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悦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是内蒙古现存惟一一座受封镇国公营建的佛教寺庙。灵悦寺全寺有一百多座佛殿经堂,其建筑分为歇山、硬山、楼阁三种,为中国内地式建筑风格。寺内建有山门、钟鼓楼、前殿、一配殿、嘛呢亭、中殿、二配殿、大殿、经殿等七层设施。均为磨砖对缝,复合瓦盖顶的砖木结构。门殿中有甬道,山门内左有钟楼,右有鼓楼。迎面是三间前殿,与钟楼、鼓楼形成一个“品”字。前殿为二层天王殿,其布局、风格与山门略同。从前殿穿堂行至后院建有嘛呢亭,  相似文献   

2.
一、武当山紫霄宫位于展旗象山麓,唐宋元皆有所建。明代永乐门年(1413)开辟西面山场,建宫殿、廊虎、斋堂、亭台等860多间,由永乐皇帝赐额“太元紫霄宫”。有数百级台阶层层叠上十二崇台,从福地殿入龙虎殿。穿过十方堂和大院,上三层饰栏崇台达紫霄大殿。殿进深面阔均为五间,为歇山重檐丸脊式。殿内三十六根杉木巨柱,上有和材、辣、转、天花、藻井。皆雕读画栋,大小彩画58幅。神龛内有上自玉皇、三清、真武、下至金童、玉女、灵宫的天宫诸神精铜基金造像百余,收藏宗教历史文物3654件。大殿两旁为东宫、西宫,后面是父母殿,其配房…  相似文献   

3.
伊尹祠坐落于商丘市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蝈堆村北,是商初名臣伊尹的墓地,属原南亳之地。《史记.殷本纪》载:"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现存的祠堂包括圣母冼姑殿、伊尹大殿、伊尹夫人殿、花戏楼等,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伊尹原是有莘氏的一位做饭的奴仆,后被提升为疱人(厨师),并做了有莘国君女儿的老师。由于伊尹学识渊博,商汤听说后使人前往聘迎。有莘氏留住不放,于是商汤便向有莘氏求婚。有莘氏的女儿嫁给商汤时,伊尹作为陪嫁臣来到商汤身边,并为商汤所重用。  相似文献   

4.
心是大学问     
普陀山前寺的圆通殿,俗称神运殿,又叫松紧殿,意指这个大殿可大可小,即可松可紧,很是神奇。因为该山积宝庵肇祥当家师父在一年大香会时,不经意间有过一次绝对准确的统计,发现那天竟有六千僧人同时在这个大殿里进行佛事活动,还不显得拥挤。而该大殿实际空间,最多只能容纳两千人。若是除了殿里的三尊巨形大佛像和两厢供列的32尊观世音菩萨像,实际空间会容纳不下两千人,而那一天却容纳了六千人。你说这殿奇也不奇?但这松紧殿,我认为不只普陀山上有,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有松紧殿。近代史上的汪精卫,在他当年参加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5.
伊尹祠     
伊尹祠坐落于商丘市虞城县西南20公里的魏堌堆村北,是商初名臣伊尹的墓地,属原南亳之地。《史记·殷本纪》载:“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现存的祠堂包括圣母冼姑殿、伊尹大殿、伊尹夫人殿、花戏楼等,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尹原是有莘氏的一位做饭的奴仆,后被提升为疱人(厨师),并做了有莘国君女儿的老师。由于伊尹学识渊博,商汤听说后使人前往聘迎。有莘氏留住不放,于是商汤便向有莘氏求婚,有莘氏的女儿嫁给商汤时,伊尹作为陪嫁臣来到商汤身边,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名臣。  相似文献   

6.
张巡祠     
张巡祠,是为祭祀唐睢阳(今商丘县)之战中的爱国将领张巡等所建的古式建筑群体,位于商丘县城南一里许。张巡祠始建于唐至德中,以后历代屡建屡毁,现仅存清代建筑过厅,面阔五间。为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1990年4月,商丘县人民政府在张巡殉难处重新建祠。新祠占地总面积40700m~2,南北长300m,东西宽110m,自南向北依次为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林区。广场区建石牌坊;建筑区建过厅、门楼、东西配房;北端中轴线上建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琉璃瓦覆顶,为仿唐重檐歇山式建筑;墓葬园林区,北端为墓,直径20m,用青石围成,院墙一周为仿唐样式,整个张巡…  相似文献   

7.
还乡祠座落在河南省夏邑县城北七公里处,其地原名还乡里.东邻刘店集乡王公楼村,西为葬埋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睾夷等的“孔氏先茔”,是夏邑县的文物保护单位.还乡祠是为纪念孔子到此祀先省墓而建的.祠周环绕高墙、黄瓦红垣殿字巍峨,碑碣林立,古木参天,巍然壮观。笔者在1953  相似文献   

8.
统万城,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族所建大夏国都城。故址位于今陕西省北部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侧村。大夏国一度强盛,统治疆域曾“南阻秦岭,东戌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即今陕西关中、陕北、甘肃陇东、内蒙古河套一带),其东、北为北魏,西为北凉、西秦,南为东晋。  相似文献   

9.
广胜寺     
洪洞县城东北十七公里处,有个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山麓,这就是广胜寺区的所在地。 广胜寺创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起初寺名叫卢舍寺,唐大历四年(769)重修,改寺名叫广胜寺。 广胜寺包括上寺、下寺和水神庙三部分。 上寺位于霍山山巅,翠柏环绕,古塔高耸,殿阁巍峨,极为壮观。上寺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组成。始建于汉,历经唐、宋均有重大修葺与扩建。后在金末兵灾和元明大地震中,全寺建筑,毁塌殆尽。明代重建,力仿前朝,故形制结构,仍具元代风格。山门内为塔院,飞虹塔矗立其中。向后是弥陀殿五间,殿内供弥  相似文献   

