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人类知识总量和电大学生的选择 电大学生在有了学习的需要产生了学习的愿望以后,指向目标的第一步行动就是“吸摄”。吸摄不同于被动地接受。它是指学生象蜜蜂那样在百花园中吸收、摄取花粉那样吸摄知识,以便酿出“香甜的蜜”,来为人类造福。 凡有成就的人吸摄的范围都比较广泛,只有吸摄的知识多,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否则难免“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就提倡广博与精深。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也主张“以知识的广度达到知识的深度。”从创造能力的培养来看,广博的知识更是必需。国外学者认为,“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  相似文献   

2.
误区之一——“研究性学习”就是服务于学科的学习;误区之二——“研究性学习”就是抛弃“接受性学习”;误区之三——“研究性学习”就是“放任性”学习;误区之四——“研究性学习”就是追求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1.摄,意思是代理,兼理。《左传·隐公元年》:“不书即位,摄也。”国君登极叫即位,但隐公是在鲁桓公小时候代其执政的,所以不能说即位,《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鲋摄司马。”晋代杜预注解说:“摄,兼官。”“摄司马”就是“代理司马”。由“摄”演化出“摄政”。君主年幼不能亲政,就由他最近的年长亲族或戚属权且代行职务,叫摄政。《史记·燕召世家》:“成王既幼,周公摄政。”清末的摄政王也是这个故事。还有一个词叫“摄篆”,也是代理之意。古代印信都用篆文,因此用“篆”作为印信的代称;摄篆就是代掌印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人脑对外部数学材料的接受、分析、选择和整合的过程。如果把人脑比作一个“加工厂”,那么,数学材料就是“原料”,学习的结果就是“产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第一要素就是来自人脑外部的“原料”。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学力.是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简称.指的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及接受、理解和运用知识等的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究其根本。就是“教”要教会学生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学力”。笔者以为,自觉学习、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探究式教学的由来和发展 在我国古代,孔子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里的“好学”就是指学生自主求知,不要等着让老师给你传授。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揭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这里的“学”实际就是接受学习(读书或听讲),“思”即自主思索,实际就是探究学习。韩愈的“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都是在强调不能盲目接受,要善于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职教育要控辍保学、“留”住学生,转换思维很重要,不妨“自我贴金”“吸”住学生,就是增加教育魅力,即教师魅力、教学魅力、管理魅力,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聚焦学生的关注,吸引学生参与,引导学生效仿,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一、接受性的研究性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接受”的弊端不言而喻;但也不能忽视其应有的价值,尤其是不能忽视其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巨大作用。现在,有一种观点值得辨析,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而且也不见得有必要。即以语文学科中的知识点为例,像“比喻”,总归是一个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接受式学习”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今天 ,很多人将“接受式学习”看成是“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别名 ,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彻底拒绝“接受式学习”。其实 ,这完全是对“接受式学习”的误解。在这种大背景下 ,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接受式学习” ,为“接受式学习”正名。一、从特征看 ,“接受式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学习的全部内容或多或少以定论的形式显现给学习者 ,不需要他们任何形式的独立发现。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教学法”。 (《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年 ,…  相似文献   

10.
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型”转变为“主动研究型”.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研究性学习最困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内容的选择,它将直接影响其实施,影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所谓“基础性学习方法”,就是学习者在学习中必须掌握或具备的最一般的常见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中最起码也最普遍适用的基本学习方法。它是全方位地掌握学习内容、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手段与“路子”。根据我们的研究,本章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以学习知识过程的基本程序为出发点,即从如何接受知识、如何巩固储存知识,如何提取运用知识的“三个阶段”为对象,提出一些最基本的学习原则、要求、程序及其思路,归纳起来称“阶段型学习过程导引类学习法”;第二大部分就是为实现上述“学  相似文献   

12.
论化学学习中接受与探究的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都强调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实验以来,“探究教学”、“探究学习”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化学教学中关于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呈方兴未艾之势,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我们发现尚有不少教师出现了一些认识的迷惘和实践的困惑,最为典型的误区就是将探究与接受截然对立起来。探究学习的追随认为探究学习符合科学探究的理念,应该取代接受学习而成为化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对接受学习则口诛笔伐、无情鞭挞;而接受学习的拥戴则坚信唯有接受学习才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听了两位老师的公开课 ,结合现行教学方法以及与之对应的两种学习方式 ,很受启发 .从学习方式看 ,学生学习大致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类 .相应的两种教学形式 ,姑且就叫它“接受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两种 .“接受式教学”就是遭受批判的“满堂灌” .“发现式教学”比较典型的做法是 :“创造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解答问题探索规律” ,“总结结果初步应用” .但在平时教学实施过程中 ,并非每个老师都有能力进行这样的教学 ,并非有能力的老师每节课都这样进行教学 ,实际上也并非每节教学内容都适合这样…  相似文献   

14.
“自助”学习是把儿童的主体活动的组织与创造视为教育活动本质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可以按自我意愿自由选择所应掌握的知识量,突出体现自我要求、自我选择、自主安排,自主接受或探究知识,学习成为自我需要。“自助”学习是学生体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一种创新学习形式。合理地改革教材就是为了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有再次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符合人性发展特点。“自助”的核心就是在“课堂规则下”自由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而忽略了“发现”和“探索”,从而影响了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以动手实践的机会、自主探索的机会以及合作交流的时空,凸现学生的发现意识、探索意识和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下.学界对课堂教学已经有了新的共识.那就是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和协调者: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单一、被动的接受,而应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过程,重点是“学”的过程,而不是“教”的过程,更不是“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中,虽然也讲批判和创造,但更注重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基础型课程很重要的内容是传承前辈的文化遗产,而课本知识就是经过精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学生单纯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开展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技能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教师在传承过程中如何体现“研究性”,在基础型课程中如何引入研究性学习,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值得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一、走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不认真“接受”和继承老一辈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人类社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也不可能生存在下去。学习的定义就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这里的“经验”就包括了继承前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知道“接受”和继承前人经验在学习中占有多么重要的比重。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较多采用“传授—接受”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的优点在于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它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互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改变“传授—接受”的传统教学,重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使学生在“互动”“开放”和“创造”中获得知识学习的主动权。本文…  相似文献   

20.
接受性学习是“以学生对现成知识技能的理解记忆、巩固熟练和迁移运用为主线的学习方式”。《现代汉语辞海》对“接受”的定义是“容纳事物而不拒绝”,可见“接受”是一种学习行为,一种学习态度。“接受”的主体是学生,这种学习并不排斥学生“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学生学习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接受知识信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