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近代新疆禁鸦片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初年,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它们不但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肮脏的鸦片贸易,而且还企图利用鸦片打开中国西北的门户,烟毒在新疆也开始泛滥起来。 新疆之有鸦片,其来途有二。一是由内地来疆官民带入的。早在清朝嘉庆年间。翰林院编修洪亮吉被谪戍伊犁,在他的《伊犁纪事诗》中,就有“携得百花洲畔法,种来(贝贝鸟)粟大如盘”之句,其自注云:“盖江西所携来之种”。“(贝贝鸟)粟”当是“罂粟”(鸦片烟)的异  相似文献   

2.
清末国内罂粟大量种植,鸦片烟毒泛滥成灾,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自1906年始,清政府改变以往驰禁政策,从禁种入手,很抓禁烟,制定了较为正确的禁种政策和措施,决心扫清烟毒,为民除害。各级官吏也大都于禁种一事认真执行,通过各方努力,禁种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左宗棠西北禁鸦片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以后,全国各地烟毒日盛。不但外来鸦片的运、销、吸食公行无阻,而且罂粟的种植由南而北,土烟日渐增多。至于禁烟一事,自《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缄口不提,地方官员鉴于林则徐因禁烟而获罪,从此也不再有人愿意认真过问。 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秦陇烟毒泛滥之严重,危害之惨烈,使左宗棠触目惊心。膏腴之地,遍植罂粟,粮食奇缺,军民乏食。更有甚者,西北刚劲的民风受到严重摧残,即使兵火临门,“瘾君子”宁可坐以待毙,也懒于逃命避祸。当时,陕甘所产鸦片称为“西土”,  相似文献   

4.
鸦片问题是贯穿于中国近代引人注目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整个近代,一切有识之士无不对困扰毒害中华民族的鸦片积弊发表高见。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强”、“求富”相标榜的洋务派,也毫不例外地对禁止鸦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是,由于洋务派代表人物各自的经历和地位不同,故禁止鸦片的主张也因人而异,瑕瑜互见。本文拟对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郭嵩焘、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禁止鸦片主张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5.
兴起于中东、中亚的“双泛”思潮于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新疆地区.1912年至1928年主政新疆的杨增新为维护新疆地区的稳定进而巩固自己在新疆的统治,对内加强民族团结、改良政治和加强对宗教活动管理,对外加强防范外国势力利用“双泛”主义思潮煽惑新疆穆斯林群众,这些以防为主、内外兼施的措施在预防、抵制和处理“双泛”思潮在新疆传播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也使得新疆在他主政的十七年间保持了当时全国罕见的相对稳定局面,为新疆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杨增新在甘肃王夏刚民国时期统治新疆十六年的新疆督军杨增新,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西人新疆以前,曾在甘肃任职十八年,其问职位虽不显赫,离甘时仅为候补道员,但他在甘肃的政绩,曾为当时的一些人所肯定。陕甘总督魏光焘在杨增新任河州知州期问,就向清廷奏举...  相似文献   

7.
杨增新治新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增新是清朝末年,民国期间的一个历史人物,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位重要的地方统治者,“正如无限权威的君主一样,驾驭着新疆省。”就其统治地位而言,正象著名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所见:“在名义上虽只是中国一省的省长,但实际上他几乎是包括中亚细亚全部的一个国度的自主者。我有时问自己,在我们现在地球上哪个统治者有比他更大的权力呢?只有回答:没有。”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就全国局时而言,正值军阀纷争混战,社会动荡,地方糜烂,帝国主义列强势力日趋内侵,导演外蒙“独立”,西藏“自治”丑剧之际。  相似文献   

8.
杨增新在甘肃任职十八年,与甘肃教育发展有关的活动主要是其署理河州知州和担任甘肃新式学堂总办期间进行的。杨增新在河州积极兴办教育,重修和新建三所书院,开办义学,一时之间河州文风大盛。担任学堂总办时,筹备并负责甘肃文高等学堂、师范馆和武备学堂,甘肃的新式教育由此逐渐取得发展。正确认识杨氏在甘肃办理旧式教育和新式教育的活动,对进一步认识杨增新在新疆实行的文教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英国议会文书中可以看到,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以英国女王和外交大臣等为代表的英国政府顽固坚持对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立场,而以沙甫慈百里和一些在华传教士为代表的社会人士则从有利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角度出发,呼吁停止对华输入鸦片,但民意终究改变不了当权者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云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及历史原因,历来是毒品泛滥尤其是鸦片种植的大省。在建国初期的禁毒运动中,云南根据中央政府和本省政府的相关禁毒法律法规,采取鸦片下种前的宣传预防与查铲、发展替代经济等措施,努力实现鸦片的禁种,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档案资料对其进行梳理和考察,既可从一个侧面佐证建国初期禁毒运动的具体内容,也可为当前云南省的禁毒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鸦片的自白     
我叫鸦片,俗称大烟,英文名"OPIOM",是用罂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毒品.[用下定义的方法总起,介绍说明对象.]今天,我带着沉重的负罪感,向人类写下这篇"自白书".  相似文献   