10.
这时,晏子已经在大殿等候多时了。由于旅途疲劳,他盘着两腿在大殿上打起盹来。这段时间他天天早起,他的睡眠确实严重不足了。在那边,楚王也起床了,正在窗前伸伸腰、踢踢腿活动着。这时,一个士兵跑进来说:“大王,晏子已到,由于等候太久,已在大殿上睡着了。”楚  相似文献   

11.
兴庆宫图拓片(1080年)石碑绘有唐玄宗(李隆基)的离宫——兴庆宫前后两院建筑平面图(比例尺1:2800)。前院正中表示了一大水池,称“龙池”,池的东边有沉香亭,南边有长庆殿、龙堂、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后院是兴庆宫的主殿兴庆殿,大同殿为唐玄宗处理政务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庆元西洋殿     
西洋殿又称松源殿,座落在庆元县城以东五大堡乡西洋村。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原称吴判府庙,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重建后改用今名。西洋殿是祀奉香菇鼻祖吴三公的最大的一座菇神庙(吴三公原名吴三,邑庠吴十五公的第三个儿子。相传父子皆精通法术,曾被明神宗敕封为‘判府相公”,因发明人工栽培香菇技术被奉为菇神,并以“吴三公”尊之)。此殿颇具规模,依次有照墙、前门、前厅、戏台、月台、厢房。大殿,东山墙外还有观音堂,西山墙外原有附舍,今废。整座殿宇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白墙黑瓦与青山相映,显得庄…  相似文献   

13.
保佑孩子     
<正>1937年,日本人打到了女孩的家乡。她领了白衬衫、蓝背带裤,外加一枚有烈火、海水和救生圈图案的校徽,成为一名小学生。那时的学校称为教养院,离家很远,从上海坐轮船到宁波,换木船到奉化横溪,再走很远的山路。兵荒马乱的,教养院藏在深山的寺庙里,大殿、二殿、三殿,一进一进沿山而上。教室、寝室、浴室、食堂、图书室、理发室、医护室、  相似文献   

14.
《孩子天地》2013,(5):42-43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代北京城内最高的建筑,开间最多、进深最大和屋顶最高的大殿,堪称中华第一殿。因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仪式都在此  相似文献   

15.
(一) 農村图书館是豐富农民的政治、文化生活重要的方式之一。平原、山东兩省,各建立农村图书館四百處,東北建立了三二三处;河北省據一九五一年十月份統計,已建立一、二五○處,一九五二年计划增建五千處。蘇北、皖南等區也開始建立。各地已有不少的書刊分配下鄉供勞動人民閱讀。如山西省已配售出二四二套大眾通俗讀物給民校基础較好的農村,廣泛建立農村圖書館,这一工作已经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相似文献   

16.
澳腰莆田方言岛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八三年一月间,我在闽东福鼎县沙埕镇调查那里的闽南方言时,听说沙埕湾南岸的两个自然村——属沙埕镇的澳腰村和后港村有二千多人说的是莆田话。我们顺便到实地对这个莆田方言岛作了粗略的调查(同行的还有参加见习的苏晓青、沙平两同志)。经过访问了解,澳腰人和后港人都是陆陆续续从莆田县的涵江镇一带迁来的,早的三四代了,迟的才第二代,现在同涵江老乡还时有往来。他们一般都能说三种话——桐山话、沙埕话、澳腰话。桐  相似文献   

17.
(三)《泰山金刚经》古拓本不完整的原因. 首先,水文、地理因素是传拓不全的原因之一.经石峪水源来自中天门,《山海经》称"环水",自中天门南,沿登山中路飞流直下,经三叠潭跌瀑,过经石峪、红门宫、虎山水库入泮汶河,全称"梳洗河",河长13.2公里,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刊刻《泰山金刚经》的石床,西为高山流水石壁,南为中溪谷流,北为水帘岩.  相似文献   

18.
养心殿     
养心殿在北京故宫中虽不算是大型建筑,而且位于主轴线的西侧,似乎并不起眼;可是别小看这座建筑,它是故宫里一座最为特殊的建筑。养心殿在乾清门的西边,是连接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重要枢纽。养心殿本来是皇帝修心养性之所,但到了清雍正时,其作用就大不相同了。本来皇帝起居、内务都在“后三殿”,但自雍正开始,用兵西北,战事频繁,故增设军机处,位于紧靠内廷的乾清门广场,便于随时召见军机大臣,所以雍正皇帝就由后三殿改到养心殿来居住,起居政务均在这里。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考古所在垣曲北白鹅村发掘了一批春秋早期墓地,墓地出土大量匽氏铜器。有铭铜器主要出自M3、M5、M6三座墓。铭文显示匽氏曾任周之太保,匽氏曾与虢季子白之女通婚。北白鹅匽氏出自嬴姓京氏小宗的膳夫克家族,使用华字族徽,葬俗上多腰坑殉狗。膳夫克家族在两周之际东迁至北白鹅一带,因地命氏称匽氏。南燕国与北白鹅墓地所属族群之间并无实际联系,二者同时存在于春秋初年,为示区别,可将北白鹅之匽称为“西燕”。  相似文献   

20.
北寺塔     
北寺塔原名报恩寺塔,在苏州市城北平门内。寺传为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孙权之母舍宅所建,称通玄寺。北周易名报恩寺,唐初改称开寺。北寺塔初建于梁代,高11层。北宋时大修改筑为9层,后毁。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重建,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