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绘画长期以来追求“以形写神”和“不似之似”的绘画手法,充分认识和把握住精简夸张的造型手法、程式化造型的规律和以线立骨抓住形体特征的绘画方法,有助于提升造型能力和更好的进行工笔人物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不似之似"是中国画追求的艺术境界和艺术形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国画重要的美学原则。在绘画创作中,正确认识和把握"不似之似",是取得绘画理想效果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似与不似”的美学命题是在中国艺术千余年发展基础上的归纳与总结,凝聚着历代艺术家的真知灼见,比“神”、“气韵”、“意”等更直接、更明了,更一语道破中国画的本质。本文拟对“似与不似”的概念衍变及其在绘画上的处理手法进行界定与梳理,以此探寻传统中国画的美学特征及其发展轨迹,并进一步思考这一命题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在《题〈青莲草阁图〉》中说:“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石涛虽为古人,但他的话,很值得我们仔细玩味。大凡文艺佳作珍品,作者是不会仅仅满足于形似的,而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新颖鲜明  相似文献   

5.
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和所表示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联系,非象似性是指人们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和符号,其形式与他们所指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结果.文章以英汉情感用语为例说明:语言使用排比修辞手法时具有象似性的特征;语言使用夸张修辞手法时具有象似性特征;言语通过语义搭配形成转义或者歧义时具有非象似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与广告创意之间的共同点即作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齐白石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谓之媚俗;不似,谓之欺世。"这说的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它强调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又超越生活的真实。可以说,艺术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的提升、凝练与概括。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由此想到公开课。公开课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进行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活动。公开课不同于一般的日常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果从已出土的战国帛画算起的话,至今也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在历代画家的不懈努力下,创造出一系列独特的表现形式,显示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有的审美形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在绘画中对表现对象的造型进行意象化处理,而不单纯追求其形象真实。通俗地说,就是作画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追求"似与不似",以  相似文献   

9.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代表了中国画的一种造型观,即不满足于停留在对客观物象的自然描绘上,而把所表现的自然物象的形变为审美意识中的形,其内涵就是“意象造型”。  相似文献   

10.
传统工笔人物画在人物身体比例、面部轮廓、构图等方面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强调中国传统绘画特色和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具有极其夸张的造型特征并体现了古代画家"不似之似"的追求精神。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外国文化的交汇演变而成的。本文以传统与现代工笔人物画比较并进行分析其造型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母亲     
齐白石有句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最简单的话,准确地概括了大师的艺术美学思想。由此,我想到语文课不能讲得太清,太清学生容易“水过鸭背.忘得精光”;也不能讲得不清,不清学生往往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语文课要讲在“清与不清之间”。  相似文献   

12.
形似字“似”也“不似”彤珊汉字当中,有许多字形体相近,熟称形似字。摸··················清形似字的“脾性”,对克服别字现象大有裨益。那么····················形似字的“脾性”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似”也“不····...  相似文献   

13.
齐白石有句名言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为媚俗 ,不似为欺世。”这句最简单的话 ,准确地概括了大师的艺术美学思想。由此 ,我想到语文课不能讲得太清 ,太清学生容易“水过鸭背 ,忘得精光” ;也不能讲得不清 ,不清学生往往会“丈二和尚 ,摸不着头脑”。语文课要讲在“清与不清之间”。所谓语文课要讲在“清与不清之间” ,就是要讲在“讲清与不讲清之间” ,或者说讲在“太清与太不清之间” ,都是一个意思 ,就是说把课讲清了不好 ,不讲清了也不好 ,要介乎“清”与“不清”之间才好。避开两端 ,取其中间。讲得模糊一点 ,朦胧一点。模糊中…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手法赵敬之意象造型是中国画的根本特征,使物象本身意象化,是中国画绘画语言的精髓。明代王级提出“不似之似”,清代石涛提出“不似之似,似也”,齐白石和黄宾虹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惟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画”。历代大师所言,...  相似文献   

15.
吴莉菊 《山东教育》2011,(27):22-23
水墨画大师齐白石在评价水墨画时有这样一句名言:"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幼儿对客观事物特殊的观察方式、认知方式和表现手段,与传统水墨画中概括、简练、夸张的神似手法是非常合拍的。因此幼儿学习水墨画有其特殊的优势,但教幼儿学习水墨画不能急于求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一册《察今》:“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教学参考书把“有似于此”译为“有些象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在这个句子里没有意义,是个词头,它附加在“似”字前,一起构成双音词,是一种习惯用法。如: 1.“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枚乘《七发》) 2.“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资治通鉴·祖逖》)“有如”同“有似”。下同。 3.“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  相似文献   

17.
求学不求似     
<正>“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晚年的齐白石如此道。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却为我们厘清了“学”与“似”的概念。郑板桥在谈论画竹的时候,一反流行的说法,说自己“胸无成竹”,践行了求学不求似的真章。实际上,不只绘画,从处世及为人,我们都应求学不求似。也许有人会将两者混为一谈,但学与似有本质差别:学,是“胸无成竹”,是汲取了先人的智慧,进而发展出独立创新的见解与创造;  相似文献   

18.
夸张,是有意强调人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对其特征加以扩大或缩小,以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夸张手法,一方面是言过其实的,另一方面却又是“以实为据”的.夸张重在情感的抒发,而不重在事实的叙述.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说话上张皇夸大过于客观的事实,名叫夸张”.陈望道先生对夸张还提出了两条原则:(一)主观方面须出于情意之自然的流露;(二)客观方面须不致误为事实,如“白发三千丈”,决不致误为事实,倘不说“三千丈”,而说“三尺”,那便容易使人误为事实.陈先生所说的“主观”与“客观”,即为“动机”与“效果”之意.就“动机”而言,指运用夸张是出于真情实意,决不是矫揉造作;就“效果”而言,指运用夸张必须明显,不是写实,通过夸张以增强语言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自始至终在“信”与“美”的矛盾和统一中生存与发展。译文要尽量体现原作的风貌,因而文学翻译要得“信”;文学作品语言的特殊性规定了作品本身的形象性和艺术性,这就要求译者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迭出来,所以,文学翻译亦需求“美”。译者只有将这二者完美结合,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位置入手,才能译出佳作。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自始至终在“信”与“美”的矛盾和统一中生存与发展。译文要尽量体现原作的风貌,因而文学翻译要得“信”;文学作品语言的特殊性规定了作品本身的形象性和艺术性,这就要求译者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迭出来,所以,文学翻译亦需求“美”。译者只有将这二者完美结合,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位置入手,才能译出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