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安全与防护 例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①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小于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一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④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③ 解析:在化学实验操作中首先要注意实验安全,①中加碎瓷片或沸石是防止液体暴沸,②和③是防止爆炸,④是防止液滴飞溅伤人.故选A.  相似文献   

2.
在做化学实验时,加热液体常常要加入少量沸石,以防止液体的暴沸。加热液体为什么会产生暴沸,而加入沸石为什么可以防止暴沸,本文将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气—液界面的物理性质 1.液体内部的压力与其表面形状的关系 在气—液界面上,由于液体内部的分子与  相似文献   

3.
在烧瓶里注入10%的NaOH溶液、1,2-二氯乙烷各10毫升,乙醇20毫升。加几小块碎瓷片,按上图把装置连接好。用酒精灯加热烧瓶里的混和物,使温度不超过83.5℃(也可在水溶中加热)。持续加热3—5分钟。观察在盛放少量蒸馏水的试管工底部有少量油状液体  相似文献   

4.
1教材实验的弊端 人教版《化学(必修2)》在第3章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科学探究中,介绍了"石蜡油分解实验"。原教材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于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热,石蜡油蒸汽在炙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一定的气体,利用生成的气体进行其他实验。  相似文献   

5.
1 教材实验的弊端 人教版《化学(必修2)》在第3章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科学探究中,介绍了“石蜡油分解实验”.原教材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于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热,石蜡油蒸汽在炙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一定的气体,利用生成的气体进行其他实验.  相似文献   

6.
把一小团脱脂棉(效果比滤纸好)放入干燥的试管里,(如试管里有少量的水,则加入浓硫酸后脱脂棉易炭化),加入98%的浓硫酸2毫升,用玻璃棒搅动,形成无色粘稠液体,然后加入4—8毫升水(如采用直径为12毫米的试管用4毫升水即可,直径为16毫米的试管则需8毫升水。如水量太小则加热时硫酸浓缩,溶液炭化。)把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要边加热边振荡,防止暴沸。  相似文献   

7.
乙烯制取实验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制取乙烯,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炭化现象,产生的气体通入滇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这些溶液的颜色就褪去.如何减轻炭化现象,如何认识这些溶液褪色的真相,笔者以中学化学教材上介绍的方法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制取乙烯时不宜用碎瓷片实验室制取乙烯,要在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放入碎瓷片.这虽可避免溶液的剧烈跳动,却由于瓷片上仍是过热的,使乙醇炭化.炭化不但消耗了乙醇、硫酸,还生成水,导致反应物浓度变小,反应温度提高,炭化更加严重,使主反应受到抑制;为了减弱炭化,抑制副反应,笔者认为可用颗粒状活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液体暴沸的热力学讨论孙朗克在一定压强下,当加热液体达到某一温度时,蒸发不仅在液面上进行,而且在液体内部和器壁上进行,涌现出大量气泡,整个液体上下翻滚,蒸发猛烈地进行,这一现象称为沸腾。溶液沸腾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沸点。如果液体在达到沸点而没有发生沸...  相似文献   

9.
对乙烯加成实验的绿色化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乙烯的加成实验是高中有机化学中一个典型实验,该实验旧教材往往是按以下方案进行:将体积比为1:3的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放入碎瓷片再加热至170℃制取乙烯气体,通入溴水使之褪色.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实验中,为准确无误地把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实验器材的选择甚为重要。但有些器材无处可买,所以,收集材料自制教具,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一定作用。例如碎玻片、破试管在某些实验中就有一定的利用价值。1 加热锌与硫酸反应后的液体 初中化学[实验2—2]中的第二步,加热锌与硫酸反应后的液体,课本中介绍是用蒸发皿进行加热,但在演示时,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加热少量液体,因此,所得到的固态硫酸锌也是很少的(硫酸锌晶体是无色),在白色蒸发  相似文献   

