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客观性原则要求传播者以客观、冷静的专业姿态投入新闻报道,避免个人情感介入,从而干扰新闻的公正、客观。但新闻传播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情感与理性一样,都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人的任何活动都难以摆脱情感的影响,这当然包括新闻传播活动。且与受众相比,传播者位于信息“一线”,接触着更原生态、更大量的事实信息,其所受到的情感冲击势必更直接、更剧烈。所以,拒绝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的情感介入既不现实,也是违背人性的。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尤其是在突发性的灾难报道中,情感介入不仅无可避免,而且功能巨大.在同情的作用下,传播主体的情感介入加强了社会团结,凝聚了民族精神.然而,传播主体的情感管理也必不可少.通过情感管理,传播者调整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使得"同情"更加合宜,既被新闻当事人又被广大受众接受,从而保障情感的正向功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像其他信息传播活动一样,新闻传播活动主要由信源、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众五个要素构成.其核心内容是新闻传播者向广大受众传播新闻信息. 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我们需要从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去定位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者处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因此,新闻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特别是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新闻传播者已成了一颗夜空里的明星,不仅引人瞩目,而且给公众的印象颇佳。据全美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盖洛普,1976):在公众的心目中,新闻传播者的形象虽不及医师(96%)、工程师(94%)、大学教授(44%)的形象佳,但却位居第四(33%),高出参议员14个百分点,高出众议员19个百分点,高出广告从业人员22个百分点。因此,对新闻传播者的特点、权利、责任等进行分析、研究和描述,既有助于新闻传播者本身正确地把握和约束自己,也有助于社会大众更准确地了解、认识和监督新闻传播者。 一、新闻传播者的特点 1、代表性。日常生活中的记者,只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但是,他一旦从事职业传播(上班,进行采、写、编、传等),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传播组织、政党和阶级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反映并代表着一定阶级、集团、组织的利益、愿望与要求。 2、自主性。虽然代表性的特点意味着传播者的言  相似文献   

5.
审美表述形态是多元的、个性的,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一种独具个性魅力的审美创造活动.为了实现审美价值的合理表述,提高新闻作品的审美感染力,它要求审美创造者即新闻记者,要敢于在传播形态与手段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亲历式报道就是很好的例证,它以审美主体亲身经历事件或直接介入事件的全过程为体性特征,要求新闻记者能够近距离地感知、接触和体验被报道者,将自己的笔触深入到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让受众在阅读中达到情感共鸣的意境.正是凭借这种独特的传播手段和强势的传播效果,它从一出现就为社会所关注.仔细阅读那些成功的亲历式报道,受众感受到的是记者对生活原生态的理性观察与理解,是对审美对象深层次的情感挖掘,并于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作品要传递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宗惠 《今传媒》2016,(7):118-119
新闻稿件失去了情感,也就丢失了灵魂.带着真情实感将新闻客观地呈送给受众,是记者应有的素质和责任,也是记者的新闻表达基本功.然而,很多记者却将情感和情绪混为一谈,所写稿件呈现情绪化、主观化特点,有失偏颇、缺少客观,影响了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本文从合理把握情感尺度、控制情感阀门、处理好内容和情感的相适度等方面探索了保证新闻既真实、又深情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黄胜 《新闻前哨》2000,(1):39-40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王朝闻《美学概论》第106页)情感表现为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在新闻摄影采访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摄影记者对广阔的社会生活现实,不可能冷漠地、无动于衷地去对待,必然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态度,这种强烈的爱憎态度就是主体的情感。每一幅成功的新闻照片都饱含着主体这种强烈的爱憎情感。正确认识主体情感在新闻摄影中的活动规律,对于我们搞好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出富有强烈情感感染力的新闻照片,传播新闻信息和情感信息有着重…  相似文献   

8.
伦理问题就是关于人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的问题.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本质是新闻评论的写作者、传播者与评论的受众的关系问题.它既应当表现为写作、传播动机的道德性、公益性,也应当表现为客观社会影响的道德性、公益性.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评论的受众更加耳聪目明,在与传播主体的关系中更自由、更自主、更具有辨别力.  相似文献   

