考查最普遍的样式。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尤其是考场话题作文呢?笔者结合几年来中考作文阅卷经验,将其简单概括为三个字“准”“实”“新”。一、“准”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首先,审话题要“准”。话题作文一般不设审题障碍,话题的内容和范畴比较宽泛,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可…  相似文献   

8.
写作文,搞得很多学生叫苦连天;批作文,忙得很多老师焦头烂额。能不能在枯燥的“写”和忙乱的“批”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使学生老师都能更有兴趣、更主动地投入进去,作为“写批模式”的一个补充呢?经思考,笔者尝试一种新的作文训练方式——说文。下面我以话题“手”为例,介绍一下怎样进行说文一、说对象,明确联想的途径学生在写作中的一个很大的毛病是联想不丰富,思路不开阔。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所给作文话题介绍自己的联想所得,互相启发,对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展开,一定大有裨益。譬如“手”这个话题,有的学生想到了“慈母手中线,游…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宽泛政策,使有的学生“天马行空”,有的学生“无从下手”。前者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话题中,什么都写了,什么都不可能写好、写细;后者却只能望话题兴叹。因此,要写好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谓题好一半丈,要写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拟出一个好题目。但长期习惯于命题作文的中学生,面对“题目自拟”常会不知所措。本文拟从五个方面谈谈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相似文献   

11.
平时作文训练,我总是发现学生交上的作文都超过限定的字数。问及原因,他们都说以前的老师要求写长文章,理由是能写长文章的才能写短文章。呜呼!殊不知考场的作文因受时间、字数、题材等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有时间去洋洋洒洒。而且,当我们读完今年以“诚信”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后,我强烈地感到考场作文急需具备精品意识。只有具备了精品意识,才能写出精品般的美文。怎样的文章才算是精品、美文呢?一入题必须迅速及时沏忌“源远流长”话题作文呼唤创新,学生入题可谓“八仙过  相似文献   

12.
在写话题作文时,有的学生能够发现命题的巧妙,选择独特的角度,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而有的学生却总是文无新意.二者之间的差异是在于前者敏锐,后者迟钝;前者能发现最佳的表现角度,后者只能从一般的角度写一般的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炼就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寻找最佳的角度,写出理想的作文,是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正> 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作文要减少障碍,淡化文体,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为落实这一精神,话题作文以其“立意自定”、“文体自写”、“题目自定”的特点,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指导学生学会写作话题作文也随之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让学生搞清话题作文的含义及特点 话题作文,就是用一段提示性语句引出一个开放性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到朋友家做客。话题不觉扯到了作文教学。“孩子们最怕写的就是作文,老师们最怕教的也是作文。”朋友的太太许老师在小学任教,她叹了口气说。“作文以形象为基础,课堂还可以做游戏,怎么会难教呢?”我迷惑不解。因为我在大学教授的写作课,那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教新闻写作,可以开模拟“新闻发布会”;教议论文,可以组织“课堂辩论”;写散文的时候,带学生到校园去“写生”;教应用文,组织“智力大冲浪”……真是趣味盎然啊!“小学的情况不一样,你那套未必能用。”许老师说。“我来试试,行吗?”我说。许老师笑了笑,似…  相似文献   

15.
叶老提倡多写,他认为,“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巴金也说过这样的话:“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我体会到,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有个学生的家长说:“我听小孩回来说,他最害怕的是作文,常常在家为写不好作文急得哭,甚至对上学读书也没有兴趣了。”我查看了这个学生的作文,这个学生作文实在差;还有几个学生也有类似情况,文章写得乱又短,干巴巴几句。我思忖了几天,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先找这些孩子谈心,询问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哪些困难,鼓励他们说心里话,有一讲一,不要怕。起初,他们不愿意说,我开导说:“我在小学学习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写作之源,倡导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已成为作文教学的共识。如何优化生活化作文教学,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从思想和形式上淡化作文概念从思想上“淡化”,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模糊“作文”的概念,采取多种形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再现,去想像、推断,去剖析、感悟。让学生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我有什么就说什么,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可,写少也行,没有字数、结构、形式的限制,只是要求:观察要…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这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作文而言,无疑有着极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自主拟题,可以根据话题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文体来写。这就给写作提供了宽松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文体自选”不等于写作时不要文体,“立意自定”也不是说可以随便立意。从整体而言,话题作文同任何形式的作文一样,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把学生从作文困境中解脱出来,笔者依据课文提供说写材料,分册编写了《说写作文本》,加强作文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加大说写的训练量,促使学生在多说多写中提高作文能力。一、《说写作文本》是怎么回事“说写作文本”是专门为学生提供说写具体材料、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的特殊作文本。它由教师依据课文提供材料、编写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情形:一宣布上作文课,学生便唏嘘连声,甚至叫苦不迭;一铺开稿纸,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学生怕作文。 怎样使学生不怕作文?我的经验和做法是: 一、以说促写。不善于作文的学生多,而不善于说话的学生则较少,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机会很多。而“说”和“写”实为近邻,“写”不过是用笔、用文字来“说”而已。因而,在作文课中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使他们写其欲说,倡导“明白如话”的文风,是克服学生  相似文献   

20.
写“下水作文”已经被提倡了许久,一些教师说自己每次作文指导课都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并且大肆宣扬这种做法的好处。笔者以为,“下水作文”并不在于次次都和学生一起写,关键在于注重实效,落到实处。那么,怎样把“下水作文”落到实处,做出实效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做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