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兴趣是人类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本文试图根据青少年学习体育兴趣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我们知道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实际教学中,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本文试图根据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赵晓峰 《陕西教育》2011,(1):151-151
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的发展。本人通过课堂实践.切入实际地分析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特点及学习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4.
快乐体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时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本文试图根据教师教授体育知识方法的改变和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培养两者相结合,来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人类认识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们缺乏对体育的参与兴趣。文章分析了其原因,并对如何更新教师观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生理特点,遵循学生心理、生理发育的客观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取得较好效果,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一点探讨。一、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青少年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的一般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但其兴趣亦容易转移,注意力也容易分散,爱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常常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有时兴奋起来不容易控制自己。以上特点中许多都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我们要针对这些特点,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学工  相似文献   

7.
杨维沂 《考试周刊》2009,(42):167-168
培养中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中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体育教学中的厌学现象急待解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是抓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的.毫无创造性的。本文针对职中学生的学龄、生理、心理等特点,从快乐体育的角度考虑,通过丰富教材内容,建立三维立体的教学评价体系、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途径,简单论述了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既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相应的体育技能,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放松而有意转向他们的心理需求,而是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为他们制定一套既可为带来欢乐,又不失体育锻炼的教育方法,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本文从小学生特点出发,结合体育教育实际,在分析学生体质下降和兴趣弱化原因的基础后,重点研究体育教学的激发兴趣策略。  相似文献   

9.
根据体育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能够诱发学生的学练动机与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去感悟和享受运动的快乐。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体育游戏有着趣味性、竞争性、合作性、规则性、变化性、形式多样性等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合理地使用体育游戏,让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作用。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成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努力探索的新课题。体育需要强调学生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从情境教学入手:一…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呢?感觉可以从以下入手。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后进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体育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应该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们能有充沛的体力、精力来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及以后所担负的工作。因此,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现实工作中,体育常常得不到足够重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浓,使得体育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从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须从以下内方面着手。1教师应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而且对提高我国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的体育教学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不断培养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帮助学生们树立终身的体育锻炼的正确观念。游戏化的教学是指在通过体育教学中穿插游戏以增加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帮助小学体育老师改进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持续改革和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也在逐渐创新和改革。由于每个学生们的个性化特点和学习能力不同,对体育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老师们可以运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来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从而能够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学生们的学习需求。本文主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体育知识和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有恐惧心理、过分紧张心理、模糊心理和兴趣单一化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体育教学及其项目训练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和教师必须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做出心理问题干预,旨在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减缓学生心理紧张、祛除学生模糊心理,激发学生训练兴趣,借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如何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引导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机能和素质,培养学生们的体育习惯,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师应当解决的问题。体育兴趣是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首先要使学生对体育发生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自动地去参与体育学习。一、改革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兴趣1.精心安排新课的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一堂体育课的重要环节。精彩巧妙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非智力因素的五种成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对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学习的作用进行分析,再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研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若干措施。突出强调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特殊作用,以拓展学校体育教学的功能和较好地渗透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当然,体育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和逐步的培养。教学中创设美好的带有悬念问题情境,以及接合学生身心特点设计良好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还有教师从师生情感上和心理上对学生的唤醒等等,均能引起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9.
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分析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戈莎 《天津教育》2006,(12):48-49
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从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概括以及批评性评论等方法来实现的,这就需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学生的敏锐的思维、良好的记忆及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有很多,例如恐惧心理、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妒忌心理、冲动心理、排斥心理、自制力差以及心理承受力差等。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认识的积极性指向自我运动与心理各种能力的提高上,是体育教学中心理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学,可通过以下途径。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心理氛围是优化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的“软环境”,是时刻伴随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背景。任何教学活动都是由师生双方配合完成的,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地方在于其更需要学生的参与。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掌握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如果体育教师对于教学工作充满热情,采用幽默、艺术的语言,就能营造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