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倡导"要学习演唱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演唱"目标中也提出"要重视良好歌唱习惯的培养,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歌唱"。本文从引导积极的演唱状态、关注多样的音乐信息和融合渐进的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对歌唱教学之慢唱策略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慢唱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演唱技能,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音乐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许凤莲 《儿童音乐》2010,(11):62-65
一、龙岗区小学多声部歌曲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三至六年级学段“演唱”的标准要求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小学音乐教研室及进修学校组织的“均衡”规划课题“小学音乐课堂多声部歌曲教学的实践研究”以2009年9月正式开题,  相似文献   

3.
歌唱家应该是能够发展到足以响御整个宏大剧场的音量和魅力 ,应该声音甜美 ,音高准确 ,使音乐作品有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 ,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艺术专业大学生 ,更应具备那种“有人情味”的演唱 ,要求他们在正确要求其他方面的基础上 ,更要有正确“字”“情”的结合 ,歌唱中的“声情并茂 ,字正腔圆”说明了这个道理。一、“字”“情”的关系“词”在歌唱中是用来传情达意的 ,要想使歌能感人 ,就要做到“字里传情” ,这就要求在“字”上下功夫 ,声乐是语言与音乐高度结合的艺术。我们平时说话中有高低、强弱、快慢的变化 ,…  相似文献   

4.
“演唱”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然而,实际上大多数中学教师在歌唱教学中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歌唱教学好像不太受同学们的欢迎了,一节课中演唱的同学寥寥无几,要不则大喊大叫,全班乱成一片,更不用再提什么音乐的美感不美感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情感指向日益广泛,但情绪情感尚不稳定,处以似懂非懂状态,他们既…  相似文献   

5.
毛羁龙 《儿童音乐》2013,(11):74-75
钢琴自弹自唱,是指在伴随自己正确钢琴演奏的前提下,同时进行自然的歌唱。它不是随心所欲的自弹自唱,必须符合最基本的两个条件:一是正确的钢琴演奏;二是自然的歌唱。正确的钢琴演奏,是指按照歌曲的要求去正确弹奏,如:连奏的该连奏,断奏的该断奏,有跳音的要跳,强音强,弱奏弱,渐强渐弱要清晰,音色的变化要明显,速度的把握要准确,音乐的内在律动感觉要对,等等。自然的歌唱,是指在自然的歌唱状态下去演唱,如:自然状态的呼吸,带一点混合声音的共鸣,说话般清晰的咬字,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歌曲内涵的正确体会,等等。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在歌唱实践中,学会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自信地歌唱。乐于参与就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歌唱的实践活动,这是达成歌唱教学目标的前提。笔者在歌唱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因为歌唱的困难而影响了歌唱的信心。在独立演唱检测中普遍存在一个班中只有少数音乐尖子生能够较自信地进行歌唱,多数同学则缺乏自信,缺少情感表达。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是学生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还提到:“7—9年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那么,在中学音乐歌唱课中进行声乐技巧的训练是否重要,或有何意义呢?  相似文献   

8.
歌唱教学不论在高中歌唱模块课堂还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新版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歌唱是以人声为媒介表现音乐、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歌唱教学中我们发现了这几种现象:老师指导学生要轻声歌唱,一部分学生的声音变虚了,轻声演唱变成了虚声唱,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没有了声音;遇到情绪欢快、活泼的风格歌曲,学生在歌唱时音量很大,试图加大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这样的声音音色生硬、不细腻,缺乏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歌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培养音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音乐课堂上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美。"所以,"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往往不够重视歌唱的效果,更多地关注教学上那些花里胡哨的手段。既然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么,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找到一个好的歌唱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孟军 《河北教育》2006,(11):26-26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步过度到多声部合唱。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轮唱教学,在轮唱训练时既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又能提高轮唱的技能呢?我选择了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四册第五课中的《两只老虎》一曲对轮唱教学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马松年 《儿童音乐》2013,(7):72-74,65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呼吸方法、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这足以说明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唱歌教学,使学生感受声音丰富的表现力,尽早积累演唱的经验,培养学生用声音表现情感的意识及能力。因此,唱歌教学再次得到高度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小学歌唱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无法满足学生的唱歌要求。为此,音乐教师必须深入实践,探索有效的唱歌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小学音乐教材和实践教学经验,分析小学音乐唱歌教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音乐  相似文献   

13.
legato(连贯地)歌唱是美声唱法声音美的品质和棱心,也是歌唱家必须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本文论述了legato歌唱的特点、要求及重要性,并通过气息、声气结合、声区统一、歌曲演唱四个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legato的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过程。声音训练的科学性,发声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歌唱心理的平和性,都与我们获得优美声音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应加强歌唱呼吸基本功训练,建立一个良好的歌唱呼吸基础;调整良好的声音共鸣;正确掌握歌唱语言;培养自我表现、抒发感情的歌唱能力。同时,我们还应当全面地了解、认识、学习和歌唱的知识,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和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更好地为歌唱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歌唱是用人嗓发出的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民族声乐作品最贴近大众生活,最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所以其演唱要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孟姜女》是民族声乐园地中的一支奇葩,通过对其演唱表现处理的了解,可以窥视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表现处理技巧,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歌唱艺术是优美的声音、丰富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正>课型:歌唱课年级:高中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二声部合唱《只要我有了音乐》(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教材《歌唱》第四单元“芬芳馥郁的合唱艺术”第二节)学情分析:教学班级为自然班,学生的歌唱水平与音乐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对合唱的认知程度也各不相同,在教学演唱过程中两个声部的声音在音色、音量、音准统一上会有所失衡。但是,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之一。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然而,大多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演唱教学好像不太受同学们的欢迎,一节课中参与演唱的同学寥寥无几,要不则是大喊大叫,全班乱成一片,根本谈不上什么音乐的审美感。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演唱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坦露心灵,长于抒情的艺术。歌唱,是音乐中最自然、最本能、最亲切、最直接的表现和传递感情的艺术形式。而歌唱的发声,则必须具有丰富的感情和艺术的感染力,才能很好地表现歌曲,在歌唱的表现中,准确地塑造特定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使歌曲的演唱趋于完美。要达到这种艺术境界,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下面我就声乐教学谈几点看法:一、学习唱歌要有声乐的整体观念在学习唱歌时,首先必须关注声乐的特点、规律及其内在关系,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方法、步骤及整体观念等,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声乐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声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出于人类本能最直接的音乐表现形式,"声"与"情"是声乐艺术表演中的两个重要音乐元素,"以声带情"、"声情并茂"是我们对歌曲演唱最完美的要求,也是人们对歌唱的审美要求,想达到此境界,并非只是演唱技巧的问题,歌曲情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演唱"(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自然、自信、有表情、有感情地歌唱是演唱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歌曲的意境,理解歌曲的内涵,把握音乐特征,以自然的声音、自信的心态、自如的表情和丰富的感情进行歌曲演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