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校园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系统,为使其良性循,发挥育人作用,其核心在于树立崇高而富有特色的校园精神,坚持正确的文化影响,并通过制度措施,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经常进行强化和创造,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不断统扬和承传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海阔鸥击翔,风动一帆扬",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校园文化的培育在学校建设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底蕴与特色,大力培育自己的校园文化,更好地迎接新一轮发展的挑战,是摆在我们每位职教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认识到,校园文化是学校理念的凝练与升华,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培养方式、价值标准、规范体系、办学特色等等。在此基础上,学校因势利导:在全校各项工作中贯穿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线,努力拓展校园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并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校园制度、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种精神、制度、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总称。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现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的体系架构及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建设就是一种文化建设,学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李伯虎 《文教资料》2013,(12):66-68
本文阐述了大学精神的定义、内涵及本质特征,分析了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立足于和谐校园文化的本体特征,结合新时期时代特点,指出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根本途径在于全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李广杰 《学周刊C版》2019,(22):159-159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对于解决农村小学存在的单一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等问题,具有广泛和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农村小学管理者要努力构建学校的文化体系;以科学、民主、人本化的管理,提升师生校园生活的幸福指数;以家校共建为抓手,建设农村小学教育的立体式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四个层面构成。校园文化可分为五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媒体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校园环境、校园秩序、校园风气。这三个方面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硬到软。比较而言,我们应更看重后者,也就是看重风气,看重人心,看重人的精神。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校园风气,最高表现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学校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是学校发展的底蕴所在。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所有人员共同遵守的,并且得到同化的行为准则和思想价值的总和,它来自于学校内部,又融合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教师积累的经验、作风、精神的提炼。校园文化的形成受到学校领导的  相似文献   

11.
正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各种有益的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和观念的建立。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文明的写实。教育的对象是人,毫无疑问,校园文化的核心也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如果脱离了这一本质,校园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适应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的首  相似文献   

12.
积极功能 1.凝聚效应.校园文化有动力核心,追求整体的优势,树立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师生行为系于共同的校园精神之上,这种精神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反映学校价值观并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学校精神所产生的向心力和群体意识,即凝聚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一、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是相互联系的 作为校园文化就是要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园风气以及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创新教育丰富了校周文化的建设:学生思维敏捷,感情丰富,兴趣和爱好广泛,精力充沛,喜欢活动,但思维不够开阔。针对这些特点.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为重要阵地,通过讲座、座谈会、报告会、演示会,咨询会和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创新”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一、创建平安和谐校园需要学校师生全员的重视和参与要维持学校日常的平安和谐仅靠校领导和班主任显然是不行的,客观上要求只有学校全员高度重视,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每学期开始,学校即专题作出全面的安排部署,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学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落实到位,班子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信任、讲究民主,  相似文献   

15.
以教职工队伍组成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校工会组织,是在校党委领导下,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它具有自己的特点:(1)由文化层次较高的高素质的教职工组成,知识分子占其主要成份;(2)以教书育人为根本,树立楷模意识是其内驱力;  相似文献   

16.
朱小英 《江苏教育》2014,(12):75-76
<正>如何使企业积极投入到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共建活动中来?课题组走访了60家本地重点企业,采用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对象分别是企业管理者和部分近年职校毕业生。根据回收的256份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的结果分析,目前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现状如下:一、主要成绩(一)校园文化建设得到重视。在调查中发现:企业领导(含中层领导)一致认为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很重要,职业学校要想得到可  相似文献   

17.
正一、高职院校行业性校园文化认同的内涵(一)高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在办学中形成的一种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人文环境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校园文化不仅反映出高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而且是高校长久立足的"软实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注重校  相似文献   

18.
一、“和谐校园”应当是学校的办学理念 (一)“和谐校园”需要物质基础。从说文解字看,“和”是“禾”旁一个“口”字,“禾”即粟,就是黍稷稻等粮食作物的总称,“口”即是人的嘴巴,“和”就是用口吃饭。用“和”的理念指导学校办学,就是要解决好师生在精神和物质层面的需求问题,诸如办好食堂;改善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的待遇;扶助贫困学生和表彰优秀学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还包括学校文化气质、道德风貌、人文环境、科学氛围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熏陶等,校园文化则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能起到规范学校成员的思想行为,赋予学校以活力机制的作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加快学校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每一位校长努力思索的课题,如何在理念引领、氛围营造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为教师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下面3篇文章分别从学习型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校长论坛栏目期待读者朋友们提供话题和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