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钱慧 《早期教育》2012,(9):43-45
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是情感或直觉的表现,艺术表现的是艺术家自身的心灵。本文从表现主义美学的视角解读儿童的绘画,认为儿童绘画运用“变形”的创作手法,表达儿童真诚的心灵,儿童是优秀的表现主义艺术家。表现主义美学理论对当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偏重临摹、灌输技能等现象有着积极的指导和纠正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在德国、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国家一群年轻的艺术家,由于对后期极端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不满,他们采用传统的架上绘画,继承表现主义之衣钵,回溯到现代与现代主义之前的艺术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别于现代主义的绘画作品,使绘画呈现出空前丰富的多彩局面。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主要的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及作品的分析,概括新表现主义绘画总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沈柔坚在理论上欣赏“性灵说”、“表现说”,形成了注重情感表现的艺术观,在创作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在木刻版画创作中,他大胆地将中国民间绘画与西方野兽派、表现主义特点融为一体;在中国画创作中,他将大写意与表现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沈柔坚对中国画的创新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开辟了中国画发展的富有启发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奥斯卡·珂珂希卡是20世纪重要的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他的创作早期受到克里姆特的影响,属于维也纳分离派,但已经开始出现表现主义的倾向;一战后,他的绘画明确走向表现主义,并且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个人表现主义风格。他的作品代表了表现主义的精神,即情感的力量,极度痛苦、欢乐和对自然与人的内在本质感受。  相似文献   

5.
谈到艺术创作就离不开情感这个词,艺术情感的完美表达是艺术家终其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从绘画作品中艺术情感的五个特征,尝试剖析艺术情感与画家个性、风格、情绪以及创作环境、背景时代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帮助人们深刻理解艺术情感对创作者的重要作用,它是始终贯穿在创作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抽象表现主义”是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评论家用“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来定义一群主要在美国纽约活动的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本文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表现主义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简要罗列了表现主义艺术思潮的代表艺术家及其主要作品,在接下来的篇幅里,重点阐释了表现主义音乐的创新风格,以及表现主义音乐与同时代绘画在艺术特征方面的相似性,目的是让读者对表现主义音乐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张卫峰 《天中学刊》2005,20(6):112-113
表现主义是在视觉艺术中以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的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派别。表现主义画家认为,主观是惟一真实的。他们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反对机械的模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他们常常在艺术作品中流露出悲观和伤感的情调。表现主义绘画在西方美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曾经广泛地影响了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绘画创作。  相似文献   

9.
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在中国被逐渐接收,并出现了油画民族化.将表现主义绘画、新表现主义和中国写意绘画在形式和精神上找到了自我的契合点,使自己的作品既具备油画的厚重和色彩表现力,同时又具有中国写意精神的表达方式.从而创作出个人风格突出的绘画,客观上形成了油画民族化中一种新的形式.本文就重点探讨油画民族化的一种当代形式,表现主义绘画与中国写意绘画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10.
艺术家通过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能释放自己的情感,并接受别人的情感输出。绘画创作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更是情感与技艺的统一,而在油画这门艺术表现形式中,真挚的情感与精湛的技艺更是相并存的两个重要因素。在油画创作活动发生前,需要精研绘画技巧,驾驭自己的技艺。技艺是由内容的需要而产生,而内容正是情感的释出。  相似文献   

11.
画家投注在作品中的情感凝聚在色彩、线条、块面等绘画元素里,然后通过各种表现形式生动精彩地呈现在观者面前,性格不同的人所展现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俗话说:画如其人。文章通过基本的元素、生动的呈现、精彩的表达三部分内容,阐述绘画情感与语言构成元素的关系,以及绘画语言构成元素在创作中的作用和表现,借以说明绘画作品中每一个基本元素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对画者意图的表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画家,冯骥才绘画的眼光和手法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散文创作。无论是画面的色彩描述,还是画面光影的表现,都体现出冯骥才散文“以文作画”的艺术,他的散文充满着诗情与画美。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期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蒙克,他以高度的表现主义手法,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用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展示出来。他不是再现自然,而是追求一种少有的高层次的表现,他因此而成为德国以至世界最负盛名的、最有影响的画家。  相似文献   

14.
写生已成为绘画重要的学习途径和实践活动。写生绝非仅指面对实物作品如实的描绘。只对"模特儿"依样画箶的描摹"记录"。它是包含了作者对观察对象的生态从中获得感受并捕捉这些感受。通过对观察结果的理解并注入画家的主观感受。这个"生"即是对"对象"生动的神情,典型的姿态在造型上更高的艺术追求是作者生命气质的写照。  相似文献   

15.
详尽分析北宋中期的山水画家郭熙《林泉高致》绘画创作,认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涉及了山水画创作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能体现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是对于画家在创作实践中的审美心境、创作态度、山水画取材,以及笔墨运用等问题的提出与阐述.指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对今天的中国画创作与发展而言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柯罗作为法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在风景画表现方面的成就更是革命性的。柯罗之前,在古典主义画派的沙龙风景画中大自然的作用只是充当人物的背景,风景是用虚构的或因袭名画家的某些成分拼凑起来的“舞台布景”。而柯罗尊崇自然规律,提倡“大自然先于一切”,用画笔诗意地描绘对大自然的感悟。文章试图通过柯罗成长为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的艺术经历,及分析柯罗绘画作品中所呈现的“诗意的自然”,重新强调“尊崇自然”对当下中国绘画艺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奥地利画家埃贡·利奥·阿道夫·席勒只活了28岁,这位天才的画家在短暂的生命中处处显示出桀骜不驯的个性和对绘画成规的反叛。他用自己敏锐的直觉,真实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其生前虽然饱尝苦难和嘲讽,但却以他独特的艺术光辉照亮了欧洲艺坛,成为了伟大的表现主义画家。  相似文献   

18.
贾柯梅蒂是法国当代具象表现绘画大师,他的名言“绘画仅仅是一种看的方法”富有代表性。绘画的知性表达和概念画法,在高等美术教学方式中普遍流行,但从具象表现绘画的角度来看,却阻碍了感性生命的表达。通过贾柯梅蒂的绘画解析,从四个角度证明,具象表现绘画的真实对于当下高等美术教学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碧初一生致力于油画的民族化探索,晚年形成了“东方神韵”的油画风格。他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他有献身油画的精神,深厚的国画功力和民间美术基础,以及一生的写生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