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台湾诗人丘逢甲诗歌中,最习惯使用的诗歌意象是"海",最习惯使用的意象和弦是"山""海".丘诗的"山海"意象和弦寄托着诗人对台湾故居的思念,体现着诗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淡化了闲适隐逸的情怀,而强化了统一河山的意志和信念;象征着以海般宽阔的心胸接受时代新思想,又象征着以山般坚定的意念执着于祖国的振兴.丘诗"山海"意象和弦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有着时代印记,也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文化背景上,对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歌作了审美心理鉴赏与分析;丘逢甲诗歌倾注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和赤诚爱国之心。丘诗的多重抒情意象和英气豪情美,是民族文化情结的结晶,是时代真切心灵的艺术写照。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是传统的农业民族,海洋意识相对较薄弱。今天是海洋的时代,寻找古代历史中的海洋观念是整个民族的自我正视。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古代部分)数次提及,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历史观中体现,不妨一试。首先是三国(吴)时期。一般教科书中都强调的史实:公元2 3 0年(东吴黄龙二年) ,“(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①,这是大陆同台湾官方关系之始。当时,吴国临海郡太守沈莹著《临海水土志》第一次记录台湾,然而如此壮举却无下文,为什么?事前,吴国重臣陆逊预见这次行动:“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波难测,…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在《史纪.项羽本纪》中塑造了项羽这样一个悲情的英雄形象,其中掺杂了司马迁自身的悲剧意识,然而在可悲可叹的项羽身上,又有一种无法释怀的"江东情结"。结合司马迁自身和其笔下的项羽形象,探析项羽身上体现出的"江东情结"的涵义,探索司马迁悲剧意识与项羽"江东情结"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的影响,但他在自己象征主义诗论的建构中将中西方的“象征”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象征主义”诗论,体现了在“物我两忘”中追求“宇宙意识”的审美理想,他的诗歌理论虽然缺少“现实意义”,但其对于诗歌美学理论的建设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唐龙朔初年,社会上逐渐形成一个极富特质的文人群体.在其形成过程中,他们以其扭曲的生命意识产生了一种堕落的心态与缺陷的人格.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作心理与态度对龙朔时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气”说是古文论中一个较重要的批评范畴,其美学价值在于倡导文学中旺盛的生命力、强调艺术与生命的联系。其内涵及理论演变,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性格与文化品味。唐宋诗风之不同,从“气”的角度看,正是“情气”与“理气”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阶段地理课程在完善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要综合考虑融入科学发展观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等。2001年,联合国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海陆兼备,海疆辽阔,但公民的海洋意识并不强。本研究采用海岛情境设计案例,通过对比国内和国外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逐渐渗透并提升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相似文献   

9.
在“十七年”诗歌中,“时间”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重要题旨以及结构诗歌的重要方式,“断裂”与“超越”是诗人时间意识的两个基本维度。“时间断裂”既与诗人内在的精神诉求有关,又与意识形态的有意引导密不可分;“时间超越”既培养了人们高度自觉和敏锐的时问意识,又使人被“异化”的时间所围困。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中,李白格外钟情“流水”意象,在诗中前无古人、后少来者地频繁使用.“流水”作为李白诗歌的中心意象,透露出其强烈的生命意识.时光易逝、年华易老,与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抱负纠结在一起,在李白内心产生一种焦虑感和紧迫感.生命意识投射到具体的“流水”等诗歌意象上,表现出“形象的飞跃感、流动感”特征,反映出李白喜好动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1.
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是时代政治气候压抑下民族情绪郁积的产物。天安门诗歌一方面表现出民族当代民主政治意识的苏醒,一方面又表面出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积淀。其文化指归、情感意向、表现形式都呈现出复归传统的倾向。新时期之初的哀思文学是天安门诗歌的自然承续,其向在情感、意识、话音等都与天安门诗歌一脉相承。当代意识与传统意识的虬结共生是这时期文学潮流的突出特色,正是这一矛盾的共生体触动和催发了“伤痕-反思”文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在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舒婷的诗歌审美意象群中有两个中心意象,这便是“海”和“泪”。舒婷用“海”和“泪”这样充满青春气息而又涌动着生命渴盼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执着人生态度,营造了一片精神飞越的幻境,给逼仄而久旱的诗国带来了一种壮阔之气,一种润译之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月夜》、《致橡树》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这两首诗所共同关注的“我”和“树”的距离问题也即人的独立、自尊意识,进而说明它们通过对个性意识的张扬而分别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两次思想启蒙运动的标准性作品。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