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学地理学是近年来学界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众多学者进行了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文学地理学面临着四大难题:一是学科归属混沌困惑;二是研究对象存在分歧;三是研究方法不确定;四是学科建设尤其理论体系建构与实践操作有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推进文学地理学真正成长为一门充满活力与发展潜力的独立学科,是今后文学地理学研究需要面对、不断探索和寻求突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敦煌文学研究历史已有一百余年,在质与量上都取得了卓著的成果。然而,随着敦煌文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其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亟待探讨敦煌文学研究思路。本文通过梳理这些问题,初步总结出敦煌文学目前的主要研究思路,即在保持现有研究方法的同时,从三个方面来刷新敦煌文学的研究:一、通过对敦煌文学概念的探讨来扩大敦煌文学研究资料范围;二、通过对敦煌文学研究理论层面的关注来拓宽敦煌文学研究方法;三、通过对敦煌文学总体研究的加强来推进文学史的改写。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批评理论著作都将重点放在时间问题,忽视了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对文学中空间问题的研究源自约瑟夫.弗兰克的著作《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这篇文章,引起了相关学者对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研究。本文结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辛格的短篇小说《巴士》为例,分析西方文学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以期给相关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宣传和研究,本院于今年初成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这个研究所设有哲学、经济学、自然辩证法三个研究室;还有文学、历史学(包括广东现代革命史)两个研究室正在筹备。研究所的基本任务:一是有重点地结合实际开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经济学、自然辩证法、文学以及历史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积极参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并努力承担科研项目;二是开展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向有关领导机关提供有关调查报告或论文,三是对广东省培养理论队伍承担任务,接受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身份认同问题是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章着重从索绪尔、福柯等人的理论着手,论证身份认同的流动性特征,进而研究身份流动性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探讨身份认同的反本质论根源。  相似文献   

6.
教学研究必须注重它自身的理论建设,否则就会使教学研究走向形式化的教育学原理的应用.对于文学教学来说,要使相应的教学研究能够走向深入,必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是(文学)学科与文学课程的关系问题;二是文学课教学目标的建设问题;三是文学的理论学习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在本质上都要涉及到文学的学科属性以及文学研究的实际状况,为了很好地体现这些本质问题,就必须要建立起文学研究与文学教学研究之间的“合点”.  相似文献   

7.
梁亚敏  田烨 《孩子天地》2016,(6):277-278
本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一直是英语专业学习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旨在分析目前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剖析这一领域重点存在的问题,为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学是什么的问题,是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历来凡是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理论大都对文学的本质问题提出过自己独到的见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家之一特雷·伊格尔顿也曾在<文学是什么>一文中进行过批评式的探讨,其中涉及到了对文学的虚构性问题、文学语言"陌生化"问题、丈学的实用性和稳定性问题的批评,以及价值判断与文学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没有本质.笔者认为,无论文学有无本质,文学肯定是存在的,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文本的阅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学虚构问题是长久以来文学研究的重点,以往的文学理论以客观现实为参照,认为文学所反映的应该是已经或应该存在的客观现实,将虚构视为文学的属性之一,同时又以现实为参照弱化了虚构的价值,在静态的模式中研究虚构,虽然系统却并不全面。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在动态的、交流的模式中展开对文学虚构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英语》2013,(12):129-129
<正>国内统一刊号:CN42—1841/1邮发代号:38-14大型理论研究期刊世界正在进入个性化教育时代。《速读·个性化教育》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理论研究期刊,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个性化教育》杂志社主办,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协办。本刊是国内该领域目前唯一的正规专业期刊,主编为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GFA097022)负责  相似文献   

11.
文化生态学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得到不断完善、深化、系统化,逐步形成了今天具有学科基本性质,并且在文化研究中占有一席地位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发现国内的文化生态学研究中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建构显得相对薄弱,而应用性研究则走在前面;在体育领域里,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应用于区域性体育研究、体育休闲研究、体育教学改革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等研究上.虽然国内文化生态学研究中侧重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而忽视理论体系的建构,但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体育文化,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进行全面的考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概念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概念图一直是国外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概念图有助于教师整理教学思路,有助于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有助于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和评价。以CNKI作为工具,通过对1998—2007年有关概念图的文章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概念图研究存在着研究质量不高、结合课程改革的实证研究少、理论研究创新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司毅 《科教导刊》2020,(2):164-16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人本主义流派最经典的理论之一,在中国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在实践层面进行进一步研究。经过文献检索梳理发现,该理论目前在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教育教学、医疗护理等方面。本文主要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总结,可以帮助更多对该理论有兴趣的研究者拓宽思路,也可以启发研究者针对更广泛的行业、人群进行更多有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取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1998—2018年国际教师专业学习研究的分布特征、前沿演进、热点主题、知识基础等做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国际教师专业学习研究前沿热点主要集中在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学习研究、技术整合与教师专业学习研究和教师专业学习影响因素研究。教师专业学习研究多以情境理论为理论基础,并提倡复杂理论研究视角。教师专业学习的本质是提升教师知识与技能,改变教师信念与态度,建议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宜居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国际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目前城市居民和政府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评述宜居城市理论研究进展及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宜居性理论的认知,探讨宜居城市系统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在30年的翻译生涯里翻译了50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翻译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同时,他也是一位汉学家,从事中国文学教学、研究30余年。葛浩文在文学翻译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也使他成了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研究者、媒体报刊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的生平、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日益增多,因此,对这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于翻译文学、海外汉学研究的推进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晚明性灵文学的世俗化倾向——以袁宏道为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们对性灵文学的理解多在其重真情、重个性的基本内涵、似较少关注其世俗化倾向。从性灵文学的流变看,它在明代以前偏重雅的意义,而在晚明的时候则发生了向俗化方向的转变。这种转变,可以从以公安派特别是以袁宏道为代表的晚明性灵文学思潮的人生态度、文学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8.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在30年的翻译生涯里翻译了50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翻译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同时,他也是一位汉学家,从事中国文学教学、研究30余年。葛浩文在文学翻译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也使他成了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研究者、媒体报刊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的生平、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日益增多,因此,对这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于翻译文学、海外汉学研究的推进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understandings of drop out/opt out from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STM)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After outlining the literature on students leaving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in general, we then explore the research on drop out/opt out from STM programmes in particular, with an emphasis on research since 2000. We show that most of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overcoming deficits in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but that a more specific focus on identities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young people leaving STM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is also emerging. We show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shift from considering drop out as an individual problem for the student to regard it as a fe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and their study programmes. In the same way, measures to increase retention rates must shift from focusing on individual student adaptation to studies address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However, this change is difficult since it is entwined with fundamental conceptions of science and teaching.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学界也开始对全球化与地方性展开研究。其研究内容上,研究者较多关注全球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以及目的地的应对措施。研究者主要采用了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访谈的田野调查法,模型研究较为少见。虽然学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已持续10多年,但还存在研究内容狭隘、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这都影响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