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轮功”的产生决非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揭批清除“法轮功”的同时,更需要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净化社会文化大环境、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等,以彻底清除迷信邪教传播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周公通过对夏殷之鉴的总结 ,提出了“德”、“礼”的主张。“德”是为了“保民”而对统治者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 ,而“礼”是对道德行为的制度化。这样 ,周朝统治者从专注于鬼神世界转向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 ,从神权政治转向德治和礼制。孔子继承了周公的“德”、“礼”思想 ,并进一步发展为“仁学”思想。孔子与周公 ,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学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导向。以“礼善”为核心建构学校文化,是学校履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根本要义,更是实现教育终极目标的需要。学校可以通过营造“礼善”环境、打造“礼善”课堂、开展“礼善”活动、实施“礼善”课程、制订“礼善”评价、树立“礼善”典型等途径,引领师生行有礼、心存善,实现师生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4.
董仲舒以尚文来概括周的礼文化,这一尚文的礼文化通过周公制礼作乐构建起来,并借由周公制作五经而得以保存。尽管周公制礼作乐与初创五经的历史记载并不可全信,但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周公的制礼作乐,还是初创五经,都体现了周文化的尚文精神,这一文化精神是通过周公以“德”为核心观念,由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两大内容所构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礼”是道德的核心,但“礼”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而是道德原则的法律化。“礼”相对于德,德是内容,“礼”是形式;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在先秦主要用于规范、协调贵族之间的行为,后经孔子等人整合为蕴含着儒家思想的治国之“礼”,直到宋初,由于平民阶层的崛起,“士”开始转化为“四民”之一,统称平民或庶民,与品官相对;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绵延不断的精神支撑,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浩瀚瑰宝中,“礼”的思想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行为规范、理性思维以及情感文化三重意蕴,是中国人做人、做事持久保留的“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吸收融入“礼”文化的当代元素,能够使抽象的道德行为规范具象化,以理性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有效地唤醒在个人潜意识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因,对立德树人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礼嘉中学建于1942年,已有80年的办学历史,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尊礼重德”的学风教风,确立了“德礼化人,敏学笃行”的校训。近年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弘扬“尊礼重德”的优良传统,探索在德化中感知礼仪、在礼仪中修习品德,以礼仪滋养美德,以美德塑造人格,形成了具有礼嘉中学特色的“德礼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开笔礼”成为小学教育场域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仪式。作为“文本”,“开笔礼”意味着开启“新人”的文化礼遇,它将历史时空中的蒙养传统置于当下儿童的教育情境,弘扬和延续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儿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人类学的深描和阐释,研究发现符号表征、话语设计与操演程式串联起“开笔礼”的文本实践。“开笔礼”仪式穿越古今之变,基于“致知”“持敬”“养正”的文化传统,又在过程操演、体化实践和功能发挥等层面发生变革,为匡正儿童行为、模塑儿童人格、提升儿童价值认同上好了“第一堂课”。“开笔礼”仪式中蒙养传统的守正创新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一种可行而又充满活力的古典与现代相互交融的文化气象,这对创新新时代文化育人体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赵力杰 《中国培训》2023,(11):77-79
<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以“礼”和谐万邦,治家理国,“礼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调节和规范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中华传统礼仪课程作为礼仪教育的抓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一、中华传统礼仪课程的课程思政优势  相似文献   

10.
姚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235+237-235,237
礼是一种美、礼是一种德、礼是一种善.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商人有商德、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播音主持人更应“知书达礼”且成为遵循道德法则和道德标准的楷模.屏幕上的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是播音主持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德辉动于内,只有内心树立了德,行为才能合于理的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