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早些时候.曾和掷球界的朋友戏谑说:在掷球界混了20来年,混不下去了,到老年掷球界再混几年吧!说着说着,就到这份上了.走进这片田地却发现这是一方充满生机的土地,在这里有着不同于其把掷球比赛的祥和,胜利可喜,败亦欣然.对于参与掷球运动的老年人修身养性是大有裨益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时尚球类》2005,(4):27-28
2005年是中国掷球如沐春风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掷球收获颇丰。其中最大的惊喜是,2006年5月在江苏苏州举行的全国体育大会中金属地掷球将首次以正式身份亮相。自1984年塑质地掷球引进中国以来。从鲜为人知到蓬勃发展;从1986年第一届全国地掷球比赛(男子)的7个单位参赛.到2005年的47个参赛队。2003年中国掷球运动专业杂志《地掷球运动》诞生.发展为《掷球运动》到如今的《时尚球类》。我们看到掷球运动就像燎原的星火.在华夏大地点燃人们的热情.激起人们对于健康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3.
4.
1986年4月,我省派人参观了国家体委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全国掷球比赛,并认真听取国际地联专家的掷球讲座。同年10月举办全省70多人的掷球训练班,又修建了4块掷球场地。就这样,四川掷球运动走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开展的掷球运动有六个项目:塑质地掷球、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草地掷球、桌掷球、掷弹球。根据这些项目的运动形式、比赛方法、技术特点、场地器材要求等,又可分类为三大类: 地掷球塑质球、金属球、小金属球。是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根据不同的技术组合及战术特点进行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6.
时光飞逝,物换星移,细细想来我练地掷球已经足足有12年了。在这风风雨雨掷球生涯中,我多次代表中国队征战于世界赛场,为国争光,获得过十几个全国锦标赛冠军。在纪念我国地掷球运动开展20周年之际,抚摸着一块块闪闪发光的奖牌,回味无数次征战赛场的情景,惊险又自豪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而最难忘的是在意大利撒丁岛参加的那次千人双打大赛。  相似文献   

7.
《时尚球类》2005,(4):18-18
受全国老年地掷球比赛的影响,云南思茅某驻军部队积极投入掷球运动健身热中。  相似文献   

8.
有奖问答     
地掷球运动——是塑质地掷球、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三项运动的统称。  相似文献   

9.
10.
《时尚球类》2007,(1):32-33
地掷球运动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智力型、内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一场实力相当的、紧张的地掷球比赛,一般约需要3个小时,长的则需要5~6个小时,这对体力消耗是相当大的。要想赢得一场比赛的胜利,取得较好的成绩,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术、合理的战术、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还需具有相当高的身体素质水平。运动员临场发挥得好坏与身体素质训练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现代地掷球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贺薇 《时尚球类》2006,(4):30-30
2006年10月12日,全市地掷球邀请赛如期在云南思茅举行,经过了100多场激烈的角逐,比赛于16日下午在市委地掷球场顺利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2.
卢风 《掷球运动》2004,(4):18-19
红映万里,是叶,是花;绿满天涯,如云,如霞。春花秋实的地掷球啊,在中国已经走过20个春秋冬夏。  相似文献   

13.
刘胜 《掷球运动》2004,(2):37-37
当我收到第5期《掷球运动》杂志,打开一看,立刻被封面人物所吸引:任双庆身边的几位少年,个个浓眉大眼,英俊活泼。可亲可爱。从他们身上,使我这个球龄较长、年过六旬的老人看到了我国掷球运动的希望和未来。我小心地把封面剪下来,放在办公桌玻璃板底下,看见就高兴。  相似文献   

14.
吴立春,一个老地掷球工作者对中国地掷球运动有着难解的情怀,地掷球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挚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小球资料     
《时尚球类》2006,(1):48-48
根据中国掷球协会体运协小球字[2002]64号文件“关于同意创办《地掷球运动》杂志的批复”精神,西安体育学院与中国掷球协会联合创办国内唯一一份《地掷球运动》杂志,2003年3月正式创刊,并于2004年更名为《挪球运动》,2005年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合作将杂志更名为《时尚球类;、该刊以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所属的运动项目:曲棍球、手球、掷球(塑质地掷球、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桌掷球、草地掷球及掷弹球)、板球、台球、垒球、保龄球、橄榄球、棒球、壁球、  相似文献   

16.
《掷球运动》2004,(2):42-43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体育总局袁扬处长、北京体育大学王家正教授到鹤壁考察工作时,把掷球运动介绍到了鹤壁。市体委立即组建队伍,开展训练,并逐步在学校、企业等行业领域内大力推广,受到了我市社会各界的关注,迅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该项目有了稳固的群众基础,运动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月21~24日,云南省“云铜杯”第六届老年地掷球比赛在昭通市老年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来自省内六个自治州、八个地级市、六个省直系统的38支代表队近300名运动员、裁判员参加了比赛。作为运动会的新加项目小金属地掷球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省广大老年人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掷球协会体运协小球字[2002]64号文件“关于同意创办《地掷球运动》杂志的批复”精神,西安体育学院与中国掷球协会联合创办国内唯一一份《地掷球运动》杂志,2003年3月正式创刊。2004年更名为《掷球运动》,2005年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合作将杂志更名为《时尚球类》。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25日上午,首次列入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的小金属地掷球比赛的苏州市体育中心赛场上正式亮相。从2002年中国加入亚洲小金属地掷球联合会时的初识到2005年获得在日本举办的亚洲锦标赛的团体亚军,继而于2006年被列入全国体育大会,小金属地掷球迈出了成功的步伐。这不仅是地掷球界的成功,更是小金属地掷球项目的辉煌。同时,对本次大赛从各方面做了以下总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启发 金属地掷球成为全国体育大会项目,应该说是各界对地掷球运动的认同,这对地掷球这个年轻而极富生命力的运动项目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因为全国体育大会是我国三大综合性体育赛事之一,有相当大的观众和媒体基础,对地掷球的宣传和推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新项目总会先引起人们的好奇,从而产生兴趣,然后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来,这也符合人们的心理以及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