11.
二、操作步骤: 认真检查气密以后,把100ml原油注入蒸馏烧并,并加入碎瓷片。按装时要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夹子一定要夹紧,固定住。按装蒸馏烧瓶的支管和冷凝管时要小心,不要用力,要留有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先后顺序,既可以减少许多麻烦,又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现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供同学们复习参考。1.用酒精打加热试管时,要先均匀加热,后固定加热,以防试管局部聚热而炸裂。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应先调零点,后称量,以使称量准确。称量时要先加质量大的破码,后加质量小的破码。这样,操作简便,节省时间。3。稀释浓H。SO。时,应先取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然后再将浓H。SO‘沿着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以防液体“暴沸”,致使酸液溅出。4.做固体与液体反应的实验时,要先往容器中装…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是和固体、液体、气体同一层次的物质存在状态 ,它是由大量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也还可能有一些未被电离的中性粒子 (原子和分子 )组成的客观体系 .对液体加热使之温度升高 ,可以使它转化为气体 .在通常的气体中 ,物质的最小单元是分子 ,如果对气体再加热使气体温度升高时 ,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这使得两分子相碰会相互碰“碎”而分解成单个的原子 ,这种以原子为基本单元而组成的气体叫做原子气体 .使原子气体温度再升高 ,原子运动的速度也增大 ,可以增大到两原子相碰时会把原子撞“碎”的程度 ,这时原子中的一个或几个电子…  相似文献   

14.
有机实验与无机实验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主要原因是有机物的沸点一般较低,易挥发,加热时易暴沸;有机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的发生,反应的转化率往往比较低,往往生成了多种产物的混合物;有机反应较慢,常需要加热、使用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为了准确把握有机实验的特点,提高设计有机实验的能力,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5.
淀粉遇碘变蓝,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常识。如果加热变蓝的淀粉溶液,又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在一次学生实验中,一位学生突发奇想,把已经变蓝的液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不料产生了如下实验现象:蓝色的液体渐渐变为无色。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给学生一个解释,我们查阅了淀粉与碘的相关资料,了解到了蓝色褪去的原因。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这是由淀粉本身的结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资料介绍,H_2O_2分解的最佳催化剂就是银,银催化剂的做法是:将黄豆粒大小的碎砖块、或碎瓷片浸在浓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小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花瓶     
《小读者》2011,(9):61-61
这只造型美观的花瓶是位技术高超的工匠用旁边的碎瓷片拼成的。请你仔细看了后,在碎瓷上写上对应的编号。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 ,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液体表面进行汽化的过程 ,叫做蒸发 ,液体蒸发的特点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静悄悄地发生。液体蒸发时 ,从液体中逸出的是速度 (能量 )较大的分子 ,在液体中的分子的平均速度必然减小 ,它就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 ,这就是液体蒸发的致冷效应。液体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是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汽化的过程 ,叫做沸腾。液体沸腾的条件是什么 ?液体沸腾时吸不吸收热量 ?液体沸腾时翻腾滚滚的水花是怎样产生的 ?为此 ,我们在课堂上做了如下两个演示实验。实验一 :将未盛满水的烧瓶敞口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到 95℃左右 …  相似文献   

19.
白明 《新读写》2012,(7):41-41
古瓷片作为藏品,被“好古”者把玩,受收藏家青睐看似是近几年的事情。其实并不尽然,说起这古瓷片是如何登人大雅之堂的,可谓“说来话长”。据说清末时期,有些西方商人曾将在中国收集到的明代或清代的青花碎瓷片,  相似文献   

20.
高挑、美丽的耿琪不像拍卖师,更像一个电影明星.快人快语的她在笑声中自豪地谈起身为中国古陶瓷专家的母亲王莉英:"小时候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母亲出差."每当母亲风尘仆仆地从古窑址考察回来,不加休息地拿着放大镜对着带回的碎瓷片仔细研究时,耿琪就想:"一个破瓷片有什么看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耿琪在母亲的感染下,对陶瓷逐渐地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