12.
杨增新治新时期的南疆乡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增新治新时期的南疆乡约于封建时代的中国内地的乡约,新疆的乡约从其职责功能等方面来看,更接近于现代的乡长,对于乡约在乡里事务中的种种不轨言行,杨增新主要是从整顿汉族官僚的吏治中寻求解决的办法,但效果不佳,痛恨无奈之下,他只得将一些乡里事务交给乡村绅士去办更新,但问题仍未解决,一内地乡约和以后金树仁、盛世才时期的乡约的困难处境和卑微身份相比,杨增新时期的乡约不仅有权势地位,而且还有利可图,这恐怕不仅仅是杨增新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杨增新与俄国难民窜扰新疆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杨增新乘辛亥革命之机,登上了新疆都督宝座,继而在短短的数年之间,逐步消除了革命党人和地方割据势力,独揽新疆军政大权,成为新疆近代史上显极一时的政坛人物.杨增新主新初期,就面临着严重的危讥:军阀割据,财源枯竭.但杨增新却能运用各种权术,巧妙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其后来的独裁统治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不仅如此,杨增新的外交政策也是极其成功的.他妥善处理1916—1919年俄国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回等难民策扰新疆事件.笔者拟根据有关文献材料,对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杨增新所采取的对策,作一简要的叙述和分析,期与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了在国内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杨增新的代表性论著和论文。认为对杨增新的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对杨增新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感,有待学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对杨增新的研究充分利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杨增新的研究对当代治理新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末鸦片税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一方面服于英国的压力允许鸦片作为药材公开进口,另一方面弛国内罂粟之禁,对土产鸦片(土药)公开收税抽厘,此后雅片税厘逐渐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维护其腐朽统治方面起着饮鸩止渴的作用,探讨清末鸦片税收的有关问题,对于弄清这个时期鸦片泛滥的原因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的鸦片税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地军阀为拥兵自重,鼓励和强迫农民滥种罂粟,巧立名目收取鸦片税捐,以充军饷。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实行寓禁于征政策,以征代禁,不仅割据各省对鸦片收税如故,蒋介石本人也在大肆收取鸦片税以充军费,其农民银行即是为收取鸦片特税而设的“鸦片银行”。为了争夺丰厚的鸦片税收,北洋军阀时期不断派兵征战,而民国时期各省乃至中央的一些银行,都与鸦片贸易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鸦片问题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鸦片政策是其重心之所在.清代的鸦片政策历经合法、非法、内禁外不禁、合法四个发展阶段. 清初,袭唐宋元明旧制,鸦片例药材纳税进口,属合法贸易.但随着吸食者日众,鸦片进口大量增加,导致了中国白银大量外  相似文献   

18.
鸦片(英文opium的音译),又名阿片,阿芙蓉,俗称大烟,它是从罂粟这种植物中提炼出来的。罂粟最早出现在古代埃及,后来希腊人发现其果汁能作药品,便移植到南欧等地,隋唐之际,阿拉伯人把它传人亚洲,先后在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印度等地种植,规模渐大。大约在唐朝贞元(785—805年)年间,又将其引入中国,起初仅在云南、甘肃地区裁培,仅供欣赏,唐朝已有记载:“罂粟有四叶,红白色,只有浅晕,子具囊形”,“九月九日及中秋种之,花必大,子必满”(转引《鸦片的来源》。《广济医刊》20卷3号)。宋先时  相似文献   

19.
李鸿宾是清朝德化县(今九江县)白鹤乡沙河镇人(居址在老县一中后),是九江县在整个清王朝时期官位最高、禄位最隆的封建大官僚,他官至两广总督带协办大学士衔,官阶正一品,《清史稿》有传。至今我们九江县百姓还津津乐道李鸿宾的事迹。可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宾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很炫耀的名声,相反却给后人留下污点。清朝鸦片战争前夕鸦片走私猖獗,与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英国商人们进行的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祸害以及中国政府悲剧性的反应已是人所皆知的历史知识了。这部著作提供的则是那个多事之秋里鲜为人知的一面。即英国人从事的这种毒品生意给英国人自己带来的影响。 见利忘义的英国商人主要是在东方贩运鸦片,但是不可避免地总有一部分鸦片流回英伦三岛,总有一部分英国人也成了瘾君子。因为鸦片当时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