9.
新闻人的人性美,是新闻美的集中体现。新闻媒体不但要客观报道事实,而且要在报道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人性美的价值。新闻的人性美就是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体现传媒人对人性美的特点认识和对美的价值追求,就是传媒人通过新闻传播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对人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的过程不仅是社会信息的传递过程,同时也总是无可避免地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传受双方在围绕新闻报道进行信息的认知、交流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传递。共同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发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使情感互动与信息认知成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统一体。实践证明,新闻不是无情物,饱含着真挚深邃情感的新闻作品往往能够给人以更加强烈的感染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解读——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文 《今传媒》2007,(4):15-16
新闻情感信息中的"情感",既不同于日常所说的那种非科学概念的情感,又不同于心理学意义与伦理学意义的情感,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在诸多方面也相异于其他情感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播音是一项创作性的活动,一位优秀的新闻播音员播出的每一篇新闻稿件都必须实现传播信息和情感的目的,引发受众共鸣或思考.这样才能获得受众的喜爱和尊重,因此,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必须有清晰的播音思路,在准确、鲜明、生动传达稿件的同时,充分结合情感态度和播音语音技巧.  相似文献   

13.
报纸是读者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一份报纸,向受众传播的不仅是新闻信息,同时也在传播着一种"温度"。报纸通过新闻人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观照角度和情感态度,或隐或显地在向受众传达着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性温度、一种舆论导向。虽然新闻报道历来强调客观,但"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件"、"选择什么样的报道角度"来进行客观报道,这是记者和编辑都不可避免地要作岀的选择。不一  相似文献   

14.
新闻播音是一项语言艺术工作,情感表达在其中的应用是促进新闻传播效果的催化剂.本文通过分析情感表达在新闻播音中运用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性,探讨了情感表达在新闻播音中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将情感表达更好地应用于新闻播音中的策略.以期为我国新闻播音工作作出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杨若文 《今传媒》2007,(11):17-19
受众群体与群体中的个体,均属于新闻情感信息的主动接受者.他们的情感反应,构成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新闻刺激,既可引发各类受众群体的共同性情感反应,又可引发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受众个体不同的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实现新闻价值的过程,而新闻传播者的任务则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对新闻进行报道,完全、真实、客观地展现事件的真实情况,给予大众表达权和知情权,传播良好的文化和道德品质。新闻传播不仅仅是向大众传达各类新闻信息,更是生成权力的过程。权力涵盖了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象征性权力等多种权力。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传播者主要从三方面获得权力,一是新闻传播者通过制作文本、知识和生产意义获得生产权力;二是新闻传播组织凭借其在传授和接受关系中的地位和与其他社会权力机构的关系产生权力;三是新闻传播者利用自身学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渠道生产权力。在本文中首先探讨了新闻传播过程中权力的生成,随后说明了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者的主要责任,在结尾处给出了两点提高传播者权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论真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从哲学意义上看,真是指宇宙本体,哲学家们常常将它称之为道,他们认为,凡是外部现实真实存在着的客观必然性,都可称之为真;从古典文论的角度上看,真是指客观形象和主观情感的高度统一:从个体审美的角度上看,真是一种主观情志,它包括思想和情感两方面的含义。庄子云:“真者,精诚之至也。”这里的“精成”就兼顾有思想和情感二者。我们所说的新闻中的真,是新闻的生命,它在意义上似乎囊括了以上三个 方面的内容。 情 真情真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要真挚。情感是与情绪…  相似文献   

18.
杨若文 《今传媒》2007,(8):20-22
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以新闻事实与其承载的新闻情感信息所形成的刺激为起点.其刺激的对象,既有媒体人,也有受众.对于新闻媒体人的刺激所引起他们的情感反应,又通过新闻产品与播发者的表情而作用于受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说的新闻,就是通常所说的消息。有人说,作为报道体裁,通讯、报告文学的情感流露较为明显,消息何言情感?其实不然。新闻的传播,同样有赖于受众的情感体验与唤起。首先,新闻的传播离不开人,人是有情感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以人为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新闻,  相似文献   

20.
在价值论的视野中,新闻事实是传播者的价值客体而不是受众的价值客体,传播者要对事实负责,要对新闻失实承担责任。作为传播者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新闻事实是传播者手段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其他价值客体,更不可能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价值客体是新闻信息,而不是新闻事实。因此,新闻价值的高低,与新闻事实本身价值的正负没有对应关系。重大负面事实与重大正面事实一样,其信息都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