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专业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习艺术技能,还必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通感"与艺术活动交叉点的基础上,试图运用"通感"的方法改善艺术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介绍了运用"通感"后新的教学形式,以期提升艺术教学效果,达到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我国历朝历代的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从而为诗歌艺术增色不少.至晚唐时期李商隐的《燕台四首》,其语言文字和诗中所呈现的意象活脱灵动,尤其是经由诗句的倒装、错综所形成的通感技巧,往往在读者们的脑海中烙印下模糊却难忘的官能印象,因而可以引入通感一说进行分析,或言之,探究其中的通感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通感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句子当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虽然成语中通感辞格的运用没有比喻、比拟等辞格运用广泛,但是在成语中也存在很多通感辞格。本文主要从通感辞格的角度来讨论成语,探讨通感成语的分类、其他的辞格兼用两个部分,主要探讨通感成语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钱锺书发表《通感》专论之后,又在《管锥编》中多次申而论之,使得"通感"观念流行于学术界,尤其深刻影响着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和文艺美学。语文界对"通感"并不陌生,而以"通感"说为阅读教学主题或未之见。课例《歌声》即运用点拨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通感"常识,并学会运用"通感"写景状物和鉴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通感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广泛运用 ,通感给人们带来种种奇妙效应与审美享受 ,对通感的研究仍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和深远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艺术活动中被人们广为运用。文章通过对文学家、作曲家艺术作品通感现象的分析,论述了"通感"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向军 《文教资料》2006,(13):129-130
通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高超的修辞手段。通感手法的运用,能增加文章独特的韵味。通感这一手法在《荷塘月色》中被多处运用。这一手法的运用,使此文在审美意境的创造、思想情感的表达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语音、语词两个层面,对英、汉语言中通感手法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英语语词的音位组合与发音使人产生相应的听觉与视觉联想;汉语语词单音的构词模式特征,为通感词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提供了条件.通过探讨使人们更直接、具体地了解通感形成、发展的轨迹和运用、存在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味由通感带来的情绪体验和美感享受,增强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艺术活动中被人们广为运用。本文集中探讨了“通感”在音乐创作与欣赏中的作用,从而论述了“通感”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价值和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将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运用到通感的研究中。作者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通感的阐释在如下三个方面的不足:1)通感的动因问题,2)通感形容词的词义问题,3)通感的认知机制与意义建构问题,以期望大家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各种辞格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以往在对通感格的研究中,对借助比喻的形式而将各种感觉沟通的所谓比喻式通感说得比较多,而与其他辞格兼用的通感格似乎关注不够,如比拟和通感兼用也会产生非常奇妙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诗歌语言中“通感”的运用,有很多相同的表义功能。文章通过对英汉诗歌语言中通感的比较及分类分析,表明世界各地人们修辞思维的共通性,以及英汉诗歌在通感运用方面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3.
艺术通感是一般通感的升华,是指在人类审美和艺术活动中多感官的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立足于儿童美术教育的视阈,阐述艺术通感的理论内涵,分析并论证艺术通感运用于儿童美术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剖析艺术通感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所蕴藏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感隐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在简述通感隐喻的概念、认知规律后,重点探讨了通感隐喻的修辞功能、认知功能及其构词功能,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15.
通感意象是文艺作品中通过通感所产生的意象.所谓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是指这种意象在存在方式上介乎于其他存在物之间.通感意象的“间体”特征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第二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其他意象之间,具有某种“意象间性”.前者是一切意象的共同特征,后者则是通感意象的特定属性.通感意象之所以具有这种“间体”特征,是因为它是一种意向对象,是创作主体意向性活动的产物.这种意向性活动,既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发生在各种感知经验之间,由此产生了通感意象的独特本质.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有效的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天分及欣赏美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音画教学法能够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整个过程要注重对视听通感的运用。但是,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对视听通感的运用比较片面化,难以发挥其功能,给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文章针对视听通感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小学音乐欣赏课中视听通感的运用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及隐喻认知模式,对通感形容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阐释,并从中探讨通感形容词词义引申的规律。结果表明:通感形容词的词义以原型义项为中心,以意象图式为基础,一方面通过通感隐喻映射到其它感官领域;另一方面,通过隐喻从感官领域投射到其它领域。同时还探讨了通感的规律和原理以及通感与隐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散文创作中运用通感这一心理现象进行艺术构思、描绘形象等愈来愈广泛。许多精美散文表明:运用通感创作散文,对多角度描写表现对象、构思创新、多元信息同时输入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都有一定作用。本文还从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中归纳出散文中常见的几种通感类型,结合一些有影响的作家的创作,提出如何提高自己运用通感进行散文创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句子当中的修辞手法,其实,除了句子,词语当中也大量存在使用通感手法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常常被忽视(学者一般只研究通感在句子中的运用)。因为这类词语没有单纯词,我们姑且将之称为通感式合成词。和一般合成词相比,通感式合成词语义更为丰富,表达更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不仅如此,它的构词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将从通感式合成词的特征和构词方式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类词语。  相似文献   

20.
通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句子当中的修辞手法,其实,除了句子,词语当中也大量存在使用通感手法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常常被忽视(学者一般只研究通感在句子中的运用)。因为这类词语没有单纯词,我们姑且将之称为通感式合成词。和一般合成词相比,通感式合成词语义更为丰富,表达更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不仅如此,它的构词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将从通感式合成词的特征和构词方式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类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